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在没有料到,我谈古典诗词欣赏的文章,竟然受到同学们如此喜爱。根据大家的要求,续写此篇。诗在唐代并未作尽,其实历代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我侧重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不常见的现代旧体诗。  相似文献   

2.
晚清以来,尤其五四运动之后,诞生了一批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师,顾随亦是其中之一。读《驼庵传诗录》,读者可以充分感受作者驳杂多元的知识体系、融通中西的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奇思妙解。顾随先生讲说诗词的精妙之处,便是时时处处不脱离人,不遁于世,给读者找到了一条连接东西文化与思想的路径,使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文学不再有隔阂。  相似文献   

3.
邹志方教授撰著的《陆游诗词浅释》最近面世。此书由动笔到最终出版,历时十多年,可谓是一部倾注着作者感情与心血的辛勤力作。试言其特色如下:第一,考证周详严谨。中国传统诠释诗词有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把诗词与作者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考证作者的身世、行踪、交游和著述等情况来把握他的创作心理和诗意指向。因此,虽然不一定每首诗词的底面都潜伏着作者的一段特定史实,但就作者某个人生历程的作品而言,则必然与其特写的生活际遇和情感变迂有着或隐或显的联系。故而,解说诗词,不仅要吃透诗面之义,更要探赜诗底之隐。陆游强调…  相似文献   

4.
有的青年业余作者来信说,经常在一些散文中读到引用的古典诗词,有的运用得好,有的让人感到挺别扭,倒不如不引用。在写散文时,究竟怎样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呢? 就这个问题,我在下面举出几例谈谈看法。散文中引用古典诗词,一不是为了装点。用古人名句为今人的作品增强点文学味道;二不是为了显示作者有无古典文学的知识;只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抒发感情之时自然而引用的,有助于传情达意和对艺术对象的描绘。对于读者来说,既能从中吸收一些古典文学的知识,也能引发多重联想,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说,古典诗词在散文中出现,是为作者表达  相似文献   

5.
罗小容 《大观周刊》2011,(15):186-186
“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培养提高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什克罗夫斯基之前,中国古典诗词的作者也遵循"陌生化"的原则进行创作,使意象的审美意蕴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古典诗词具有朦胧含蓄、韵味隽永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郝方方 《大观周刊》2011,(31):131-132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诗,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他的中诗英译进行分析,旨在探析韵体译诗的利与弊,以便使该译诗理论在“扬弃”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世界对清诗词的译介与接受,与唐诗及其他各朝代相比,起步不算晚,却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才得到真正的重视。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精通英文的华人学者罗郁正先生,为清诗词的译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生平主持编译的《葵晔集》和《待麟集》不仅都是中诗英译的重要文本,《待麟集》更是迄今为止并不多见的清诗译介专书。本文结合对《待麟集》内容的介绍与评议,定位此书在清诗的英译与传播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寻绎清诗英译的历史脉络,评介不同清诗英译文本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及其对中国古典诗词西传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石文化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现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把全国藏石家收藏的精品(摄像)汇编成册,洋洋大观,为弘扬石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我看过几次奇石展览,见到一些给奇石起的名字太露太直,还有个别的太粗俗,留给观众想象的余地很少。藏石是雅事,赏石的眼光、心态也应高雅一点。这本《中华奇石》没有给每块石头都标上具体名称,而是尽可能地配上古典诗词,既给人有启发,又很含蓄,奇石古诗,相得益彰,不失为一种富有创见性的做法。人们现在都在追求自然美,我觉得这种自自然然、不矫柔造作的做法本身,也是一种富有诗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李清照的研究侧重于翻译介绍,对其中意境美极为推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英译对比研究,从中发现当前李清照诗词作品翻译中的三个问题:由谁翻译;要不要韵体译诗;可采取叶维廉的"正向叠景"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11.
国外对李清照的研究侧重于翻译介绍,对其中意境美极为推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英译对比研究,从中发现当前李清照诗词作品翻译中的三个问题:由谁翻译;要不要韵体译诗;可采取叶维廉的"正向叠景"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王国,多少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激励人生.我们在文艺节目中.在稿件中,时常会接触到古典诗词.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夫之),不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大诗人和诗词理论家。他的诗词,除散失外,现今保存在《船山遗书》中,诗作有十五种,即《五十自定稿》、《六十自定稿》、《七十自定稿》、《柳岸吟》、《分体稿》、《编年稿》、《剩稿》、《落花诗》、《造兴诗》、《和梅花百咏》、《洞庭秋》、《雁字诗》、《仿体诗》、《忆得》。共667篇,1645首(其中古近体1178首,七律301首,五律七绝166首)。词作有四种,即《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词》、《愚鼓词》。共305首(其中小令长调289首,小令26首)。王船山的诗词理论著作,仅入《船山遣书》中有《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王船山的诗词不仅数量可观,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在诗词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14.
陈熙 《大观周刊》2013,(5):175-175
初中生学习古诗,有点如坠云雾,不知就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诗词鉴赏的关键,以不变应万变,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把握住古诗的主旨。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诗风日下     
大作家班固的《两都赋》在昭明太子编的《文选》中位列首篇,说的是迁都的事情,起兴第一句却是对"赋"的解释——"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古之"诗"被总括为"颂",作为"古诗之流"的"赋"是"颂声寝"的结果。这是在说如今所谓的文体流变?的确,李善征引典实的注释称:"毛诗序曰:诗有六义焉,二日赋。故赋为古诗之流也。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后,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可  相似文献   

16.
《中州集》的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州集》是元好问费时数十年搜集整理的金朝一代诗人诗歌的总集,共收录诗词2100余首,作者250余人。这部诗歌总集,既采录了作品,又为每个作者立传,是元好问首创的以诗存史的著作形式,对中国文学史、诗词学和来辽金元史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作者无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为金元文坛首屈一指的文学宗匠。他8岁习作诗,被人誉为神童,11岁得到翰林学士路锋的赏识,14岁拜陵川宿儒郝天挺为师,从学6年,对他的学问根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郝天挺要求元好问系统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不断章取义,不贪图捷径。严格的治学…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3,(7):40-43
诗词格律新讲 本书较为详细、系统地讲解诗、词的格律,同时纳入一定相关的基础知识。对学习和掌握古典诗词格律、写好诗词有所帮助,是诗词爱好者入门必备的基础读物。  相似文献   

18.
每一位中国读书人无不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熏陶下成长.我当然也不例外.记得儿时,在村子外的树林中放羊,曾抱着李白选集如痴如醉地背诵.后来也曾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喜欢上了毛泽东诗词.这种对古典诗词的爱好竟然延续了很长很长.初中、中师阶段,年少轻狂,青春的苦闷与狂躁,竟让自己也常常涂鸦,当然那不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之嫌. 大学期间,有一位老教授为我们开设古代汉语课,一学年的古代汉语课竟有大半时间是在讲解老先生自己写的近体诗.恕我不敬,老先生的诗确实少有佳作,才情不足,往往只单纯追求平仄格律,失掉了诗味,更遑论诗情、诗意.  相似文献   

19.
《全国新书目》2023,(8):25-28
<正>本书是作者的最新随笔集,内容分为古典诗词的现代解读及其方法、诗话词话争讼札记两大部分,涉及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分析的作品亦系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书中行文雅驯,说理透彻,融通古今,考究作品创作的历史场景,分析诗人性情及创作意图,阐释古典诗词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并对诗词创作手法加以评点,带领读者走进古典诗歌和诗人创作的历史情境,进而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作法及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杨红 《新闻世界》2011,(4):145-146
中国人对古典诗词的陶醉,是经历了上千年而愈加醇厚的,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国家曾经确定了10多位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其中唯一的女词人则是李清照。李清照对词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论建树,力主词"别是一家"说。明确了词作为音乐文学应有的艺术特性并与诗相区别。她工诗能文,词为宋朝一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