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一种制度的存在,必定是历史发展的需求。能否生存和延续,要看香味度本身有无质和量的保证。自学考试制度也不例外。考试质量是自学考试制度与生俱来的,关系到自学考试这一新型的教育、考试制度兴衰成败的重要指标。保证自学考试质量涉及计划、命题、教材、助学和考试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对自学考试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作用。考试是  相似文献   

2.
于信凤  马强 《中国考试》2007,(1):12-15,31
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们对于自学考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自学考试的认识,包括理论化的认识,有多个层面。对自学考试性质的认识,是由此引发对自学考试教育理论、考试理论、管理理论等理沦化认识的最基本层面。自学考试制度不仅是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也是个人自主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社会功能、教育目标等也在发生着重大转变.要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及计划的制定、课程大纲的制定及教材建设等诸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拟就自学考试教材建设如何适应自学考试发展需要作一些分析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学考试制度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本文从理论基础、实践状况、历史过程和未来取向等维度,对自学考试制度战略转型进行探究性分析,阐明自学考试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转型升级的基本观点,提出自学考试制度更名问题、建立统管体制、设立国家自学考试审议委员会、修订自学考试基本法规、调控宏观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世纪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确定好发展战略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认为,自学考试只有遵循以下八大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走向大众化和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其学习形式灵活、高度开放、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宽进严出等特点,为广大求学者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现实可能。目前,全国平均每万人中就有56人参加自学考试,在全国高等教育11%的毛入学率中,自学考试占2.5%。实践证…  相似文献   

6.
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的建立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又与中国传统考试文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考试观念的角度简单分析,探寻自学考试对中国考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原因与规律,得出有助于当今自学考试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杨松  高卓  罗杨 《中国考试》2023,(3):1-8+16
新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新任务、新使命,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解决自学考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塑造发展新优势,激活发展新动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总体框架指导下,分析自学考试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提出转型思路,明确核心任务,规划关键路径,绘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化转型蓝图,旨在以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自学考试创新发展,助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实施,更好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对自学考试运行机制之概念、要素、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自学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措施与重要途径,以期对促进自学考试事业在新历史时期的继续发展有所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自学考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学考试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形式,建立和完善自学考试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自学考试制度的紧迫任务,又是提高自学考试教育质量和效益、发展自学考试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讨论建立和完善自学考试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义,自学考试服务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以及自学考试服务社会化过程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学考试制度自1981年建立至今,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她在作出卓越历史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论争。"以学历教育为主体"、"以考试为手段"的运行模式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发展需求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自学考试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并提出要"改革和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改革该何去何从?本刊编辑部特组织了面向全国及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部分高校相关人员的访谈,重点对当前自学考试制度创新与运行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把握现实改革的关键点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