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篮球比赛队员在位置上可划分后卫、中锋、前锋,优秀的后卫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特点和比赛临场情况合理选择投篮位置和方式,对NBA职业联赛优秀后卫投篮方式选择进行研究,为以后针对后卫队员的篮球训练和比赛进行指导。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针对NBA职业联赛优秀后卫投篮方式进行研究,找出作为一名优秀篮球后卫在比赛过程中进攻投篮选择的位置和方式不同和共同之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优秀后卫队员对抗性强,而且内线外线进攻手段多样,在二分球投篮方面更多的选择突破上篮和运球的急停跳投,在三分球投篮方面更多的选择运球急停投篮。这些优秀后卫队员身体控制能力和进攻投篮能力非常优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男篮及对手在第2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前锋队员实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前锋队员在身高上较对手存在优势,防守篮板球与盖帽两项指标数据存在着优势,得分效率优于对手,助攻能力、控制球能力、传球能力较强,但是中国前锋队员在高强度的贴身防守中进攻篮板球方面存在着差距,亚洲男篮前锋队员防守风格呈现出防守凶狠性的趋势,结合中国队与对手的实力本文并就此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前锋队员进攻篮板球训练若干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锋队员位于进攻场地的最前方,较其他队员拥有身高和位置的优势,他能否积极拼抢、控制更多的篮板球,对一场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篮球运动日趋激烈的今天,设法提高前锋队员抢篮板球的能力不容忽视。教练员能否从时空知觉及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作风等诸多方面因素去培养队员抢篮板球和控制篮板球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了解CBA中国前锋比赛状况,为中国前锋训练与比赛提供一些参考。通过临场技术统计和比赛录像,对2009-2010年CBA联赛国内优秀前锋与外援前锋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优秀前锋在进攻能力方面整体不如对方,缺乏全面的进攻技术,非球队进攻首选,主要表现在全场比赛中投篮出手数少,最终导致得分与对方有显著性差异。在防守技术及篮板球的控制上与对方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脚步移动慢,身体对抗差,抢篮板能力弱。结论:中国前锋攻防技术与外援前锋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观察统计法,对02、06、10世界杯足球比赛全部头顶球进球特征及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头顶球进门前球员以慢速侧向移动为主要特征;头顶球进球的射门力量较大;前额正面是最常用、最有威胁的头顶球部位;双脚跳起头顶球是足球比赛中得分率最高的头顶球动作;球员大多数在球门线到点球点之间拥有较大射门角度的区域内完成头顶球进球;边路传中和角球是头顶球进球的主要进攻方式;前锋队员是头顶球进球的主要得分手。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5届男篮亚锦赛的中国队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具备亚洲最优秀的中锋球员,但整体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还处于劣势,比赛中外线队员进攻能力比较弱,防守能力较差,协防意识、前场篮板球、失误等也是中国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3):128-13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0届巴西世界杯德国队7场比赛的参赛背景、球队技术指标、球员技术特点、球队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德国队赛前准备工作充分,后勤保障工作人性化、科学化;2)德国队选员合理,球员技术指标突出,技术特点鲜明、队员匹配恰当、战术打法合理;3)主教练指导思想明确、经验丰富、临场指挥比赛能力突出;4)德国队定位球进攻和把握射门得分能力高效.构成了德国队最终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篮球移动进攻中的“溜底线”进攻战术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得出三种具有代表性及延伸性的“溜底线”进攻战术:前锋球员的“溜底线”进攻战术(1-3-1阵式)、中锋球员的“溜底线”进攻战术(2-2-1阵式)、后卫球员的“溜底线”进攻战术(1-2-2阵式)的训练方法旨在对移动进攻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足球比赛正朝着全攻全守的方向发展,每个上场的队员都肩负着攻守的任务,并非前锋只负责进攻,而后卫只负责防守,事实上往往前锋才是最早的防守者,在进攻时,前锋多会忽视与中后卫的配合.整体战术意识较差,本文通过有关的资科研究,在前锋整体战术意识的培养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当今排球技战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拥有一名优秀的二传手是一支排球队提高水平的必要条件。通过现代排球比赛的特点及二传队员在比赛中应起到的作用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分析得出二传队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头脑清醒,战术运用合理,进攻的组织能力,优良的心理品质等素质才能完成二传队员所担负的重任,并提出这些素质作为选拔和培养二传队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放弃射门     
各种体育赛事中,足球比赛无疑是最精彩、激烈的。而足球赛的高潮,无疑在射门的那一瞬间。每一位优秀的足球队员尤其是前锋,都会竭尽全力去冲击对方球门,捕捉队友创造的或对方球员失误造成的机会,创作出一个个精妙绝伦的体育经典。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高峰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外男篮不同位置球员的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总体实力比较悬殊;不同位置球员攻防能力与世界强队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男篮的内线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中国男篮队员单纯的向高大化发展已经跟不上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建议:中国男篮应注重年轻外线球员和锋卫摇摆人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篮球快速化发展的趋势;前锋应主要加强篮板和传球能力的提高,中锋球员也要改变内线蓝领球员的形象,不断丰富攻防技术,达到内外线位置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全能型中场球员不仅要具备利用充沛的体能积极参与进攻和防守的能力优秀的传球技术和出众的组织能力;逼抢对手和破坏对方组织进攻的防守能力;还要具备制造并把握得分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以及篮球技战术的普遍提高,球员在赛场上的位置也越来越模糊,中锋球员的作用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变化。虽然中锋已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但依然是球队的中流砥柱,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研究中锋进攻技术方法和特点,为我国高校培养中锋队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祁跃 《考试周刊》2007,(22):91-92
现代篮球运动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球员身材继续高大化。高大队员是高度、力量、技巧相结合,小个队员更快、更准、更全面;进攻防守节奏加快,攻守转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斗智斗勇贯彻比赛始终;拼搏精神与团队精神对球队成绩有重要影响;现代篮球中锋进攻和防守的组织能力不断提高,中锋在场上核心作用的确立也就成为必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及归纳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国内篮球中锋组织能力的现状和向多元化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全方位提高国内中锋的组织能力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以数理统计法比较了2010—2011赛季NBA“模糊球员”(前/中锋)、前锋、中锋的特点,结果表明:(1)“模糊球员”的身高介于前锋和中锋之间,而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明显与中锋趋同;(2)“模糊球员”的部分攻防指标介于中锋和前锋之间,部分指标趋同中锋,部分指标与前锋、中锋完全趋同;(3)从理论上讲,存在“模糊球员”最佳趋同路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专项技术统计,对第十五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前四强外围队员的技术运用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世界强队外围队员技术运用特点。发现世界强队外围队员进攻中持球突破能力、内线进攻能力、3分球个人能力、造犯规能力、助攻能力都与其他队外围队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防守中抢断球能力和有目的的犯规能力较强,冲抢篮板球积极、凶狠。  相似文献   

19.
加大防守,特别是攻击性防守是当代篮球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球队取胜的重要保证。针对前锋队员的攻击性防守,提出了进行攻击性防守的一些要求,以及怎样对篮球前锋队员攻击性防守能力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黎明华 《娄底师专学报》2005,(5):108-109,129
篮球比赛中球员必须合理运用各种技战术和身体对抗才能获取更多的得分机会并赢得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测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篮球运动中队员合理运用身体对抗、个人技术和战术创造空间差得分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空间差是进攻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