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拜伦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倡导和重要代表,创造了拜伦式的英雄是拜伦诗作的一个重要成就,拜伦的作品中,《堂璜》是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最成熟的。爱情描写在这部长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海蒂与堂璜的爱情是最亮丽的一笔,海蒂不仅美貌超群,而且敢爱敢恨,勇于牺牲,是拜伦式英雄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个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拜伦的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2.
杨虹 《考试周刊》2011,(56):32-34
拜伦是19世纪初期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过许多享誉世界的精美诗文,以东方为背景的《东方叙事诗》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英雄才气,塑造了一系列孤傲的叛逆者,反抗现实的孤胆英雄;青年鲁迅弃医从文,十分喜欢浪漫派文字中的斗争精神,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是自己的文章再发新声。本文简要比较《东方叙事诗》中拜伦式英雄和《野草》中鲁迅式英雄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世纪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生平和创作的分析,阐释了拜伦所创造的拜伦式英雄的精神实质,并分析了这一形象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4.
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对于这两者的研究,目前已相当全面和具体。然而,两者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其差异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旨在探讨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之间的差异,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6.
拜伦式英雄源于18世纪诗人拜伦作品中的某些主人公,海明威式英雄是指海明威作品中的一系列主人公。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都是英雄,都敢于为人类的和个人的理想而战,并坚持不懈。假如我们要将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英雄主义总结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都试图突破某种界限,取得其“有限性”和宇宙的“无限性”的同一或一致。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产生与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诗人拜伦因其一系列惊世骇俗之举而享誉世界文坛,又因其特立独行的情感方式和人生观致使批评界对其毁誉参半。本文从拜伦典型的性格特征——叛逆的视角切入,并从天生叛逆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的叛逆——追寻自由与爱情,和叛逆的浪漫主义悲歌——拜伦式英雄,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造成他叛逆性格的原因,这种性格在他文学作品里的表现以及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拜伦的《希伯来歌曲》与《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抒情诗情《希伯来歌曲》的大部分篇章取材于《圣经》,是拜伦借鉴古代题材为现实服务的成功范例。这批诗歌体现出“拜伦式英雄”的英雄气概和悲观绝望色彩,对欧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示以深切的同情,并对侵略压迫和专制暴政进行了严厉抨击。  相似文献   

9.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拜伦与梁启超都身兼革命家和诗人双重身份,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及其文学创作,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出非凡的英雄业绩,在艺术创作上带有浓郁的英雄情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东西文化背景不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使他们的英雄情结在具体表现内涵,结果,风貌等存在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唐·璜》由"叙事"和"杂议"两部分组成,从事拜伦研究的学者多倾向于突出"杂议"的主旨性而相对忽视了它与"叙事"的联系。而"蓝袜子女士"的频繁出现,将"叙事"和"杂议"联系起来,为《唐·璜》主题涵义提供新的阐释空间,这却为评论界所忽视。本文拟从"蓝袜子女士"现象入手,聚焦女性写作对当时英国公共话语的影响,将《唐·璜》中拜伦对"蓝袜子女士"的描述及评论,视为感受这种影响和冲击的个案,说明女作家淡出英国"浪漫主义"经典解读这一现象的虚假性。如果说杂议部分再现英国摄政王时期公共空间"女性化"特点,并言说诗人的不满,那么虚构的叙事则体现了拜伦重构贵族精神主体话语的努力。这种"努力"蕴含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厌恶和对人性异化的焦虑,这是理解《唐·璜》杂议与叙事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唐璜的回忆》的艺术特色的分析,指出其在钢琴演奏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檀香刑》表面上看是一部英雄史诗,描写了主人公孙丙率领高密东北乡村民抗击德国殖民者强修铁路、对乡民施暴的故事,歌颂了他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实际上,这是一部解构英雄的作品,一部中国的《堂·吉诃德》。通过对比分析孙丙与堂·吉诃德在理想抱负、行为方式、行为原因及结果等方面的相似性,指出孙丙正是中国的堂·吉诃德,一个"反英雄"典型。作者通过刻画这个"反英雄"形象,反拨了传统小说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创作方法,解构了英雄人物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源氏和唐璜,同样有着世间罕见之美色,同样深陷情感囹圄,但他们的美色和恋情却是同中有异的。源氏的美是幽玄阴柔的,带着明显的东方审美特质,而唐璜的美则是柔和刚烈的,带有几分叛逆和抗争。在情感方面,源氏和唐璜都经历了恋母情结的纠葛、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取舍。不同的是,从爱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方面讲,源氏是主动追求他所心仪的女子,而唐璜面对情欲的诱惑则多了几分克制和被动,这也反映了东西方男色审美文化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唐璜是西方文学传统里不灭的人物形象母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地赋予其不同的人物特性和精神指向。昆德拉笔下的小说人物也延续了唐璜式的人物特点,他们风流成性,征服女性又蔑视女性,追求自由又嘲讽世界。然而放荡者形象在昆德拉现代意义的阐释之下又体现出不同于唐璜的特点:否定既定价值、寻求孤独自我的悲哀性与探寻生命意义、质疑存在境况的超脱性。  相似文献   

17.
《唐璜》因反映一系列强调人的性欲存在的合理性事件而成了不道德的典范,这一传统的评论定位否定了人性中“性”存在的合理性,强调了人作为理性存在的片面性。若以人性解放为标准,不道德的不是用反传统的强调“性爱”来颠覆理性专制的《唐璜》,而是压抑人性的理性。《唐璜》的悖论性主旨正在于通过对传统精神之爱的革命来颠覆理性专制,彻底实现人性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