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法轮功”之类的现象,封建迷信、有神论、伪科学和唯心论,在一些地方甚为流行,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毒害了一些群众的身心健康,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里,对“法轮功”之类现象产生和蔓延的根源作一简要的剖析。一、历史根源。科学和迷信、无神论和有神论、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和斗争贯穿于人类的全部历史,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文明史,就是科学战胜迷信、无神论战胜有神论、唯物论战胜唯心论的历史。今天,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
周丽 《滇中文化》2007,(1):12-14
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一种,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时期涌现的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广场文化活动具有三个要素”,即广场、群众、自娱自乐。其特征是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的持久性。广场文化活动强烈地吸引和凝聚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广大群众,是一项健康向上、有利于社会和谐文明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徐志伟 《寻根》2012,(3):26-29
我童年所接触到的乡村文化生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二人转”、东北大鼓等为主的演艺文化活动;一类是以祭祀、祈祷为主并和信仰混杂在一起的“封建迷信”活动。  相似文献   

4.
“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而所谓的“创新”.其本意泛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纵观“文化创新”,笔者的理解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已创造的精神财富.要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群众文化这个角度而言,要创新就得要了解群众文化所涵养的范围.这就是社会上所从事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全部.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体育、娱乐游艺等各个方面。在干禧年伊始.我们来探讨如何搞好“文化创新”这个议题,笔者认为似乎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当代博物馆功能的核心,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在不断调整,围绕中小学生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如何提高博物馆对中小学生教育的有效性,让广大中小学生从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最大受益,从而对博物馆展览内容形成印象和记忆,是当前博物馆教育需要直接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辛亥革命博物馆联合动画企业对中小学生进行城市精神教育活动的探索,提出博物馆对中小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要具有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彰显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文化是一种从属于社会文化和体育活动的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和游戏、教育以及合理的竞争方式等逐步地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与价值的巨大差别,决定了两种体育的不同发展方向.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表征的现代体育文化,本质精神在于鲜明的创造性.要求人们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化总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拓展。作为曾经是人类文化活动源头与基干的群众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事业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理论体系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步完善.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以玉溪为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地区各乡镇都元一例外地建立了乡文化站:大多数的县文化馆新建了馆舍并添置了设备:地区群众文化学会应运而生.群文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从玉溪市境内城乡农民业余文艺队,了解到许多演出活动的见闻。通过反复调研和分析。笔者认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新农村或和谐家庭,不只是需要经济发展,其实,广大公众更需要文化生活的异彩纷呈和繁荣。在笔者调研的过程中。很多中、老年人都谈到:花灯、歌舞演唱形式.对广大人民群众是最好的一种生活娱乐方式和身体锻炼方式;它有益于净化民风、村风和提升精神文明的品质:有益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有益于利用个私或集体富裕经济,繁荣城乡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是上层人士声闻显达、光宗耀祖的法宝.世是基层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锦囊。一种学说生命力的长久。不仅反映在上层接受的多寡.更要关注在广大普通民众心中的认可程度。儒学之所以历千年不衰,主要即住于它已为社会所认可、接受.成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69-I0069
六灶镇地处浦东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骤然升温,各类文化团队逐渐增多。六灶镇共有健身操队、手杖操队、腰鼓队、沪剧、越剧、小品等34个群众团体。他们以兴趣爱好为纽带和动力,在茶余饭后自发组织活动,展开学习、培训、排练,同时,还能积极参与我镇各类文艺活动。群众文化,已经形成了我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何娴 《滇中文化》2004,(3):16-17
群众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群众有分群众化和群众化工作两个层次,只有认识了群众化的性质,才能使群众化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增强政策观念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搞好本职工作,首先,要从群众化在社会的地位中去考察,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群众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始建于1978年的群艺馆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的。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党的文艺路线,沿着改革的道路,围绕繁荣,发展鄂尔多斯群众文化的主题,一路前行,努力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一、普及群文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策划一个好的活动.一般说来,要具有丰富的学识.丰厚的积累和很好的创新意识。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学习.补充新的知识。2l世纪是人类发展的全新世纪,“数码时代”、“信息革命”等高科技来势凶猛,人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策划未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将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和物质条件的力助。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教育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这个空间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及他们相互间的活动等,他们共同就形成了一种文化——课堂文化,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智红  杨义华图 《大理文化》2014,(5):I0002-I0003
3月26日,大理州文联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祥云县刘厂镇江尾村委会、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大波那书苑、祥云县文联,通过深入走访群众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州文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做好“联络、服务、协调”工作,继续开展好深入持久的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征求基层部门的意见建议.为教育实践活动寻找“治病良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这些优势和强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本体教育,即是说首先要从事音乐本身的教育,使人学会音乐、掌握音乐。这是作为音乐教育本身的音乐性价值。同时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音乐教育还体现了其特殊的社会价值。在新时代的当下,音乐教育同时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社会价值、对个体教化的社会价值、改善和促进大脑及语言能力的社会价值、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现代实用工具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方兴未艾的文化景观和深受市民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合于城市文化主体之中。它以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异彩纷呈而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意识强、渗透力度大、社会效益显著的文化现象正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外宣传与展示的阵地与窗口。深入细致地了解广场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把握其内在的生成、发展、运作机制,无疑将对我们挖掘广场文化的内在潜力,拓展广场文化的服务功能,发展广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审美、娱乐、融合等诸多社会功能与价值起到积极的认识、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试从三方面作些粗浅的理性分析与思索。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唯一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示范和导向作用.以及肩负向农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任务。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支点.它不仅是农民奔向小康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更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大业。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坚持唯物主义弘扬科学精神研讨会”,8月27日在成都举行。来自成都地区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科普作家约40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就怎样认识“法轮功”之类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怎样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怎样弘扬科学精神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法轮功”之类的现象产生的根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平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法轮功”之类的歪理邪说产生的根源,认为其历史根源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斗争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