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沙恭达罗》不仅是一出纯粹印度式的戏剧,更是一出着意表现和传达“味”的戏剧。它从情节、人物到戏剧冲突、戏剧风格乃至舞台表演都体现了《舞论》所规定的“味”论的美学准则,且自始至终围绕艳情味与另一种占主要地位的对抗性味——英勇味的和谐统一用以揭示印度人关于事物在矛盾中必归于和谐的传统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2.
印度古典梵语诗学具有对西方文学进行现代阐释的价值。如果以梵语诗学中的味论和合适论为工具,对吉卜林、福斯特等英国作家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吉卜林、福斯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具有阅读的张力,与他们作品中情味丰富有关。他们的作品成功与否还与他们在创作中是否遵循味合适原理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味”论“艺” ,是中国古代“文艺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先秦时期 ,“味”与文学艺术及其审美特性联系起来 ,首先体现在音乐理论观念之中———产生了“声亦如味”这一理论命题。本文通过这一命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内涵的分析 ,力图对中国古代以“味”论“艺”的传统作出科学的说明和新的理论解剖。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以“味”论诗。以味论词,始于金代元好问。元氏在《遗山自题乐府》中举出黄庭坚的《渔夫词》和陈与义的两首《临江仙》,作为有味词的代表作。文章分析了这三首词后,认为元氏所谓“词味”,指的是含蓄委婉地包含在词中的深层意思。  相似文献   

5.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味”最早见于《舞论》,极似中国的“滋味说”。味就是戏剧的基本情调,由情而生。情为“使存在”,即途径。由此见出戏剧与效果的关系为感染,是古代印度重道德教诲的表现。情中含常情,是味之根本生发处。说明味论具有现实主义因素。欢增提出韵,揭示了情的意义层次,并从创作和欣赏角度考察,深化了味论。他的“领会义”与中国的“味外味”相似。东方说味,而西方鲜见,其原因在于东方人重心灵感受和内在表现,注意到了口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7.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主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二十四诗品》,无论是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把它仅仅归结为风格论或者创作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漏洞和逻辑矛盾。从司空图整体的诗学体系出发,充分考虑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我们就会发现《二十四诗品》是对味外之味艰苦探索的结晶,是用形象化的方式所表述的艺术审美经验的2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8.
宋代诗话中常常出现以饮食作譬喻的批评话语,这是宋代"诗味"理论下批评行为的具体体现。宋代诗味的三种类型是淡味、余味、苦味,通过探析不同类型中饮食譬喻批评话语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对饮食譬喻这一批评行为的具体现作出更为细致的分析,使学界对诗味论的抽象理论探讨落实到具体的批评实践讨论上,完善对传统文论"味"范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云使》对于内容与形式的掌控达到了美妙的平衡。作为主体意象雨云,具有自然特性、情爱意味和宗教性意义;“有生”与“无生”投射的是现实与情感的关系、暗含了“梵我合一”的哲学思想;“艳情味”体现世俗情爱欢愉及暗含的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印两国文论源远流长,在世界文论格局中自成体系。在我国以中西比较为主的比较文论研究中,东方国家之间的文论比较尚不多见。本文对中印文论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诗味论和情味论作了比较,探索了其基本理论内涵及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并展示其现实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的诗味论,既借鉴了前人(尤其是司空图)的相关理论,也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他首次将"味"这一美学范畴提升到诗歌本体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诗与文的区分,对诗歌的创作主体和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对"味"的涵义的理解上,杨万里突破了司空图和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其所谓"味"除了指某种超出词意之外的隽永悠长的审美情趣外,很多时候也指寄寓劝讽之意的含蓄蕴藉之味,因而也体现了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味理论进行梳理,发现古人“以味说诗”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诗美的极致,历代古文论家经过不断努力确立的以味说诗的文学观念即使在西方文论大量涌入的今天,也依然有她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略论鲁迅杂文的多趣多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文论关于“趣”与“味”属于不同审美要求的理论和鲁迅杂文的实际,提出鲁迅杂文趣味性的特征是“多趣多味”的新看法。“多趣”包括有理趣、奇趣、情趣、形趣和言趣等等。“多味”包括有新味、熟味、辣味、笑味和回味等等。在论鲁迅杂文的辣味时还总结了鲁迅的讽刺理论和杂文创作对中国和世界讽刺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及讽刺与幽默的区别。文章最后指出,鲁迅杂文的多趣多味是对中外文学作品重视趣味性这个优秀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对当代杂文创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侯湛在《张平子碑》中对张衡的生平和赋作进行了总体的评价,认为其赋作"英英乎有其味与",第一次将"味"这一概念引入到论赋的体系中,不仅开启了以"味"论赋的先河,而且对后世文艺评论中引入"味"的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夏侯湛以"味"论赋的提出,是从对张衡赋作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上展开的。他对赋作"味"的追求也贯穿于咏物赋的创作过程中。中国的"味"论研究由来已久,夏侯湛对赋作"味"的评价对后世以"味"论赋和以"味"论诗等提供了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代诗味理论进行梳理后认为:古人“以味说诗“的理论已经上升到了诗美的极致,历代古文论家经过不断努力为我们确立的以味说诗的文学观念即使在西方文论大量涌入的今天,也依然有她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以味论诗,折射出中国农业文化的特征。与西方文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直接外露不同.中国古典文论的内部联系常深隐在看似零散的具体材料,以味论诗的只言片语也分散在纷繁的典籍中。《诗味》一书就是在众多的原始材料中,爬疏梳理,将有关诗味的论述提取出来,细加整理,组织成为完整的结构。原先看似零散的诗味思想至此组合为严整的诗味理论。作者一反传统.认为以味论诗并非始于锺嵘.《文心雕龙》中已有对诗味的充分论述。作者对诗味材料搜集与思想的阐述,用力甚勤.成功也巨。综观《诗味》一书并未流于对材料的排比铺陈.力求从原始材料中探寻出其内在联系与发展脉络。书中许多地方不囿陈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洞察力。  相似文献   

17.
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的"味"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它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衔接点。在《知音》篇中,刘勰不仅将"情"引入"味"中,以"情味"论文学,而且提出了"六观"论这一客观的批评方法。在他的知音批评模式中,既包括重视"情"与"味"的整体体验与品评的主观鉴赏理念,也包括"六观"论这样具有客观性文本分析的批评内涵,这种批评鉴赏的方法贯彻《文心雕龙》全书。  相似文献   

18.
印度学界一般认为,古代梵语文艺理论家婆罗多的《舞论》存在南传本和北传本两类抄本文献,它们既有相似,也存在某些差异。《舞论》的结构看似复杂无序,实则有某种规律可循,循环结构或框架性结构是其基本特色。整体上看,似乎可用一种诗学论、三大艺术论、四种表演论概括《舞论》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读了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上的《从语文味到人文语文》(以下简称"《从》文")一文,觉得他关于"语文味"教学理论的阐释偏离了他的课堂教学实践,且给人蹈虚之感。同时,其"语文味"教学理论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观念的错误。一."语文味"理论概念模糊程少堂老师把"语文味"中的"味"与中国古典美学联系起来,并用朱立元教授的话说:"中西两种美学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其逻辑起点、归宿点与立足点。  相似文献   

20.
钟嵘提出“滋味”说,上承前人乐味论,下启司空图辨味论,对我国古代诗学批评中以味论诗的辨味批评的出现作角重大。钟嵘不仅对“滋味”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把其作为自己诗歌批评的标尺,在批评实践中予以贯彻。“滋味”是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在现代批评的语境下,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