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卫华 《教师》2010,(21):94-9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话教学”的运用。究竟什么是“对话教学”,学术界至今也难以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处理学生基本素养时要求“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形成这样的基本素养离不开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意识。因此.语文教学的对话应当回归到感性的“我和你”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4.
所谓“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一位教师自觉实践对话教学,引领学生主动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对话?对话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作的精神或意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对话,包括知识信息和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等各方面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  相似文献   

7.
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全身心投入的相互交谈,是促进主体双方取得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它意味着对话双方人格上平等,心灵上敞开,精神上相遇,情感上互动,彼此尊重,彼此交流,彼此倾听,彼此欣赏。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就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空间,师生凭借教材,均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交谈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还是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下面我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对话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董文 《学语文》2008,(5):23-2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对话理念正式引入中学语文教学。那么,什么是“对话”呢?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对其作了精要的阐释: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和传统教学中的一元独白相对而言的.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手段和方式.是对话主体在心灵上相互回应和融合。这种理念的确立,让对话、交流、沟通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标志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正逐渐向现代语文教学的“对话——生成型”转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对话,笔者以为必须遵循以下三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交往活动最内在的、最深层的属性,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交往形式。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师生交往互动中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0.
“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的主体,否则,不能构成对话。在对话中展开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被看作是有丰富内心世界、自由意志、独特需要与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同样,文本不只是被解读的对象,而是蕴涵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丰富召唤的结构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文本主体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话。本文就对话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师生对话是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师生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思维方式。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话”是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彼此发现、彼此提升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面对同一个文本,彼此把自己的发现、理解拿出来交汇、碰撞,从而加深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甚至是对人生的认识,实现彼此融合,互相提高,是为“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4.
对话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对话者的姿态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比较稳定的教学关系和人际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对话型师生关系对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7)
对话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共同学习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以对话为媒介进行精神交流、心灵交融的过程。对话阅读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平等的位置上进行精神对话,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主体,双方相互倾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指的“对话”,并非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对话,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互相激发、共同创造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需要对话,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写到“: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对话可以有无效对话和有效对话之分,有效对话又有低效对话和高效对话之别,高效对话才是真正的有效对话。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程英 《教育导刊》2005,(10):10-12
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和形成的一种平等、真诚、开放、自由、民主的相互交往关系".[1]"对话是指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的是指相互接纳与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认."[2]对话突出的特征是对"中心意识"的消解.在与音乐大师对话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艺术大师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对话关系和多向交流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马玲 《考试》2009,(3):53-53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文着力对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探究阅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班级成员共同生活中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共同分享,获得道德成长,就形成共处、和处、乐处的班级共同体。班级共同体体现了成员之间的平等与自主、理解与尊重和对道德伦理及共同愿景的追求,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对话、相互认同、相互理解达成自我价值及班级共同愿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