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改提出的对学生进行开放多元评价已经成为趋势,10年之后,这样的理念也从"天上飘"变为"落地生根"。从2008年开始,成师附小华润分校有了一项名为"博览会"的校级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多元评价的可能,聚焦到他们的课堂,同样可以看见课改的评价之美。  相似文献   

2.
课改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针对《纲要》要求,我们立足课改研究,全面优化评价体系,使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课堂评价,注重多元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体现“四化”,即自主化、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从这4方面进行。1.课堂教学自主化。所谓“自主化”,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对评价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内容多元,主体互动,过程动态等。这些理念得到了教师的认同,但如何落实它们,却成了目前教学中的“瓶颈”。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主题作品评价”为例,介绍如何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从设计评价量规、开发评价工具、改革评价教学入手,将发展性评价落实到主题作品评价教学中去,实现“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4.
评价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改革对整个课改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部门到各级学校都非常重视。在广大实验工作者的努力下,评价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走向多元,评价过程日益灵活,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得以凸显,“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评价改革中已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这些良好的改革势头着实让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被人们称为“世界级难题”,它既是进行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关键,又是促进学生个体主动和谐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打破瓶颈,科学、合理、多元地评价学生?我们在淡化量化评价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们在质性评价方面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八中是具有74年办学历史的初中学校,坚持课改13年.自2012年开始,走入课改的深水区.为进一步追求“绿色分数”和“低碳质量”的教学目标,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校选择从课堂改革入手,提出“课改是对生命成长的最大尊重”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传统课堂向生本课堂,进而向高效课堂转型,形成了“三、四、四”课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结合课改新理念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起多元、开放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是一次从形式到内容,从教法到学法彻头彻尾的改革。这样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理念更新沿用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旧观念。例如,旧的“应用题教学”观念、“计算教学”观念、“评价学生学习”观念等等。这些观念不更新,就会严重地阻碍课改的深入发展.甚至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危险!课改的首要问题是观念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上海二期课改从拉开帷幕至今已十年有余,从硬件到软件,从课程建设到教材建设,从注重教学五环节到注重教学有效性,课改已步入“深水区”。当前,“研究学生学习”这一命题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正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所言,“提升研究学生能力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永远追求”。当学生的“学”被提到空前重视的位置之时,上海二期课改将会实现再次破局。  相似文献   

10.
《课标》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更重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五年前我有幸接任到首届课改年级(四年级)学生。课改年级的素质报告册的填写内容要求每个学科内容都要体现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内容。采用几颗星的形式呈现。如何能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产生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能够使职校从困境中走出,因为它通过管理的“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将民主的管理模式与公平、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结合,使学校的管理体系得以提升;通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行多元双向的教学评价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学校各部门的衔接和服务于教学的理念、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课改大环境下,最终使学校的特色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认真反思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确实存在着严重的“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不良现象,使语文成了一种复制的活动。前国家教委主任柳斌曾说过:评价不改革,课改就要前功尽弃!我们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是进行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构建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置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骨干环节,承担着学校培养人才的重任.随着浙江省近年来中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从“普职分离”到“普职融合”,课改一直处于钟摆状态,没有实质性推进.文章从学生观的角度,把学生作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主体,研究了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改对中职课程体系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以期能对中职的课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东平 《教育》2012,(7):54-54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延时评价”逐渐成为评价的主流手段之一,所谓“延时评价”是相对于“即时评价”而言的,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立即去评价它,而是在时间上给学生“留白”,  相似文献   

16.
“三精”特色体验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基于“体验性特色”.丰富学校多元课程。近些年来,为谋求学校进一步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上海市莘庄中学在推进“二期课改”过程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点,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建立“体验性课程特色”的多元课程。  相似文献   

17.
王洁 《山东教育》2009,(12):38-39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全面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同样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评价的出发点从评比、筛选走向诊断、帮助。评价的目的从知识学习走向育人,即促进“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评价者的心态从冷静客观走向充满人文关怀。评价形式从“三个一”走向“三个多元”:从整齐划一式评价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多元评价;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走向教师、家长、同伴、个人等互动式的多元评价;从统一的纸笔测试走向对艺术作品、实践成果、小发明制作、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教师适性而教、学生适性而学.构建适合于“适性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不可或缺,如以生为本,促教材的盘活重组;分层针对,促教学的适性而教;张扬童心,促学生的个性实践;实践创新,促作业的多元布置;多元评价,促学生的适性而学.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五步“适性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并指出构建“适性课堂”对于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改的内涵发展和精细化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正在各地施行,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不断在教学中得到贯彻.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从2004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卷中,可以看出考试评价在考试目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转变.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适应中考命题的改革趋势.本文拟从对中考数学试卷中一些试题分析入手,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考命题的评价与变化,由此引发对数学教学的反思.1关注学生发展,注重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考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本文想就“生生对话”中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做一点粗浅的探讨。所谓“生生对话”,即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现实的情形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体现对学生“自我体验”的尊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观点看法一律赞成而不加评判,其实这是对“尊重”的误读,也是对课改精神的误解。毫无疑问,课改的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作用的强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那么,在课改的课堂上,教师如何在“生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