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与千寻》和《哈里.波特》是"异界之旅"冒险的电影典范之作,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幻象性与神话性等艺术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依赖心理。通过细致分析,试图揭示出两部电影作品所蕴含的神话性与人类自身的幻象性所存在的内在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
电影是一种现代叙事手法,它将古老而神秘的神话搬上银幕得以使更多人来倾听并了解这些最初的故事.电影Brother Bear成功地改编了一则印第安人的熊图腾神话,本文通过对这则神话进行母题提炼、结构解析以及同鄂温克族的熊图腾神话比较,对该神话所蕴含的重要图腾崇拜观念——图腾仪式、图腾禁忌、图腾祖先神、图腾化身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哪吒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神话英雄人物,其形象在典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随着时代不断演化。他的形象嬗变与某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息息相关。《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对流传数百年的哪吒故事进行了改写,通过对电影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影片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设置上对既有的哪吒神话及人物进行了重构性改编,以后现代的模式完成了当代观众内心对于哪吒形象的观照,呈现出神话英雄人物的时代特征和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4.
车雪 《海外英语》2013,(23):205-206
纵观整个《泰坦尼克号》,可以明显看到它的叙事学的轨迹:神话→反差→延续→转机→反差→考验→诱惑→证明→神话。凄绝哀婉的爱尔兰风笛,生死别离、痛彻心扉的精神之爱,伴着一场人类航海史上的巨大灾难《,泰坦尼克号》拷问了现代人的择偶标准,煽起了久蛰于人们心底的爱情之火。这部电影成功关键在于震撼的视觉反差效果或者对比的展现,当然这种反差必须要有牢固的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香港新武侠电影《东方不败》系列所依据的文化母题源于中国古老江湖社会中的侠义文化,作为徐克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影《笑傲江湖》的续集,它造就了一个现代江湖神话;作为关于东方精神的隐喻,将这个回归中国历史精神的神话演绎到它现代性的极致,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批评理论对中国电影大片的构思和叙事进行文化阐释。电影作为工业时代最为典型的文化艺术样式,其深层结构是现代视觉神话。  相似文献   

7.
百年泰山电影创造了关于人猿泰山这个超级英雄的神话。泰山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国族与性别等丰富的所指意味。银幕上的超级英雄从无所不能到无所适从的演变,象征着美国的国家身份认同和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隐喻了全球化语境下普遍的心理症候。在泰山故事被建构为神话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向世界观众传播着隐蔽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其传播策略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与神说话     
从古至今,无论是诗歌、雕塑、绘画还是现代的小说、游戏、电影,古代神话一直是一个宝库,里面盛满了黄金般珍贵的故事、闪闪发光的思想、苦干坚毅的精神以及珠光宝气的幻象。“神话”二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神的话”,我们阅读神话,就是“听神说话”,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就是“与神说话”。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电影人物与相关古希腊神话人物,可以看出影片《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在人物塑造方面受到了古希腊神话的影响,通过激发观众的集体无意识,凸显了影片人物与希腊神话人物的共有特质、推动了剧情发展,同时起到了传播影片中正面角色所具有的美德,鞭挞反面角色所体现的人性之恶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来,打破了华语电影多项纪录,与创意营销密不可分。《泰囧》凭借对电影的准确开掘和策划,利用视频营销、口碑效应、新媒体等有效行销手段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精彩的创意源自于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题材,达到与观众的共鸣才能创作最好的电影。  相似文献   

11.
《人再囧途之泰囧》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来,打破了华语电影多项纪录,与创意营销密不可分。《泰囧》凭借对电影的准确开掘和策划,利用视频营销、口碑效应、新媒体等有效行销手段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精彩的创意源自于生活,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寻找题材,达到与观众的共鸣才能创作最好的电影。  相似文献   

12.
电影《山楂树之恋》演绎了一段在特殊年代里的纯情浪漫之爱,书写了一个爱情神话,其意义不仅仅是对那个蒙昧时代的历史反思,而且也反衬了已经被物质化了的现实人生。影片所演绎的爱情神话给人们带来了震撼,人们对其中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取向和美学价值发生了兴趣,其中老三(孙建新)更是值得关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后现代理论分析周星驰电影及其代表作《大话西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考试周刊》2011,(1):38-39
周星驰的电影在其无厘头搞笑和荒诞不经的外表下.反射出了现代社会下人们对颠覆传统消解意义的一种渴望,简言之.他的电影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后现代主义电影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传统艺术.不再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再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本文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为例分析影片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与现代作家对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广泛择取相呼应的这一阶段,又恰恰是中国神话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得以建构的奠基性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视角,现代作家普遍认为远古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性、现实性和民间信仰力量,同时这也是激发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积极借鉴古老神话的重要动因。现代作家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双重维度上,表现出对远古神话的深切关注,既是现代作家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深情回望,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从2012年年底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走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制作”、“名导演”、“巨投资”、“星演员”的电影阵容作品见少,且口碑平平。相对而言的这几部“小成本”、“新导演”的作品则更为出彩。如,2012年底上档的由徐铮执导的《人再囿途之泰固》就开了头彩,成就了低成本赢得高票房的神话。紧随其后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作品更是这一神话的续写。本文拟重点对这三部作品进行分析,探讨新电影时期电影中社会意识杂糅的电影表达,小成本电影在逐渐摈弃单一题材的类型化进程中,对社会复杂现象和广大受众的普遍心理归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广西电影的发展大致经过了积淀期(1958年—1978年)、崛起期(1978年—1985年)、成熟期(1986年—2001年)和沉寂期(2001年—)等几个阶段,在中国电影史上创造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代神话,开创了中国电影艺术探索影片的先河,培养造就了张艺谋、陈凯歌、张军钊等数位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但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电影失去了曾经的光泽。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间张艺谋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人们誉之为“张艺谋神话”。本文分析小说对于张艺谋神话所具有的意义,张艺谋自身特有的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对作为电影蓝本的小说准确取舍的艺术直觉。  相似文献   

19.
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是一个变形的神话,作家有意识地将《奥德修纪》作为小说的神话原型,作品的情节所象征的现代的生存状况与原始的生存状况进行对比。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一个类比框架,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荷马史诗原型隐喻和象征意义,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以及重建自我价值的过程,并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寻求精神出路的宣言。  相似文献   

20.
特洛伊     
美国华纳公司耗资1.8亿美元打造的《特洛伊》是今夏最吸引眼球的巨片。它改编自《荷马史诗》,成功地运用电影手法展示了古希腊神话特有的悲剧之美,而众多明星的加盟更让它呈现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