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区域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二是社会阶层不同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三是高等院校性质不同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四是高等教育招生和就业方面潜藏教育不公平。推进高等教育公平需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合理分配的制度和机制,二是建立和健全学校竞争合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平和公正是一个考试所追求的高位标准,讨论一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应以此为目标和前提。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我国教育综合领域的一项重要考试招生制度,其所包含的公平和公正内涵是丰富的。本文以现有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为背景,指出了现阶段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探讨了公平和公正在研究生考试招生领域的体现和内涵,并以此为目标,论述了研究生招考制度在制度层面、实施层面、监管层面三个层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考改革是一个争论纷繁的话题,但其改革的步伐从未间断:从考试科目、命题方式、招生方式到招生体制;另一方面,高考的改革由于历史的依赖、传统的依赖以及社会公平的诉求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始终在统一考试、分数至上这一"黄金标准"下悄然而为。高考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坚守教育公平?途径有二:一是坚持统一高考,一是坚持招生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同时也为培养大批改革创新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实现从独木桥式的单一通道转向多种升学通道,从高考一种选择和导向变为多次选择和导向,从唯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维的综合评价。这些从"一"到"多"的转变给学校提供了创造多种办学特色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也为缓解高考对基础教育"指挥棒"的压力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在改革方案制订以及具体实践中,必须兼顾科学性和社会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科学性是社会性保证的必要条件,社会性必须在与科学性兼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科学性的实质性进展又要充分考虑考试招生的社会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既要关注回应社会公平性的诉求,又要关注自身设计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这是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17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中考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的深层含义?我们特请来权威专家为您解析“三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相应出台一系列文件和配套措施,分5批指导29个省份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国特色招生考试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十年改革成效,本刊摘编7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问题。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设计应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视角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2017年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把"稳中求进"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而高校招生制度是保证入学机会公平的首要环节,其中招生录取制度的地域差异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依据近年来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分数线和录取率现状,通过区域间的比较分析,探讨普通高校招生制度中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美、英、法、德、澳、加、日、韩8国将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的范畴、使用方式和所占权重,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有如下启示:1)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有利于推动高中教育回归育人本原;2)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要适应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3)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评价成绩范畴界定要兼顾公平、有效性与可行性;4)探索过程性评价成绩与高考成绩的量化融合方案,以适应我国高校招生按分录取模式;5)在维护高考权威性的同时,合理分配过程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避免弱化或虚化;6)加强舆论宣传,完善制度体系,为过程性评价成绩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创设有利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