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章的“肌肤”,表情达意的“工具”。韩愈提出“词必己出”、“务去陈言”,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讲在语言上要下工夫,只有这样,章才会增色、添彩,读才会“一见钟情”。但在实际的情形中,中学生由于长期呆在教室里,阅读不多、积淀不丰、视野狭窄、感受浅薄,语言很难写得生动形象,更不要说鲜活亮丽。那么,怎样才能使章语言闪亮发光呢?笔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动脑筋:  相似文献   

2.
王印 《现代语文》2002,(5):38-39
孔子云:“情欲信,词欲巧。”“巧”,即语言要生动、活泼、形象。如何使作语言变“巧”呢?坚持以下做法,将会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作文训练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文章的主题还是作者的情感,最终都要依靠语言来完成表达。作文语言在强调规范、准确、通畅的同时,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则直接决定着文章的质量。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呢?语言要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其打造应立足于语言的“鲜”“活”“意”“蕴”。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的基础,当然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文学语言的积累,学生将常常处于“有口难开”的“失语”状态。有所感觉、感触、感悟但表达不出、表达不清,更妄论表达精彩。作文的语言并不是普通的日常口语,它讲求文字性、审美性,因此需要学生的注意积累和努力创造,我们总是鼓励学生背诵积累好词佳句、名言名段,以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充实“语言的弹药库”。这当然是很必要的,但作文不是靠“背”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谈高考作文语言的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文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笔者通过多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亲历“会诊”作文语言的病症,深感现状令人担忧。“公共话语”泛滥成灾,“语言贫血”症屡见不鲜,“话语复制”习以为常……鉴于高考考场作文语言表达的原生态,下面以2004年浙江省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的考场之作为例,谈谈高考作文语言的不足,进而反思平时语言教学的不足,分析原因且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典雅性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一把尺子。所以,在训练高考作文中,要在语言的典雅性上下功夫。那么,什么是语言的“典雅”或是典雅的语言?所谓“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  相似文献   

7.
方铭 《教学随笔》2011,(6):17-18
中考作文,语言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外衣的漂亮与否直接会影响人们对“穿着者”的看法,所谓“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是也。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布料”,  相似文献   

8.
裁判亮分     
三篇作各有千秋,都真实生动写出了各自班主任的“是是非非”。第一篇,形式别具一格,富于创新;全先抑后扬,“老班”的“是是”随着学生的“非非”日渐突出鲜明;整篇除结尾,全用对话,对话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富有感情色彩,结尾点晴处,用诗意语言,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想像具有重要作用。而凭借教材练习想像作文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一、利用课文提供的“空白”,展开想像,练习想像作文文学本身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NJS文训练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未定点”(不确定性)和“空白”。这  相似文献   

10.
李志贞 《亚太教育》2019,(10):178-178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且不亚于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强调“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面对如此重要的作文教学,如何改变学生对习作的恐惧,寻求到“快乐习作”的最佳打开方式,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将从“消除束缚——我要表达”“激发兴趣——我想表达”“紧扣生活——我会表达”等三方面谈谈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记叙作文     
《小学青年教师》2012,(2):39-40
1.题目:最动人的_____ 提示:先填上“情景”“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作文,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2.
李慧香 《现代语文》2007,(1):107-108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的魅力靠语言,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的成功同样靠语言。那么,如何使作文语言富有魅力,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区别于大众言语方式,“话一出口”即有“某人所说”特点的语言。“语言”是“某人属性”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是人的另一种形式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语言是思想的皮肤。然而,小学生作文的语言现状却令人堪忧:首先,学生的语言缺乏逻辑性。他们在写作中往往会天马行空,不管上下句是否意思一致;其次,语言枯燥,平淡。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又不注重阅读,语言缺少新鲜的补充;再次,知道意思,  相似文献   

15.
1.要强化“听说”训练 长期以来,“作文”在教师心目中即“作一篇像样的文章”。这种观念使作文教学始终浮在语文教学的水面上不能深入其中并融为一休,从而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听说”其实也是作文,因为它反映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严密性、语言概括性等,因些是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作文中,一定要打破语言、思维的枷锁,给语言画个妆。让它时而明媚、时而娇羞、时而俊朗、时而憨厚。比如“枫叶红了”可改为“枫叶醉了”;“火苗托着烧水的瓦壶”可改为“火苗舔着烧水的瓦壶”;“一册地图,包容千山万水”改为“一册地图,跨跃千山万水”。这一改文字的魅力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让自己的语言动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正因这点睛之笔.就能让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语言是否“靓丽”,是评判作文写得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考场作文评分的一个重要指标。使作文语言“靓丽”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供同学们借鉴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闫苏 《湖北教育》2000,(6):35-3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在今天以前和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所以,作文应是生活实践、思维和语言的统一。不与生活实际、思维规律相结合,没有内容,作文起来也就只是无源之水,照抄习作了。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作文时真正是有感而发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多做尝试: 一、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拓展并激活学生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成为作文的“会学者”  相似文献   

19.
韦贞品 《广西教育》2005,(1A):67-67
一、说真话。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要有“真”的文字就先要有的“真”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在天空翱翔。作文是一个道理,如果语言精美凝练,叙事则生动传神;议论则准确深刻。抒情则情随意到。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老师们反映,有两种语言最让人头痛:一是口号连篇的大话,不少考生误以为“口号喊得响”,就是注重思想;“口号喊得多”,就是深化主题,以致“泪水”与“汗水”比比皆是,“伟大”与“热爱”充斥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