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产业集群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新经济社会学的出现,为产业集群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它从微观层次刻画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特性,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嵌入到社会环境中.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相应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尝试进行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对常州中小纺织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做了相关的实证检验,旨在为产业集群定量化研究探索实用之路.  相似文献   

2.
区域文化是影响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机制培育的因素之一。基于文化结构主义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构成、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区域文化与集群创新能力培育之间的关联性展开研究,通过结合汕头澄海玩具集群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创新演化实例,探讨集群的区域文化与集群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集群区域文化各个组成部分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影响的差异性,从一个侧面和局部验证了集群区域文化的结构主义现象与集群创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从而为区域产业政策制定与集群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产业集群和持续创新理论框架下,以五个国外典型集群为研究对象,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对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研究其持续创新网络的主要成员、网络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并得出若干针对地方政府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园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集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一种新趋势,但由于受集群内资源禀赋、政府政策、集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集群效应是有限的。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指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内各成员之间通过知识转移这一社会行为建立了复杂的连接关系,研究表明,这些连接纵横交错形成集群的知识转移网络,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特征。用小世界网络模型分析产业集群,并运用特征路径长度和集团化系数来表征集群成员间知识转移频率和集聚程度,旨在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
市场的社会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变量和解释模型研究市场机制。社会网络和文化在市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的社会学分析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的理论基础,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市场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系统的和谐发展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产业集群的和谐性是提高集群稳定性、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系统和谐理论为依据,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和谐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和谐性的测度模型,并以一个实例对产业集群的现实和谐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演化过程模型实现较理想的和谐状态,以指导产业集群成员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以及我国产业集群布局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嵌入性和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合法性是组织社会学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将嵌入理论与合法性理论结合起来,以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为背景,研究了产业集群嵌入与组织合法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的理论模型显示,产业集群政治关系嵌入和商业关系嵌入促进了新创企业的创业绩效,而这种影响通过组织合法性传导,其政治关系嵌入使新创企业获取了管制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商业关系嵌入使新创企业获取了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并最终促进了新企业在产业集群内创业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毛加强  崔敏 《软科学》2010,24(3):19-22,31
通过量表的开发、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集群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集群网络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集群网络中网络成员的关系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分析结果也说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创新网络的价值;规范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营造信任、合作的群内氛围;并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增强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新经济组织模式,有着区别于一般组织形式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其稳定问题是关系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形成、结构等角度,认为产业集群属于网络组织类型.对其形成与发展动力、与环境的适应过程、运作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产业集群稳定必要条件,认为能够响应并适应环境的混合型产业集群网络组织更容易形成并保持稳定状态,最后有针对性提出集群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研发创新、经济转化两个阶段。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市的两阶段的创新发展效率,并将其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两阶段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均逐步增强,但研发创新阶段的网络稳定性趋于下降,而经济转化阶段的网络稳定性趋于上升;②创新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分布,东部以及内陆部分省份处于网络的核心地位;③创新发展空间关联网络可划分为双向溢出、经纪人、净溢出和净受益四个板块,区域创新发展的动能传递具有明显梯度特征;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地理位置的邻接有助于增强两阶段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差异仅对经济转化阶段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呈现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New indicators for gender studies in Web network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New indicators for gender studies are introduced using the multi-authored publications of a set of 64 members of the COLLNET network. Considering the sample of 223 papers and their visibility on the Web,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ets comprised of publication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author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n the other.The indicators developed include: Gender co-operation; Web visibility rates and Gender centrality in networks.The co-operation among COLLNET members results in a publication set with a different pattern to other gender studies in science, which show low contribution rates of women in collabo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sample the collaboration patterns of female COLLNET members are almost the same as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However, when considering only the arrangement of gender in the by-line of publications, this is in favour of men.Regarding average Web visibility rates,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dependent upon the arrangement of gender in publications with both male and female co-authors. However, the results also show stro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vour of publications with only male co-authors.The centrality of female actors in the network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central positions of women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ISSI), where they are leading either as presidents or organisers of i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It may well be that, with webometric methods and new indicators for gender studies, there is a real continu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in COLLNE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4.
枢纽-网络结构:区域发展的新组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自然要素禀赋第一本性和交通区位条件第二本性的支撑下,中国区域发展形成了基于中心地理论的中心-腹地结构。然而,以信息化条件和人力资本为标志的第三本性涌现后,区域发展需要新思想和新模式的指导,枢纽-网络结构适应了这种需要。枢纽-网络结构承认第三本性,遵从区域机会公平的政治逻辑,反映自由发展的经济思想,在扁平化网络组织理论的影响下,重视区域领导力,形成面向整体的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协作的区域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罗佳 《现代情报》2010,30(9):86-91,95
图书馆的发展深受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新技术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可以预测未来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趋向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对技术环境的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
熊焰  杨博旭 《科研管理》2022,43(6):32-42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构建网络嵌入、制度环境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探索了国际网络嵌入和本地网络嵌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国际网络嵌入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而本地网络嵌入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本地网络嵌入和国际网络嵌入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共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国际网络嵌入表现出对本地嵌入的替代性。市场化水平增强了国际网络嵌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同时削弱了本地网络嵌入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倒U型关系;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多重网络嵌入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18.
王福胜  王摄琰 《预测》2012,31(3):41-47
为了探讨CEO网络规模与CEO的网络中介中心性、网络联结路径、网络嵌入性之间的关系,寻求最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的CEO最优网络规模,本文采用网络规模指数来衡量CEO网络规模大小,运用图论分析CEO与网络中其他成员的关系联结结构,通过博弈分析求解最优CEO网络规模。结果表明,在非正式制度环境下,CEO在网络中与其他成员的有效合作能够使CEO网络规模在某一水平上达到均衡,此时的最优化网络规模较小;在正式制度环境下,CEO在网络中具有高中介中心性,此时有效发挥CEO对其他网络成员的监管效力,有助于提高CEO与其他网络成员的合作效率,扩大其最优网络规模,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网络中节点地位评估创新研究的不足,本文引荐一种新的社会网络节点分析指标, 即节点的结构权力(Structural Power,简称SP)指标。【方法/过程】首先,给出SP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用示例说明SP 的科学性、合理性;然后,选取我国10所高校情报学领域合作团队为例,计算10个合作团队中成员的SP值;之后,构 建10个合作团队的合作网络,获取网络中成员的中心性指标;最后,就合作网络中节点成员的SP值与其中心性指 标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SP指标与中心性指标呈显著相关性;SP指标能同时兼顾与其他节 点的连接数量、第三成员同时与考察成员和其他成员的连接关系,其他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等,是基于整体网络连 接关系的一种社会网络中节点的结构权力地位与评价指标。【创新/局限】本研究提出的SP指标既能评价社会网络 节点中某一成员的中心地位,又能兼顾其他成员在整体网络中的多种关联。但当社会网络中某一节点的SP值发生 变化时,该节点对网络信息的控制能力和整体网络的信息接收能力、传播能力也会发生变化,怎样动态评价节点的 SP值是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信价值网络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艳秋  孙立宏  孙梦瑶 《情报科学》2012,(4):595-598,603
研究电信价值网络中电信运营商及其他成员之间知识转移的形态。通过博弈论分析,认为电信价值网络不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博弈,每个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知识转移能力较强的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其中电信运营商知识转移的努力越大,则可以引导其他电信价值网络成员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转移,从而带来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更好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