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例1 如图1,给出定点 A(a,0)(a>0)和直线 l:x=-1,B 是直线 l 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 AB 于点C,求点 C 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 a 值的关系.(1999年全国高考题)解: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如图1所示,设动点 B、C 的极坐标分别为 B(ρ_1,  相似文献   

2.
3.
别解(Ⅰ)鉴于课本P31 11题:经过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线.如果斜线和这个角两边的夹角相等,那么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相似文献   

4.
卢坤宏 《数学教学》2005,(11):40-41
考题:如图1,圆O1和圆O2的半径都等于1,O1O2=4,过动点P分别作圆O1,圆O2的切线PM、PN(M、N为切点),使得PM=√2PN,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5.
32.圆系方程: (1)过点A(x1,Y1),B(x2,y2),的圆系方程是:(x-x1)(x-x2)+(y-y1)(y-y2)+λ[(x-x1)(y1-y2)-(y-y1)(x1-x2)]=0→←(x-x1)(x-x2)+(y-y1)(y-y2)+λ(ax+by+c)=0,其中ax+by+c=0是直线AB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例例1(龙岩市一级达标校联盟2013年高三联考数学卷理科第8题)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①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和是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椭圆;②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③若动点P到定点A的距离等于P到定直线的距离,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④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定  相似文献   

7.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①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②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③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和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④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下面介绍高考直线和圆的考点及其解析.  相似文献   

8.
’99高考数学理科(17)题:设a、b为正实数,且ab=a b 3,求ab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其实,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过这边的中点且与其垂直的直线),三条边的中线也都分别交于一点.三角形的这几种特殊线分别共点,这样的点叫做三角形的巧合点.  相似文献   

11.
2.2再思考避开k的讨论 正如k=0时|AB|没有取到最大值一样,k不存在时|AB|也没有取到最大值,因而,化解了“k是否为0的讨论”之后,我们继续思考“k是否存在的讨论”能不能也化解.一个自然的想法是,用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如一般式,两点式等)代替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相似文献   

12.
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0题剖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对直线方程不使用斜率,那么分两种情况来讨论应能避免.下面我们就来提供避免讨论的思路,为了节省篇幅,仅谈第(II)问.  相似文献   

13.
拜读文[1]后,获益匪浅,笔者有再想探究的想法,限于水平,只能谈几点对该题的拙见.一、试题的优美解题1(2014年北京理科题19)已知椭圆C∶x~2+2y~2=4,(1)求椭圆C的离心率.(2)设O为原点,若点A在椭圆C上.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的(24)题是:如图,给出定点A(a,0)(a>0)和直线l:=-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点。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5.
题如图(1),给出定点A(a,O)(a>O)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的关系.解法1设B(-1,yB),则AB的方程为yyB=x-a-1-a.又kOA=0,kOB=-yB,tg∠BOC=tg∠COA,∴-yB-koc1+kOBkoc=koc.(1)设C坐标为(xc,yc),0<xc<a,则koc=ycxc,代入(1)有yB+ycxcyB·ycxc-1=ycxc.消去yB化简得(1+a)y2c+(1-a)x…  相似文献   

16.
17.
2006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第19题是:已知点 M(-2,0),N(2,0),动点 P 满足条件|PM|-|PN|=22~(1/2),记动点 P 的轨迹为 W.(1)求 W 的方程;(2)若 A,B 是 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的最小值.第(1)小问按双曲线定义极易得到;第(2)小问命题者给出了二种解法,本文将给出几种新的解法,从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道试题的思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常能看到绝顶高手往往是用一些普通招式就能制敌于无形,靠的是"深厚的内力"。其实,现在的高考试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许多所谓的难题,无非创新于常规,根本不需要同学们用"三头六臂"或"三十六计"才能解答,只要强化内功,夯实基础,就能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达到轻松解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3 案例讲解 篇幅所限,仅谈“以能力立意命题”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两个案例,均涉及命题与解题.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高考试题中,总有这样一类高考题:表面看起来平平淡淡,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到位,全面,能力要求不高不低,非常适合一般学生.2010年高考安徽卷文科第17题就是上述类型的题目.这道解析几何题与往年的高考题不同,题目不难,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第(2)问渗透的知识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