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愈加激烈,学校招生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是招生工作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招生宣传模式现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考生与家长的多样性需求。基于此,指出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创新路径,即高职院校要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更新招生宣传工作理念,引进网络信息技术,突出自身优势,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充分融合,精心筛选招生宣传内容,优选级组合招生宣传媒介,构建完善的招生宣传体系,从而有效提高招生宣传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教育体系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为独立学院后勤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康蕊 《陕西教育》2020,(6):49-5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迈进了互联网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教育事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成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尤其对于高职教育而言,面对互联网对教育体制的冲击,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就"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信息化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如何更好融入高职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高职教育信息化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考试模式具有固定性的特征,需要在特定的地点用纸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这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来说存在很大的不便,特别是会出现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问题。工学矛盾的产生不仅要学习者的学习压力和质量大幅降低,还会阻碍潜在学习者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高校继续教育考试模式要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上进行大力的创新和改革,打造网络化的考试平台。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投资风险、新技术的应用、旧系统的升级整合等挑战.面对新形势,中小企业要找准与新技术结合的创新点,做好升级整合,完善与互联网化相适应的IT组织、制度及绩效体系,同时要注意互联网化的IT架构要能平衡快与稳、融合新与旧,要支持"草根"创新,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计划,当然也要利用好云计算和电子商务这两个工具,共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浅谈“互联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变化,在互联网技术的东风下,"互联网+教育"应运而生。它满足了层次教育的需求,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势头,对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界的结合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下的教学以高效、综合、开放为基本特点,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互动交流的全新平台,从根源上改变了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能够加快信息的传输速度,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高中化学的授课特点入手,探讨如何借助“互联网+”完成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2.0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社会创新的推动催生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出现了以互联网为手段,推进各方面创新的互联网+新形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资源分配得到了优化,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从各个方面来看,小学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探讨对小学体育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力求将互联网+的特点更好地与小学体育相结合,带动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然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实践导向之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有教育方式产生变革,个性化教育得到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得到改善。但是通识教育依然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相关服务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立足时代背景,分析"互联网+"的特性,将互联网引入通识教育之中,改善通识教育现状,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搭建虚拟教学平台、扩充通识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进师生互动交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等改革策略,以期能够完善"互联网+通识教育"的教育生态,促进通识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考试招生管理体制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全方位展开。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切实确立招生单位和导师在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政府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完善初试+复试两阶段考试方式,其中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变选拔性为水平考试,由考试机构主办,一年举办多次,成绩几年内有效。重新设置初试考试科目,重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培养潜能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招生单位对初试成绩的基本要求,考生携初试成绩到招生单位申请复试。招生单位以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大学本科成绩、科研成果或论文、专家推荐信、身体健康状况等综合评定和录取考生。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片面强调升学率;考试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当建立灵活开放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措施是成立职业教育招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管理职能;普遍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放宽招生计划比例,实行免试制度和推荐入学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拓宽生源渠道,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美育平台建设,促进美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丰富与创新美育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美育研究与改革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移动美育就是这样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让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的美育新方式,它可以将手机、互联网渗透进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之中,构建出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的"互联网+"移动大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公平和公正是一个考试所追求的高位标准,讨论一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应以此为目标和前提。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我国教育综合领域的一项重要考试招生制度,其所包含的公平和公正内涵是丰富的。本文以现有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为背景,指出了现阶段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探讨了公平和公正在研究生考试招生领域的体现和内涵,并以此为目标,论述了研究生招考制度在制度层面、实施层面、监管层面三个层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江苏电大近几年开放教育招生情况的变化看,开放教育呈现出多样特性,要保持开放教育的良性发展态势,必须提高办学层次,保证教学质量;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专业特色;以内涵建设为支撑,应对教育市场竞争;以"三农"为重点,拓展办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活化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在"互联网+"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活化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构建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活化话语体系、传播平台和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7.
多语教育已经纳入全球教育体系当中,并随着教育的普及走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人类通过多语教育认识世界,将自我和世界相融合,促进人类的和平发展;从过程观的角度来看,多语教育是一个“体会、领悟、品味、咀嚼乃至顿捂”的过程;从否定观的角度来看,多语教育是一个敢于否定自我和借鉴他人的过程;从批判观的角度来看,多语教育好比一个思想观点相互“厮杀的战场”,持不同观点的人在这块领域上相互碰撞;从反思观的角度来看,多语教育的成功需要反思的智慧,这种智慧要时刻伴随着我们,贯穿多语教育始终。  相似文献   

18.
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是衡量师范类专业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教育学专业教学实践活动需要在不断适应新的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改进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国家对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提高高职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就要把握国考信息、备考笔试、面试和教育实践练习等多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本科考试制度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从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上给我们以启示,将考试难度分级,并量化成分数和比例,在成绩评定中具体体现,方便教师统一操作,保证了试卷的难度统一。在对比中德两国高校考试制度后,从两国的人文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教学模式不同来分析原因,认为不能完全照搬,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于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背景下,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学生诚信的提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