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文章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因此,他倡导以解释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学的生活体验研究,这有助于教育学回归教育生活,使研究更深入教育的生活世界。教师以个人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用现象学方法参与教育研究,在教育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意义,不仅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机智,也会使教育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教育学探析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对 2 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象学教育学在一些欧美国家获得发展并保持生机。现象学教育学把教育理解为参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 ,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 ,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 ,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 ,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日益频繁使用的生活、情境、意义、理解、建构等等话语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到实事本身、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等现象学概念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教育学运用于教育实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源于现象学、解释学思想,突出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1.关于教育的理解:《现象学与教育学》的刊头中写到:“教育的本质是我们与处在教育关系中的儿童、青年或长者之间的生活方式。”现象学教育学寻求对生活、对世界的直接体验,他们认为“现象即经验,因此现象学意味着研究经验”。体验到的经验是最值得注意的。经验源于生活世界,因此必须重返生活世界。 2.关于知识观:现象学教育学把知识理解为一种动态过程,认为要通过体验和理解、能动地构建才能形成知识。儿童要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生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教育学突出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认为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的理论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强调教育理论必须关注时代的教育实践,关注现代化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本文试图从现象学视角重新诠释教育学的理念,希望现象学的路标能够引领我们通达教育事情之本身。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教育学理论以"回归实事本身"为基本研究精神,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宗旨,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以"本质直观"为认识事物的基本理路,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和意义。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的新颖性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马克斯·范梅南是当代教育学现象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其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儿童的秘密》《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闪耀着光辉的现象学思想。生活体验、教学机智、"替代父母"关系等是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综述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具极积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愈演愈烈的欧洲科学危机和人性危机使人们在追求科学知识的狂热中越来越远离生活世界,远离生命体验,文化教育学第一代领军人物狄尔泰以生命哲学反抗这一自然科学化思潮。现象学教育学作为一个学派则诞生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代表人物兰格威尔德也属于德国文化教育学的第三代。乌特勒支学派利用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主要是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帝,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探索教育生活现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范梅南则对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和超越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实践知识论的建构和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面远超出乌特勒支学派。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范梅南提出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以人为中心的解释性研究模式,是解释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教育何以可能和教育学如何名副其实的思考中,教育学知识逐渐浮出水面。之所以教育成"学"的过程一波三折、教育学屡遭困境,是因为生活的、实践的教育学知识观并未能取代本质主义的、宏伟叙事的和规范描述的教育学知识观。教育学知识不是静止的、符号化的陈述,而是实践的、生成的智慧,是站在生活和实践的立场上对教育不断进行批判的一种教育学思维。在芜杂纷乱的教育实践中,只有站在教育学知识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教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的性质除了理论性和实践性外,还有行动性。行动的教育学是提高教育学教学实效性的需要,是培养教育学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需要,是构建教师教育学的需要。教育学教师的行动要有良好的示范性,应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和教学的专家,这是行动的教育学对教育学教师素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学的“自我意识”与元高等教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对其“自我意识”的思考和研究。“自我意识”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学科缺乏自我意识,其发展就不可能从“自在”走向“自为”:元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晰“自我意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谈"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教学论模式的起源、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从模式类型、结构因素、各因素间的相互依存性、模式的用途、规划的视野、对教师具体的指导作用等角度对这两种模式作了对比,指出了它们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两种教学论模式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原因,探讨了它们对我国当前进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实践教育学     
处在如今这种科学时代,需要开展实证——实验教育科学研究,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不等于科学的教育学陈述体系。迄今为止,严格意义的实证——实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还不足以构建科学的教育陈述体系,何况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真正有科学价值的教育研究成果寥若晨星。 实践需要也有可能建树的,是实践教育学。惟实践教育学也有不同类型,有实践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学理论陈述体系之分。真正可能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是从国情出发,并针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