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春艳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63-164
通过建立和分析储蓄函数,对1978~2004年新疆地区的居民储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地区居民的储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明显的区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储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无规律。  相似文献   

2.
应用ESDA方法研究了2003—2019年间山东省的老龄化、储蓄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引入空间计量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和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储蓄与经济增长三者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同时,人口老龄化和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老龄化对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经济增长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对本地区的抑制作用更大;储蓄以及储蓄和人口老龄化交叉项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临近地区经济增长,这将导致山东省内部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面临着消费不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实问题。最新消费模型表明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动机的主要为预防性储蓄和遗赠性储蓄。利用该模型,并应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收入差距所导致的遗赠性储蓄动机对城镇居民的高储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引起消费不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社会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就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系统中的冲突问题和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明  王浣尘  陈明义 《软科学》2002,16(2):2-5,10
本文对社会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就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息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波三折的利息税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指出恢复征收的利息税在抑制储蓄促进消费、促进居民储蓄流向投资领域、通过对高收入者征税能转移财政支付促进社会公平三方面未能实现其目标的原因,并提出改革利息税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核算领域的三个总量指标:生态国内产出、真实储蓄与国家财富,分别研究了这三个指标的理论内涵与核算机理,并综合论述了这些指标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利率变动与住户部门储蓄行为--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79—2000年住户部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对住户部门最终消费、广义储蓄、实物储蓄以及金融储蓄的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在住户部门的消费和储蓄的跨时决策中起了作用,住户部门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解释了一些念人迷惑的经济现象,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通过储蓄与投资而建立的联系。当产出分配给自然资源拥有者的比例增加时。对资本的需求将减少,这导致实际利息率和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此外分析表明私人最优储蓄增长率和社会最优储蓄增长率之间的差异随着自然资本的比例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自然资本通常既挤出物资资本又挤出人力资本。从而妨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可能间接通过延缓金融体制的发展而妨碍投资和储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呈现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国银行中存在储蓄过高的问题,单一从某一个角度对银行储蓄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是不合理的;加强准储蓄替代产品的发展,开拓金融投资渠道,是有效解决银行高储蓄问题的重要方法;金融资产自身具备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储蓄的价值,我国居民在投资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与银行高储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也是导致银行储蓄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视野对金融资产发展含义进行解析,能够有效地解决金融资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网络消费者搜寻在线评论这一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渠道,解释了搜寻在线评论的动机,并在分析搜寻行为主体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消费者在线搜寻行为模型,以便为后续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丽君 《软科学》2014,(4):6-10
系统收集有关数据,揭示CPI与国内旅游需求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①CPI与国内游客、旅游花费、人均旅游花费的环比增长率呈反相关关系,与城镇及农村国内客流量、人均花费及总花费均呈反比关系;②与城镇相比,CPI对农村客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村游客人均花费的影响相对较大;③在CPI上升时,农村居民可能减少每次出游的花费从而保证旅游次数,城镇居民则可能减少出游次数从而保证旅游质量;④CPI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的影响大于CPI,在CPI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行为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还受到消费者价值观的影响.而且这是一种内生的、根本性的影响。因此,价值观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已经成为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管理研究中的前沿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价值观、价值观测量、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和价值观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读者呈现了这方面研究的理论演进过程和重要成果。从而揭示了价值观在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爱玲  朱金福 《预测》2006,25(4):36-4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急需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端人才,高端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且市场竞争激烈。本文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结构,搭建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模型,以帮助国内高校了解高端教育消费者行为,经营好自己的教育品牌。针时自我概念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影响力做出讨论,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自我概念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自我概念类型消费者在选购高端教育产品时的动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马婕  常峰 《科教文汇》2011,(33):175-176
计划行为理论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出发点,对其在医药消费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评述,构建了基于双属性空间的虚位诱导效应启动策略模型。首先对虚位诱导项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系统归纳;然后创新性地提出引发虚位诱导效应的虚位不对称占优诱导区(PAD)与虚位非占优诱导区(PND)两种启动策略模型,并首次提出PND启动策略模型的两种诱导项类别:虚位折衷诱导项(PC)与虚位次优诱导项(PI);最后,明确了虚位诱导效应作用机制的解释路径,奠定了基于中国消费者决策情境下的虚位诱导效应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状态下在线消费者品牌选择时滞依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分解出不同的在线消费者的时滞依赖效应,剖析在线渠道下消费者品牌选择的时滞依赖行为机理;然后研究不同动态品牌选择模型,包括随机过程模型和随机效用模型;最后,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孙杰  罗京 《现代情报》2017,37(1):89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Torben Schubert   《Research Policy》2009,38(8):1225-1234
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 was the catch phrase of the reforms in the public 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for the last decades. The postulated effect of the NPM reforms is increased efficiency in governmental resource spending on th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ough backed by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this hypothesis has hardly been tested empirically. Using a unique dataset of German research unit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influence that NPM mechanisms have on research performance. Controlling for different university mission, it can be shown that both greater internal hierarchy (especially “strong presidents”) as well as greater operative flexibility for the researchers themselves increase research performance. Some of the variables, including the presence of research council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research efficiency under some definitions of research outp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roduction of resource accounting systems has a negative impact. All in all, we conclude that the public science sector reforms implemented in most of the Western economies were heading into the right direction by providing greater performance incentives and increasing allocative efficiency in resource spending. Also we provide some ideas of how NPM may be combined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sensible governance system. We conclude that the mechanisms should be selected based on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