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课程思政"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道德品行素养培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三方面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大学科类别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从着力加强课程设计、注重提升教师素养、倡导多元教学方法、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四方面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本着立德树人、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亟需重构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专业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实践遵循,弥补专业群内涵建设的不足。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存在教学目标缺乏系统设计、教学内容不契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不贴近高职学生实际、教学评价缺少指标体系及脱离人才培养效果等现实困境,从二级学院中观层面提出设计专业群“系统分层”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专业群“师史事势”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专业群“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实施专业群“增值赋能”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等构建进路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意识淡薄、教育场域失范、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强化理念认同、优化体制机制、立足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团队等整体系统地建构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所有课程均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但不同学科课程特点迥然不同。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属于兼并空中交通管理、飞行技术专业的理工科课程体系,学科特色鲜明,培养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往往肩负着一架飞机的安全,因此,该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极其重要并与其他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所区别。主要将应用气象学(航空气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此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以高校已有的学科体系与学科资源为基础的。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这就要求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建设要从课程层次提升至学科层次。跨学科视域下,提取理工科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交叉点和接驳处,以课堂为跨学科的实践场域,通过课程孵化、课程定制和课研嵌入等模式,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跨学科协同建设。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评价机制多渠道的角度,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紧跟时代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融合思政元素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建设,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把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质量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核心评价指标,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客观、公正、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力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锡学院卫星气象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通过不断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属性,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把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中,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确立了“个人素养、专业素养、理想信念”三层级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对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本科人才培养全面助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关联,澄明课程思政的知识价值、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重价值维度,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建课程联动机制、建强学科教师主力军三个向度,从而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9.
高职百万扩招是我国经济产业转型背景下,对社会人才再教育的重大举措。课程思政是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是专业课程在思想层次上的教学范式。分析了高职百万扩招的背景和成因,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含义和内容,解析高职百万扩招下课程思政实施的难点。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激励机制,四个维度上提出了在百万扩招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充分挖掘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抓手。旅游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蕴,从建设结构化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组织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完善高职思政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是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现如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机制不健全、校企课程思政共同体意识浑然不觉、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奋力开创高职院校“三全”思政育人新局面、基于学科专业全力打造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和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会思政的教师队伍以解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关键在于打造“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企业实践课”“三课堂”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主体,整合共建思政教学体系,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文章从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意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倩 《高教论坛》2022,(7):92-95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兴起,“新财经”应运而生。在新财经背景下,社会更加注重人才输出的质量与效益,课程思政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以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为例,可按照入门、进阶、整合、拓展四个阶段渐进铺开课程思政,探索构建新财经背景下“管理会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并从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各类教学平台等方面建立支持保障,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助力德才兼备的新财经复合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高职旅游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变革的重大命题。从解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入手,在讨论旅游课程思政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立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契合学科内在规律,构建旅游课程思政“知识—技能—价值”三维课程目标,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深度挖掘旅游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旅游课程思政平台,探索旅游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地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方位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德技并修的会计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厘清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内涵出发,进而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重构的原因,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多元师资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重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基本规律。在专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通过在课程思政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有利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广大高职院校中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实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仍存在课程思政实施动力不足、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不充分、实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大量调研、实证分析、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出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对策,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关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通过厘清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明确医药类高职院校专业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在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药品经营与管理育人课程体系,创新实习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大思政”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分析当前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困境,提出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互联网+”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利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课程思政内容、加强学科联动优化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进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等策略,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以及文学课程的专业性特点出发,通过重塑课程目标、多维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方面,结合课堂实践,探索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