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没有强大的工业,我国就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就不能有巩固的国防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工业中的重工业,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只有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才能不断地增长电力、燃料、钢铁和机器技术设备等生产,以供应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各部门的需要,促使工农业不断现代化,促使整个社会生产不断提高。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我们重视了发展工业,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才在短短几年内,迅速为我们国家打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了迅速地赶上和超过英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使生产和制造出更多更好的钢、铁、煤、石油原料和拖拉机、发电机、火车、汽车等现代技术设备,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这条总路线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发展,它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它的实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地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革命已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就是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这三个“并举”,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基本内容的一部分,是举  相似文献   

3.
我省各行各业普遍、全面、自觉、持久的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战钱上的广大师生员工,也和其他战线上的同志们一样,积极投入了这个运动。大家把支援农业作为—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都愿为迅速发展农业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为什么要支援农业?因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我们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毛泽东对工农业轻重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逐渐深化的过程。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工业和农业发展同时并举,再到以工农业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重工业要为农业和轻工业服务,最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形势和任务我国人民的远大目标是在不太长的时間內,把我国建設成为一个具有現代工业、現代农业和現代科学文化的偉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們首先要在十年左右的时間內,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与此同时,我們要尽快地实现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造,就是說使农业实現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变成現代化的农业。在我們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国度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搞好了,国民經济基本的比例就能够更加协調,就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我們必須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結合起来,貫彻执行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針。尽快地实現农业技术改造,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設的速度有着头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人  相似文献   

6.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它供给着居民所需要的食品和轻工业、食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说—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问题,意味着工业与农业的正确配合问题。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组成部份。由於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的发展,首先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农业改组与迅速高涨的关键,因此,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以便为农业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但在国家工业建设过程中,农业也必须与工业相适应地发展,否则,工业建设就会遭受困难甚至成为不可能。农业是多部门经济,有粮食、技术作物、养畜业及菜蔬等部门。当然,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都是需要的,而且它们的发展都是以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为前提的。但在农业中首先发展何种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才是具有重大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使中国迅速走出战争破坏的阴霾,并建立了独立的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苏联工业模式也带来了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对奠定中国工业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亿多农业人口的大国,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中,党和毛泽东同志在大力发展我国工业的同时,一贯高度重视农民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必须同时并举的思想。大家知道,毛泽东同志这个思想已作为一个重要方针成为党的赴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这就  相似文献   

9.
农村转型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难题,有学者将“三农”问题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必然的选择,这样的战略也为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但从根本上讲,重工业高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与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的特点相矛盾,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在牺牲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单纯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已经无法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步伐。一方面,要发展农业,以便为…  相似文献   

10.
全省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設和社会主义革命偉大的胜利中,正信心百倍地迎接着1958年的到来。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綱要(修正草案)公布了,它是建設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偉大綱領,这一偉大纲領向全国人民,包括全体教育工作者在內,提出了庄严的任务。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致的祝詞中提出,在今后十年到十五年內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針,把我国建設成为一个有現代工业、現代农业和現代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的时候,党向我们提出了认真地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项严重的任务,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以便多快好省地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方针,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的总结。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各行各业都来支援农业的运动,正和我省普遍地开展。这不仅是争取农业生产继续全面大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争取整个国民经济更全面、更好的跃进,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农业生产同时高速度跃进,就能够有国民经济的全面的、高速度的跃进。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是大家都已承认的道理。但是,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决不能减轻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什么呢?第一,农业生产是全国人民的“衣食来源”,人要有饭吃、有衣穿、有副食品和许多日用品才能生活下去,这些东西绝大部分是从农业上生产出来的。特别是中国人口中有五亿是农民,他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直接保证了农民自己的食用所需,使自己的食用更加充裕起来,而且把多余的农产品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选择了苏联创造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与此相适应,就选择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模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落后的重工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重工业又决定了国家的国防力量.没有发达的重工业,中国的国家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就要挨打受欺辱.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快速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并且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在此背景下,1949-1965年,安徽省积极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1949年,安徽省解放后,其凭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优良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有利因素,在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安徽省各级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结合苏联的援助、上海工厂的内迁与学习上海工业先进生产经验等外部助力,从而实现了工业化起步。  相似文献   

16.
摘要: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每开始的。他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业化要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要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工业化建设要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工业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实现标准是在全国建立一个基本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苏维埃高等学校的全部活动和发展从来就与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学校的任务再没有比给国民经济和文化各部门造就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政治上是成熟的、忠於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专家更为重要了。重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力量和实力的基础。共产党的政策,党在苏维埃国家全部历史过程中的列宁總路線,其目的都在於建立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在於建成頭等的重工业。根据这条唯一正确的大力发展重工业的路线,就能够实现并且正在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涨,其中也包括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农业的高涨;党在过去和现在始终一贯地实现着,而且在今後将更坚决地实现这条路线。  相似文献   

18.
在1956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吸取苏联的教训,总结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时隔近30年后,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关系》的报告,(以下简称“十二大关系”),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和规律,是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根据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教训,提出我国必须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  相似文献   

19.
可比价格(467) 社会主义国家在编制和检查国民经济计划时,为了要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如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各种比例(工农业比例、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等)的变化情况,需要把不同时期的经济指标加以比较。大家知道,国民经济计划中的指标既采用实物形式,也采用货币形式。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内,价格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动,如按各计算时期的实际价格计算,就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经  相似文献   

20.
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是党提出的经济建设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是从生产规模上来划分的。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必须以现代化的大型企业为骨干,发展中小型企业。社会主义的技术革命要求实现工业的现代化,用新的技术设备装备起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完成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把包括农业和手工业在内的全国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到新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