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川端康成创作了一系列探讨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和日本独特的美学倾向的散文,《花未眠》即其一。今秋人教版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了这篇文章。川端康成从凌晨4点旅馆中未眠的海棠花中,从欧洲、中国以及日本众多画家的作品及其言论中,引发出对美的三方面的深刻思考。首先,他在文章中形象地阐发了艺术美高于生活美的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美学观。他认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天赋本能,“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而人对美的感受“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所以,“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  相似文献   

2.
沈清晨 《语文知识》2004,(10):28-29
出自日本一位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学宗师川端康成之手的一篇由对自然美的感悟而引发的关于美学的说理散——《花未眠》,因其自然化的结构、自然化的语言和禅悟般的高深的美学思考.让学生读后恰如面临一盘散落的珍珠,只觉得句句珠玑晶莹,处处睿智闪光,却不知如何赏析。教初读此感受与学生一样,后经反复阅读,有了以下的感悟。写在这里,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未眠     
夜,静悄悄的。昏暗的油灯下,花的母亲趴在桌上。 夜,是那么漫长。花,在床上翻来覆去,并没有睡着。她转了一个身,看见妈妈趴在桌上睡着了,手上还拿着针线。她心里一阵酸楚,随手拿了一件衣服轻轻地给妈妈盖上。妈妈似乎动了动,花吓了一跳,蹑手蹑脚地爬到床上。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的说理性散《花未眠》,是从花未眠的这种胄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然而细读本.就会发现作品中隐含着一种“死亡意识”。在这里,“死亡意识”不再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作家审视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意义。据统计,川端康成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死亡”简直就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禅的体验与美的理念——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2003年6月1版)选入了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说理(散)文《花未眠》。这篇小品不事铺张,意随笔到,引人深思。该文的解读有多种,本文拟从禅的体验与美的理念的双重解读中寻找出一条新的思路,以就教于方家。川端康成(1899—1972)幼年丧父母、祖母,由外祖父、舅父抚养,在孤独中长大。他的一生都徘徊在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中,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不断涌现在他的意识里,最终以自杀(尽管他在随笔《临终的眼》中写道:“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于半个多世纪以前获得该奖之后第二个荣获此奖的作家。他是20世纪国际文学界的名人,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他的作品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在文学领域里,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收入的《花未眠》,就是他的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章桂周 《学语文》2005,(6):19-19
我们几乎都知道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是东方屈指可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他却未尝不是一位美学家。这倒是鲜为人知的。事实上。任何文学大师背后都有其理论支撑的。且不说构成他美学理论体系的三篇美文《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之美》。其实在更早的时候,1950年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有关美学的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随笔。  相似文献   

8.
花未眠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了解川端康成及其创作概况;理解本文所阐述的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体味作者从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联类引申的写法;品味作品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重读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又有新的感触,这篇素雅恬静、韵味深长的散文之于我,就像那朵海棠花之于川端康成.文章向我们诉说了一种哀伤的美,而在这片哀伤之美的背后,也隐隐透出了沉沦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苦涩.人生如花,该有儿多"哀伤"?下面略从生命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哀伤"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的确,朱自清先生善于通过缜密的构思和细腻的描绘,使作品具有诗情画意。在他的作品中,“水”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不同的“水”具有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节选的古典小说篇幅长,容量大,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呢?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中学生读小说,往往停留在"看热闹"上,比较喜欢追求小说内容的趣味性和刺激性,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学习鉴赏小说的起点.所以我的方法便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有关文学鉴赏教学的内容占有不小的比重.尤其是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配套的语文教科书(包括课外读物)中的文学作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一般的来说.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师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以及在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选人的散文大师的名篇是散文中的精品。这些有思想有情趣有文采的名篇佳作,具有诱人的魅力和美育的意义。但是,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在于读者的阅读,同样,散文的美也只有在审美鉴赏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中学语教学应走出传统教学误区,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贯穿于学作品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仲万奎 《青海教育》2003,(10):34-35
文学作品常分为“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不同的文学样式,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要采用不同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数语言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鉴赏出现在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才会显示出独特的精彩和亮丽,人们才会对语文课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呢?  相似文献   

19.
一、建构主义的文学鉴赏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潜能,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使所学知识在更高层面上形成新的融合。文学鉴赏中,就意义建构而言,文学鉴赏活动是一种商品格的认知重构过程。从形式上看,文学鉴赏是阅读主体和客体间的双重对话及心灵沟通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作品塑造的感性形象借助文字符号通过语码转换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渗入到读者感情世界;与此同时,阅读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更深层次解读作品,感受作品,  相似文献   

20.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号称江南第一楼的岳阳楼,以其独具的风采,成为洞庭胜景,三楚大观。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赋诗作文,题字撰联。其中清人何子贞(一说为窦进士)的102字的楹联,格调豪放,气象峥嵘,堪与云南大观园的180字的长联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