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与表扬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记者告诉我,说建国初期报纸上开展批评还不算难。他说他到一个单位去,发现那里浪费严重,回来就写了一件稿,指名道姓批评那个单位。他说他在采访中间就说出自己要写一件什么稿,那个单位并未因为写批评稿而拒绝采访,单位的领导也是如实介绍情况。我比那位前辈生得晚,是“文革”以后才当记者的,我记得80年代初报纸上开展批评大体上也还可以。  相似文献   

2.
记者是什么,社会上一些人可能想到“包打听”、甚至“狗仔队”,或者是“扛机子的”、“写稿子的”,业内同人想得最多的可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件小事,却又唤醒了我记忆深处对记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C:细和阔的关系。章法要细密,文思要开阔。开阔指的是要放得开,一件事一直在那里讲,讲着讲着就没话了。所以要放得开,要像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得很高,但放飞的线紧紧攥在手里,放得开收得住。比如写合成作战训练,如果就事论事地写怎么也不好写,要么就是一堆专业术语,非常枯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放开思维,文笔开阔,我先讲了一个故事:“说起合成观念,我就想起老山前线的一段轶事。”在讲了一个连长指挥打仗忘了炮兵的故事后,问道:“诸如此类的连长在我们部队还有没有呢?”合成观念缺乏就表达出来了,比空讲道理要好得多。有了放开的意识,一切材料都可以为  相似文献   

4.
记者梦     
我的妈妈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她常常捧着报纸给我讲一些感人“故事”,并从妈妈那里得知这些“故事”都是记者写出来的。为此,我羡慕得要死,盼望着有一大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会写故事的记者。这个梦我一直做了十多年。当我从孔孟之乡入伍来到东北的小兴安岭,这个梦仍然时刻萦绕着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就自封为“见习记者”,写起稿来。连队、机关、深山哨所,都留下了我心碌的身影。有时为完成一篇稿子,竟忘记了吃饭。于是乎一份份稿件就这样带着我的梦幻,带着遐思飞往报社、电台。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可我采写的稿件如…  相似文献   

5.
一转眼,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逝去整整40年了。作为曾经亲历了那场十年浩劫的人,那记忆是铭心刻骨的。时光的长河并没有磨灭记忆,反而如大浪淘沙一般,让那记忆愈加清晰了。只要一忆起“文革”,我的面前就会出现一个老人的身影,一个拖着孱弱病躯、满头长发、瘦骨嶙峋的老人;一个蜗居在老旧民居土屋里的、一脸沧桑的老人;一个作为那个时代中国画坛杰出代表而存在的老人。在1967年、1968年,那极不平常的年月,我与这位老人,天天厮守做伴,夜夜对灯神侃,忘却了人世的荣辱兴衰,忘却了身上的伤痛和内心的恐惧。那时我与石鲁真如鲁迅…  相似文献   

6.
悠远的记忆     
岁月悠悠,时光如水。太多的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却有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历久弥新,难以从记忆中抹去。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什么,社会上一些人可能想到“包打听“、甚至“狗仔队“,或者是“扛机子的“、“写稿子的“,业内同人想得最多的可能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件小事,却又唤醒了我记忆深处对记者的认识。10月1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下午3点半,江苏卫视新闻中心的程芸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她因为氯气泄漏事故而来,从事故现场到医院,刚刚结束采访。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报纸,就是明天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新闻记者拿到笔开始写稿的那一秒钟起,就承担了为历史写证词的重任。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应当推动历史前进的,因而,它又不单单是证词。于是,要保证我们的“证词”符合历史的真实,要使我们的稿件能触动社会,就向我们记者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你动笔写什么?怎样写?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这个沸腾的、变幻莫测的大海中,你把什么样的东西拿出来奉献给读者? 我是新闻界的晚辈。1978年,走进中国青年报的大门,当了驻四川的记者后,最大的感觉是“困惑”。记得头半年工作极其“勤奋”,4个月发稿36篇,结果只见报12篇,常常急得翻着报纸头上冒汗。觉得我写的都是四川的大事嘛,为什么报纸不用呢? 经过一段冷静的反思,又学习、分析了一些优秀新闻作品,最后,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现在说来是那么浅显——新闻其实是一个“载体”。我们写这件事,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新闻事实不过是一辆“车”,它应该载着“意义”奔向读者。如果它不能装载“意义”,我们就把这辆“车”扔掉——不写。作为一个地方记者,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用地方  相似文献   

9.
我在少年时代,就向往新闻工作,并经常给报社写稿,反映一些农村青年和周围同学们的生活情景。写了几次之后,上海的青年报社居然给我寄来了一份通讯员登记表。这件事,使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当通讯员是有任务的,于是与报社的联系增多了。所以,我对朋友们说:“我与新闻结缘是在少年时代。”但真正闯进新闻的大门,真正尝到从事新闻工作的酸甜苦辣,却是在当上记者之后。 屈指算来,从事新闻工作已近四十个春秋。我不愿报流水帐,因  相似文献   

10.
一 1975年8月8日,东方天际的朝霞,将陋室的碧纱窗点染上一抹嫣红,一夜未曾合眼的我,终于打定了主意,从床上猛地坐起。妻子昆舫被惊醒,诧异地问:“你怎么了?” “我要写长篇。”这是我经过一夜深思熟虑吐出的决心,语气坚定,如誓言般地凝重。 “长篇?”昆舫略怔片刻,“那不是写书吗?” “是的,我要写一部反映手工业战线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能行吗?写书那得是作家啊。”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作家不也都是人吗?” “好吧,你试着写,成功更好,算是闯出一条路来。若失败了,就当写着玩解闷。”以后的事实证…  相似文献   

11.
有些人不重视标点符号。有的乱点一通,有的一逗到底,有的甚至干脆不用标点符号。下面讲几个标点符号的小故事,希望引起大家对标点符号的重视。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曾经用标点符号作武器,战胜了杭州的一个恶霸。祝枝山在恶霸家的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昨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钱财”。那恶霸见了这副对联,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就找祝枝山评理。祝枝山说,我写的句句都是吉利话。于是两人用一百两银子作赌注。如果这副对联上写的是侮辱人的话,那恶霸就胜利;如果这副对联上写的是吉利话,祝枝山就获胜。结果祝枝山仅  相似文献   

12.
<正>我做过许许多多的梦,有些梦变成了现实,有些梦醒了就散了。在我十八岁,正值花季,怀着满腔热情步入工作岗位时一个在我脑中闪而即逝的梦,后来变成了现实,我成了一名兰台人。在儿时的记忆中,在电影中看到一排排的铁皮柜和一扇扇紧闭的大门便是对档案的最初概念,这种神秘也变成了脑海中  相似文献   

13.
在我小的时候最幸运的一件事儿就是我家与抚顺市图书馆为邻,彼此间仅隔一条马路,这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如今已经年近半百,可每每回忆旧事,总要忆起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里那"静". 无论街面上如何车水马龙或人声鼎沸,走进图书馆你就会立刻感受到那里的"静".一进图书馆的大门是贯通的大厅和借书处,即使这里总是有人在走动,可也是井然有序地"静".人们所能听到的也就是那细微的翻检目录卡片的声音.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那装有卡片的抽屉推拉得发出了声音,肯定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原本算不上动静的动静,在这种"静"地就算得上"震动"了!当年吸引我悄悄溜进那里的并不是书,就是儿时对那"静"的好奇.  相似文献   

14.
这事发生在河北省武安市。“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见彭市长直接走到上访群众中间,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先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门顷刻间畅通了……相信这个群众上访的场面会有很多人曾经目睹或者有所耳闻。但是,只有一个人,用“心”把它记了下来。另一件事发生在河北省易县…  相似文献   

15.
赘语     
是的,需加同志说得很对:“文艺作品有各种类别,所以它应该有许多个第一篇。”恰如士兵作战,守阵地时扔手榴弹,打冲锋时上刺刀……“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需要使什么就用什么。作为一名文艺战士的雷加,在战争烽烟中练成了多面手,他既写报告文学也写散文,既作短篇小说也作长篇小说,又各有佳篇丽章;他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一支三八式》和报告文学《黎明曲》,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史上是名垂史册的,而他自己又似乎对于那篇不到三千字的《火烧林》情有独钟──由此我想:作品的优劣,不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的一位老前辈对我说:“你去采访一下黄薇同志吧!她的历史挺生动的,可是知道的人却不多。”然后他如数家珍似地把黄薇的历史给我“兜了”出来。我动心了,决意写她。可是一见面黄薇同志却阻挠我:“不要写,千万不要写,我没什么好写的。”说话时语调的轻柔,使我难以想象,她,就是那个在日本宪兵鼻子底下办地下抗日报纸的著名华侨女记者。黄薇同志生性恬淡,温雅,乐观,豁达。她已是“古稀之年”的人了,前几年已经离休,但她整天在家忙个不歇。她说,离休是离休了,可比上班还忙呢。她的案头上,整齐地叠放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一沓沓的稿纸堆放在那,显然是主人常用得着它。小小的客厅里,布置得相当典雅,书橱里随便置放了几件工艺品,一壁墙上还悬挂着一幅以浓重的墨绿色为背景的油画——“乡村”,那清逸的水色山岗,使人顿生一种超然,澹泊、宁静之感,似乎透露着主人的情愫。“您说您很忙,都忙些什么呢?”我问。“喏。”她递过来一叠稿纸。这是她离休后写的《回到抗战中的祖国》一书的前言和目录。这本书  相似文献   

17.
历史对于我来说,就像平原深处家乡的老房子,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与招引。房子老了,就如书老了,有一种陈实,房子散发的泥土的陈旧的土香,就如线装书发出的迷人的幽香,也如老屋里不知年代的八仙桌上的青花的茶壶与茶盅,那些青花里迷离的光,令后人沉醉。  相似文献   

18.
很早前就想给宋桂嘉先生写篇文章,因为他身上有太多精彩的故事。但他当时坐在《陕西日报》副总编兼《三秦都市报》主编的交椅上,我的主观即使纳似水活如冰,客观也难免拍马溜须之嫌,这让我很胆怯,现在可以写了。写坏了他不可能免我的职,当然写好了也不可能提拔我。因为他已走出那象征着地位等级的铺着绿地毯的套间,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了。老头子刚到报社时,留着大背头,脸颊因饱满而下坠,厚重的双唇则如古城的大门一样紧紧闭着。那官威官势似乎比他拥有的厅级还显得大。这让如我一般的普通群众不但“脱离”了他,而且对他不坐…  相似文献   

19.
悲喜错别字     
念写错别字,自古就是笑话乐此不疲的题材。拿自己来说,记忆中第一次写错别字就刻骨馅心,“终身受益”。那时我读小学一年级,我在作业里一再将“用下列词语造一个句予”写成“用下列词语造一个包子”,老师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一边揪着我的耳朵一边教训:“包子,包子,你就知道好吃。”揪得我生痛生痛,从此,我再没搞混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就在这里,我写过《抹不掉的记忆》,回忆自己的记者生涯。当时只写了两篇,因忙别的事,就丢开了。现在我老了,但记忆还在,那就接着写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