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东西部在经济、文化、社会风貌等各个方面的差异素来有之,深深影响着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考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这种差异尤为明显.论文以江苏、内蒙古等十省区为例,着重描述了东西部间高等教育入学的人数、入学的层次和入学的学科分布等三个方面的不平衡,认为影响这种差异产生的因素有历史的差异、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教育资源的丰盛度差异以及政策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期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水平,应用变异系数、极值差率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考察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变动,同时按不同区域对泰尔指数进行了分解,从而考察了居民健康水平地区差异的构成,最后对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健康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健康水平高于不发达地区,同时居民健康水平差异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31):123-124
农村地区地处偏远,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物理水平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地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更为丰富,所以当前农村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打造更加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由此,文章就着重分析"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商贸流通业升级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产业规模的增加,但仅在东部沿海地区作用明显。人工智能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产业效率的提高,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商贸流通业应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契机,主动应用新技术手段实现产业升级,并有倾斜的在经济落后地区应用该技术,以缩小因技术应用水平差异带来的产业发展差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参考我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借鉴国内外教育综合发展指数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对我国和各地区教育综合发展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但东、中、西部地区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特点,东部地区较高而西部地区较低;各省份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大部分省份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均衡性较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改善,能够促进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欧洲“十七世纪总危机”是指 1 7世纪期间欧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动荡。由于欧洲各国社会发展不平衡 ,因而危机在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及内容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自中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影响到近代欧洲各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4-17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地区流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与我国传统的"梁祝"故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传播变异与大瑶山地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境遇、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审美习俗密切相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的变异传播也是民间文学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不平衡。作为21世纪的中国,如何解决东西部这种文化上的不平衡成了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实现西部教育的"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在分析东西部中小学校差异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教育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简要分析了网络教育在西部中小学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区域差异性明显;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且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全国及中、西部地区未出现多极化现象,而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多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一些人一直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感到骄傲和自豪,实际上目前我国人口压力很大,许多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虽名列前芽,但人均占有量却位居世界后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明显;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较严重而抗灾能力不强等。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摒弃盲目性与片面性,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口观。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学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在文化水平欠发达的地区,音乐欣赏课处于薄弱的境地。因此,上音乐欣赏课需要老师心中"有法";手中有"东西",从绘画法、律动法、哼唱主题法开始,在教学中追求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使小学音乐欣赏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地区专业化是实现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测算"兰州-西宁"10个地区20072011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探寻各地区专业化差异状况和分工程度,并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参数模型,采用10个地区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白银、西宁、海东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武威、临夏、海北和黄南地区专业化水平一般,定西和海南州专业化水平较高;5年间各地州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变动呈差异化发展;"兰州-西宁"地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重;经济增长与地区专业化指标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地区专业化是实现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测算"兰州-西宁"10个地区20072011年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探寻各地区专业化差异状况和分工程度,并通过建立固定影响变参数模型,采用10个地区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白银、西宁、海东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武威、临夏、海北和黄南地区专业化水平一般,定西和海南州专业化水平较高;5年间各地州市相对专业化指数变动呈差异化发展;"兰州-西宁"地区专业化分工越来越不明显,产业同构现象较重;经济增长与地区专业化指标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印度及我国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着一种常见的棕榈科木本植物——贝叶棕.古代印度人称之为"Pattra"(梵文),汉译为"贝多"或"贝多罗".这种树的树叶狭长,不怕潮湿,耐久性强,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将它作为书写材料.印度及我国西南某些地区都曾流行过这种贝叶书籍.印度的贝叶书籍(以佛经居多)很早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与世界交流的语言载体。如今我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已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进阶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但之前英语课程长期的"一纲多本"的局面却导致我国的英语教学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差异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水平,成为当今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鉴于此,针对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尝试着提出几点提高农村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时空发展过程,认为我国新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随时间推移,在空间上表现出由南向北,从东向西,并沿城市的规模等级推移的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在区域分布上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方以辽宁最集中,南方以广东为中心,中部四川最密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经济状况、人口特征、科技水平等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尤其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各地的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发展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投资,缩小这种差异,解决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切实推进教育扶贫、科教兴国战略,是当前远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国家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的一段时间后,又实施了西部扶贫和大开发的政策,于是,中部地区出现了"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中部凹陷"现象。论发展水平,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中部比不上西部。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教育领域。在全国建立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和教育从业者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乡村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从而提升乡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乡村教育中"本土化"情感缺失的问题,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乡村教育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个案分析研究"特岗计划"与"以县为主"传统招聘方式的差异,发现"特岗计划"作为一种引导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县级招聘新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数量大幅增加,教师学历水平、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优化明显。我国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政策在设计上必须兼顾教师的质量、待遇、发展空间、稳定性等维度。本文尝试提出吸引和激励农村教师的4种政策设计模式:"引导-半稳定模式"、"引导-稳定模式"、"激励-轮岗支持模式"、"高激励-岗位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