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整个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在传统作业观下,数学作业存在着很多问题:机械重复,过分强调"熟能生巧";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呆板、单调等等。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应该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辅导学生、评价学习效果为目的。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典型代表就是"题海""机械"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  相似文献   

3.
声乐技巧课不同于其他的课堂教学,由于课程安排是"一对一"的形式,所以"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歌唱从技巧的形式上日益完善,形成了歌唱艺术。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在短短的五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检查作业、教授新课以及布置作业等教学内容,声乐技巧课的优化设计便是上好一堂声乐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要不要布置作业、怎样布置作业,是"减负增效"背景下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小学科"的初中历史,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是需要的。历史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要遵循规律,符合教育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5.
梁西战 《快乐阅读》2013,(10):71-71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有效地布置和设计英语作业,是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环节和途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改善作业的优化设计是一个重要切入口。作业布置应转向作业设计,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寻找规律,注重"六个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地开始每天教学的时候,其实失去活力的"课堂生产"已悄然形成。笔者认为,从灵活的教学导入到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组织和课后作业的适度布置等几方面入手,将有效地改变日益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意在巩固和检测学习的效果,更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作业采取这样一种基本的操作程序:"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批阅、评讲——学生订正"。  相似文献   

8.
陆静 《考试周刊》2011,(16):61-61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作业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去完成它。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徐友新 《考试周刊》2011,(87):217-218
本文用"点击低效"的眼光从课堂的导入、教学的组织、实验的操作、问题的设置、作业的布置等方面透析当前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以引起教师们对高效科学课教学进行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内化,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要解决传统作业的弊端,就必须改变"题海战术"和"一刀切"的作业方式,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遵循学生个体特性,充分考虑学生智力与个性发展的差别来设计作业,在设计作业时可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书卿 《考试周刊》2012,(21):82-82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传统的作业由于存在种种弊端,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的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兴趣,造成了学生厌学的心理,甚至"恨上可恶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作业的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定的学生群体、教材、教学时间和教学要求布置相应的作业。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初中科学作业布置,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个内容,期望达到同一个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这种作业布置"一刀切"的做法,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加以改变。一、作业布置"一刀切"带来的问题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促进知识内化的必要途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如何使作业更具人性化,笔者做了有益的探索。一、控制数量,让作业更趋合理 有的教师要么不布置作业,要么一布置就是七八页。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练习,这种模式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与学的分离;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成为了老师和学生答疑解惑、知识交流和应用的场所,真正做到"教"、"学"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缺失是当今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最突出表现。大多数学生不会自主阅读,更习惯于"齐步走"式的朗读背诵;不会自主研读,更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师讲解;不会自主探究,更习惯于"一刀切"式的作业布置。这一方面有学生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跟教师有关。  相似文献   

16.
韩锦实 《辅导员》2011,(22):56-56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后续环节,属于反馈的环节,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教师而言,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教学的得失作出客观评价,并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完成作业的目的是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通过作业检查、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品德课作业,教师不注重作业的提炼和设计,往往布置一些现成的认知性作业,学生疲于应付,不仅增加了学习负担,还使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严重脱节。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品德作业更应注重生活实践性,在设计课外实践作业上,应考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社会发展"等不同的维度来设计,能动的向孩子的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行为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品德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宋士清 《考试周刊》2011,(80):59-59
传统的语文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形式单一,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完成。  相似文献   

19.
罗晓春 《考试周刊》2010,(50):46-47
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导"意识的同时,优化教学手段,重视学法指导,指精提要,以讲导学。本文着重从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布置课后作业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参加"比武"的青年教师几乎都是一个教学模式:①出示目标、导题引入。②整体感知课文。③局部分析,讲授知识点。④延伸拓展。⑤布置作业。我不知道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