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各具特征和功能,由于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是奖惩性评价,我们倡导开展发展性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奖惩性评价不会消亡,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不同的新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不能完全否定或回避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两种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弊端日显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注教师发展的新型教师评价制度,它扬弃了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评价。但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并未得到普及,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只有消除了这些阻力,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与推进。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校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这种评价体系重视教师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让教师自主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比之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教师评价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在当下,我们还不得不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实施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为主,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为辅,这既是当前情况下评价体系的合理过渡,也是构建高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5.
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两种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对两种教师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一些特征。本文主要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征,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遵循的原则,实施的过程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不同的评价理念和特征,表现为评价指向不同、评价关系不同、评价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不同、评价过程不同,但两种评价体系同样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辩证地看待和确立两种评价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如若将发展性教师评价视为一种思想,则两种评价体系互相融合共生,将两种评价进行整合,利用奖惩机制中积极的激励性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两种评价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以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是两种不同的评价理念和制度。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比,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为归旨,具有激励性、前瞻性、民主性和建设性特点。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包括准备、实施和总评三个阶段及其相应的程序性工作。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注意同奖惩制度脱钩,为教师发展导航,与民主参与同行,跟保密泄密绝缘。  相似文献   

8.
国外教师评价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综合运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来,教师评价按照评价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类: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罚为主要目的,通过对教师过去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得出评  相似文献   

9.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对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审视与思考——与王斌华教授商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发展性教师评价并非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势不两立,而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上说,将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以对立关系进行探讨是不妥的,因为教师评价的目的原本就应是发展性的,奖惩只是一种手段。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比较主流的教师评价体系——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原则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不同的评价理念和特征,表现为评价指向不同、评价关系不同、评价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不同、评价过程不同,但两种评价体系同样具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辩证地看待和确立两种评价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如若将发展性教师评价视为一种思想,则两种评价体系互相融合共生,将两种评价进行整合,利用奖惩机制中积极的激励性因素来拉动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两种评价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以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同,它认为教师应该是自身评价的参与者,教师的个性与差异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终结行为.但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出发,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实践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评价,还要吸收其合理成分.同时,要努力提高相关评价者自身的评价能力,构建开放、多元和可持续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教师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评价导引着教师发展 ,进而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兴衰 ,已引起广泛关注。归纳起来 ,目前主要存在着两种教师评价模式 ,即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我们认为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着客观的社会基础 ,是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 ;发展性教师评价也非完美的评价样式 ,也存在着自己的悖论。教师评价应把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 ,对教师实施复合性评价。复合性评价才是教师评价的理性选择。  一、奖惩性评价 :教师动态配置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 ,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 ,…  相似文献   

15.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现在多数中小学沿用的仍然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实践中,要实现由单一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向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的转型,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教师自评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生和家长是参与教师发展性评价不容忽视的主体 ;发展性评价与奖惩评价虽然目的不同 ,但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可以利用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牛德丽 《培训与研究》2008,25(8):122-124
本文从分析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功能——“奖惩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结合评价的主观目的和实际需要来探析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有效评价教师之目的,而不是绝对地把二者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18.
奖惩性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评价本身所具备的两种功能——“奖惩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结合评价的主观目的和实际需要来探析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有效评价教师之目的,而不是绝对地把二者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19.
徐敏 《江苏高教》2008,(1):151-152
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必须保持教师的绩效压力,二是能够保持对教师的内在激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为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监督管理服务,强调的是外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服务,强调的是教育、指导、帮助和内在的激励功能。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关系。发展性教师评价并不是对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完全否定,而是针对奖惩评价的弊端,尤其是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单一性所进行的修正与补充。在我国既定的教育体制下,奖惩性教师评…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奖惩性教师评价有一定的弊端,而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的。它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特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