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尽管茅盾一再把《野蔷薇》的主题往革命的方向指引,但对女性个性解放的追求与命运的表现,对旧社会、旧礼教的批判,却使《野蔷薇》在主题上与五四时期关注女性解放的小说一脉相承。对个性解放思想在改变女性命运方面的能力与成效的质疑,对男权思想和社会旧势力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揶揄和讽刺,既显示了《野蔷薇》对"革命文学"潮流的背离,也展现了茅盾这些小说在探索与反思女性解放问题方面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
《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奇异的作品,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国民性、对革命的独立思考。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深刻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广阔的象喻空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现实性和悲剧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3.
家族小说的当代转型——梁斌的《红旗谱》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红旗谱》一向被视为反映农民革命的史诗作品,但如果我们从其表现阶级斗争与家族仇恨的双重主题、对父子冲突与父子相继多层家庭关系的描写、对现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刻画方面来看,它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现代家族小说的传统,成为“十七年时期”家族叙事的典型,这既符合小说创作的客观实际,也是其成为当代小说经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断魂枪》被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同专题收录的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药》。纵观老舍先生的小说创作,我们可看到一个似断实续的基本主题——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反思、批判。老舍先生继承了从鲁迅先生开始的关于"国民性"和"民族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提起“恋爱与革命”,很容易使人想起大革命后曾流行的“革命浪漫谛克”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被人们用“革命 恋爱”的公式予以概括。包括《幻灭》在内的《蚀》三部曲,虽然比这批革命文学作品出现要早些,而且也曾遭到过革命文学阵营的讨伐。但在表现主题的艺术切入角度上,在人物的生活经历选择上,却又与这类革命文学作品呈现着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茅盾小说的艺术生命力更长久些。在以前对它们分别研究中,确实不把其归入一类,因此也就难免存在局限。本文拟把它们联系起来考察,以便从文学史的发展上来研究这一文学现象。限于篇幅,仅选茅盾的《蚀》的第一部《幻灭》,从这里入手进行一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寒山拾得》1916年发表于日本杂志《新小说》,是日本近代文豪森鸥外晚年创作的历史小说,并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在以"寒山子"为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最广为人知,关于其主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但说法大有不同。这篇小说正好创作于作者辞去军医总监、陆军省医务局局长等高官的时期,因此有许多研究者将研究重心放在官僚批判上。众所周知,《寒山拾得》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闾丘胤撰《寒山子诗集序》,但内容上,特别是人物描写存在着几处较为明显的差异,可见作者是基于原典进行再创作的。本文通过比较小说及原典《寒山子诗集序》的不同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考察晚年作者的境况,进而系统地把握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7.
贺雨桐 《文教资料》2012,(33):66-68
张天翼对灰色知识分子描写的讽刺小说创作时期是他文学创作中趋于成熟的时期,除了揭露时弊,最重要的是他讽刺小说的对象在他笔下被写成了圆形人物,他着重通过对人的两面性的解读展示讽刺对象堕落的过程,在人性善恶的发掘过程中传达对未来的美好寄托。本文着重通过对讽刺小说《新生》、《移行》的分析阐释张天翼对人性的解读,并在童话《大林与小林》中找到创作原型和解决方法,并注意与鲁迅讽刺小说写法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在路翎194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除了《财主的儿女们》与《饥饿的郭素娥》这两篇名作,其他作品较少得到学界的关注。分析这些作品发现,它们大致包括了三种类型和主题,从中可以看到路翎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体现了1940年代左翼文学的新变化:暴露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脆弱与自欺欺人的幻想;在"主观战斗精神"的发扬中,他们所倡导的"个性解放"的难产;最终借助无能的知识分子和被压迫的社会贱民这两个主题的糅合与连接,市民阶级知识分子无力改造社会的现实通过一种投射的方式被表现出来。它们对早期的左翼文学作品的偏离还体现在集体性抗争的涌现上。但是,在此之中也显现了市民阶级知识分子阶级分析视角的缺乏与抗争的不彻底性,由此体现了由批判现实主义向革命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部礼赞文坛奇人绝学之书——《儒林外史》主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素来被视作一部批判丑恶事物的讽刺小说。本从小说主体意象的设置、本的章法布局、作品主要人物同现实生活中作身份的对应关系、隐括全书的王冕故事的化内蕴等四个方面,全面而多角度地剖析了作品的基调及其意蕴,从而否定了上述传统的看法,得出了如下可信的结论;《儒林外史》的主旨是表彰坛的奇人绝学.它对丑恶事物的批判与讽刺只不过是奇人绝学的陪衬。  相似文献   

10.
布尔加科夫的中篇小说《狗心》创作于1925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列为禁书,直到1987年才发表于前苏联的大型刊物《旗》杂志。随即在读中引起强烈反响。除了作品中明显的意识形态批判倾向之外,我们也看到,作为一部受欢迎的小说,《狗心》还具备了故事性强、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形象等通俗学所具备的特点。小说借一个怪诞独特的学形象,以科幻小说的模式,对社会和人性本身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而本试图将其作为一部批判讽刺现实的科幻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校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内在关系的处理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在新情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应对合作,以互动促生成,以生成促发展,共同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坚持全民族抗战,坚持持久战,开展人民战争,国际相互支援,共同奋斗而取得的;是华夏民族“以万物之胜胜万物”的思想智慧的成功;我们要发扬抗战的思想精神,开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全世界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遏制不义战争,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设计院校学生重学轻创、教师重教轻研和设计界重技轻道的现象,从介绍高校排序切入,结合设计理念的反思,重点阐述了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条件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随需应变"的重要性,以启发设计界师生即时进入研究--创造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创意之论     
孙雅妮 《太原大学学报》2007,8(2):116-118,134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什么是广告创意呢?通过对各个广告大师创意之论的解读,我们可以对广告创意的本质、思维、过程、传播效果和作用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论创新     
创新既有语词意义,又有概念意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根据创新的广阔性,不能把创新仅限于经济学范围之内,凡是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或者实施行为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的活动都是创新。创新成果分为观念成果和再造成果。发明、发现、创造都是创新,但它们取得的成果是观念成果,是不完全创新。不完全创新有科学价值,但对人类社会没有实际贡献。完全创新是将观念成果继续推进,纳入实施轨道,从而产生再造成果并争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寄语《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创新能力将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素质。鉴于目前人们的创新本性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文化环境和现行教育制度的束缚,创新能力的发展严重受阻。应该建立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重视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述知识的内涵与形式,知识创造的形式以及知识创新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到北京十一学校考察交流的高中校长、老师都可以获赠一本书:《不为高考赢得高考——99级高中实验班课程改革实验纪实》。这是1999年至2002年十一学校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20.
差异与创新     
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借助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滋润,在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置于中国的文化语境加以检验的过程中,批评家们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促使女性主义批评带上鲜明的本民族的色彩。然而,差异与创新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应从更宽阔的横向视域角度、纵向参照坐标的民族性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