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认商品(货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的物化、物支配人的假象以及这种物化和假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当代中国存在商品(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并不等于拜金主义和一切向钱看。  相似文献   

2.
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货币拜物教.从货币拜物教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货币拜物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存在着的,应该正确认识、评价货币拜物教,一分为二地看待货币拜物教,认清货币拜物教的实质,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抵制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所经过的一系列中介运动,在货币形式中消失了,所以,货币比商品具有更加耀眼的拜物教性质。马克思通过还原上述中介运动,对货币进行发生学的考察,揭示了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货币是商品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不能仅仅从商品交换所遇到的外部困难来理解货币的起源。马克思对货币主义、货币名目论、货币数量论的批判都是基于他对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而得以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李萍  王海民 《天中学刊》2012,27(3):36-37
在《资本论》中,"拜物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含义,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拜物教"是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意识,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都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具有意识形态特性。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9,(4):23-28
从考察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出发,分析拜金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负面影响,认为拜金主义的本质是一种货币(金钱)拜物教。要克服货币(金钱)拜物教的负面影响,需要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法治建设上,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行为;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周晓晓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3):36-38,41
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发展形式以及商品拜物教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得知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在来源、性质以及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不同,从而得出“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拜金主义的三个“不等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给出拜金主义的三个“不等式”,认为拜金主义虽然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经济根源,但商品货币关系并不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因此反对拜金主义不是要从根本上取消商品货币关系。文章对规范的求金活动和合理的货币观念作了清楚的界定,在学术界首次明确地将拜金主义作为疯狂的金钱观念和求金行为的统一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的泛滥,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拜金主义不同于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货币拜物教,我们应廓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和合理、规范的求金主义。  相似文献   

9.
拜金主义,在经济学上称为货币拜物教,它是在商品拜物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具迷惑性的拜物教观念。拜金主义认为,货币(金银)能够换取一切商品,是货币(金银)这种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货币是万能的,只要拥有货币就可以得到一切,因而,不择手段地追逐货币。拜金主义的产生,是同市场经济分不开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拜金主义恶性膨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  相似文献   

10.
商品拜物教及其观念在我国社会现实存在的主要表现是:物质崇拜;商品货币关系的泛化;拜金主义。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反对只见物不见人;明确市场交易的边界,防止和纠正商品货币关系的泛化;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商品是拜物教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运动的奥秘。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建构了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物化”理论与“符号拜物教”理论,其实质仍然是拜物教性质的,需要加以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并且具有更为广阔的理论意蕴——在实践哲学层面的“未来预见”,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阐发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形成与内在内容、货币拜物教的实质以及本质问题的内涵等几个方面,并借助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分析论证了部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把货币的本质简单地归结为“一般等价物”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推导出对货币的本质的准确的完整的表述应为“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相似文献   

13.
分数拜物教     
古时,人类曾以为高山、大树、巨石等自然物,具有神秘的、非人所能理解和抗拒的力量,于是对它们顶礼膜拜以祈福避灾,称为“拜物教”。在商品经济、市场体制的条件下,商品和货币以其神奇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操纵着人的命运,商品就是财富,什么名誉地位、才貌道德,有钱就有一切,于是就有“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盛行。而今在我们学校所盛行的,则是对分数顶礼膜拜的“分数拜物教”,其影响还及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商品、货币、资本三大拜物教思想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深刻而细致的阐述.本文循着马克思的思想轨迹,试图对三大拜物教思想的根源、内涵和外延等方方面面分别进行透视和扫描,揭明三大拜物教思想的异化性和不合理性,得出预设性结论消灭以资本主义制度为最完备形态的一切社会剥削制度,是消除三大拜物教思想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试述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观念是人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观念的更新会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把货币转化为资金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周转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因此树立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货币流动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动离不开“经济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必然带来货币的异化,而货币异化带来信用的贫困.这些都给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货币的合理流动需要伦理的关怀,需要伦理与之整合以便发挥更好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及其各种变化形态,特别是虚拟经济中的新货币形态。以及信用机构、股票市场的发达与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人们的货币伦理观念产生了诸多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伦理,促进经济生活伦理化.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货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6次重大演变: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无法满足,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后海贝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商品货币关系、规范的求金活动、合理的金钱观三个方面进一步剖析拜金主义 ,认为拜金主义虽然以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为经济根源 ,但商品货币关系并不必然导致拜金主义 ,因此反对拜金主义不是从根本上取消商品货币关系。文章对规范的求金活动和合理的货币观念作了清楚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现象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式,而且商品拜物教的消除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中国,客观上有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条件,因而有必要分析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拜物教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刻理解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试图为当前中国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货币拜物教性质的特点及其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具有货币拜物教性质并表现出特有的社会历史特征,分析这种性质对现实经济生活所具有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