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神宗是熙丰变法的主宰,他所要变革的正是作为有宋一代纲纪的“祖宗家法”。本文在系统地考察了神宗以前北宋诸帝对“祖宗家法”的开创和继承之后,详细地分析了神宗对“祖宗家法”的矛盾态度,最后指出神宗在其“锐意求治”和“祖宗家法”之间很难调和,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熙丰变法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捡戏"是指捡戏者"将自己演过或看过的戏,移植到新的剧团"。"捡戏"对歌仔戏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不仅促成了歌仔戏剧种特色的形成,也对歌仔戏传统剧目的编创及剧种变异均有重要作用。剧种年轻且具有包容性、身处繁盛的戏曲文化环境以及以演员为中心的演出机制和城市商业剧场的兴起等,是促成歌仔戏在上世纪20年代形成"捡戏"传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敷演黛玉之死的戏曲中,无不充斥着悲凉的况味。她双亲早逝,寄人篱下,心无所依,魂难归里。黛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又不尽然一悲到底。黛玉之死不同凡人之死,而是升仙去了。这是融合了道教文化的结果。既符合戏曲演出的需求,又多了一点宗教式的关怀。"红楼戏"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小说,又融合于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来改编。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西历表》一书中,明朝万历十年(1582)九月十八日是阳历10月4日,九月十九日却跳到阳历10月15日,在人类历史上,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这10天为空白。原因是:在1582年以前,世界上通行的是儒略历,因儒略历不准确,每隔400年就会产生3.12天的误差,到了1582年就误差了10天,为了不违背尼西亚宗教的旨令,满足教会对历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小说对戏剧的影响更为显明,不少传奇、杂剧的题材都来源于小说,尤其是四大古典名著。相较而言,戏曲改编《红楼梦》小说有一个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小说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文学价值:小说中精妙的细节描写、风格各异的诗词歌赋等,都可以成为剧本创作的原材料。当然,能否在尊重原著美好意旨并保留其原有神韵的基础上做到"因体而异,量体裁衣",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不妨对《红楼梦》中的《红楼梦曲》在清代《红楼梦》戏曲(以下简称"清代‘红楼戏’")中的改编、化用情况加以探究,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曾提出"心斋"一词,成为道家"虚静论"的核心概念。"虚者,心斋也"。此一"虚"字是理解"心斋"概念之内涵的核心要点。"心斋"之"虚"从工夫论上说具有消解、否定的意味,是对"听之以耳"和"听之以心"的否定,也就是要使人不执于外物,亦不执于心念;从境界论上来看,"虚"又具备某种肯定的内涵,即"虚室生白"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对心之光明本性的能动发现。而这两方面又统一于人心之上,"心斋"的过程也就是在人心受扰后发明本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倡导南京国民政府借鉴西方的大学院制度,变革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为大学院制。大学院制以"学者主政"、"学者治学"与"学者执教"为推行目标。蔡元培在1927年至1929年期间所推行的"大学院"制,改变了北洋政府时期教育部及大学机构成为腐败的官僚机构的窘境。大学院制是近代中国建设大学制度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韵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涉猎范围包括文学、美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曲、影视等诸多领域。历经千载,从先秦到魏晋、从唐宋至明清,"韵味"已成为评判艺术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灵韵",作为本雅明提出的一个代表传统艺术特征的概念,主要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是区别西方机械复制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作为传统艺术的灵魂,"灵韵"与"韵味"与心理学、美学、哲学、绘画、书法等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试就"韵味"与"灵韵"的相关材料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加以总结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满映"成立于1937年,是日伪的"国策"电影机构。本文阐述"满映"这一国策机构的本质,并分析其部分影片所呈现出的本土色彩,指出其内里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力图还原一段尘封的影像历史。  相似文献   

10.
"彻夜"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是副词。短语"彻夜"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之前没有出现,到了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副词用法的萌芽,并逐渐变多,大约至明清时期,"彻夜"基本从动词性的短语凝固成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11.
明末宫廷之中,曾连续发生三桩案件:一为万历朝之梃击,二为泰昌朝之红丸;三为天启朝之移宫,当时朝臣为此嗷嗷不休,弄得满城风雨。明朝官吏之中,夙有辨正义之风,也可以说是争意气,皆生死不顾。为宫廷事亦常如此,干受廷杖而无畏。如英宗朱祁镇的皇后陈氏合葬之事和世宗朱厚聪之父兴王称帝的“大礼义”之争,一时皆鼎沸朝廷。“三案”亦然。究其发轫之由,实因“国本”之争。所谓“国本”,即册立太子之事。明祖制,皇嗣立嫡立长,即有嫡子则立嫡子,无嫡子则立长子。神宗朱诩钧无嫡子而有长子,名常洛(即泰昌帝)为王妃所生。妃无宠,生子不进封,故常洛亦失爱。妃郑氏有宠,生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从先秦至明清时期都宣扬一个基本观点,即"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不仅给包括儒家在内的后代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代文化建构也有着特殊的认识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仅就"合一"这一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婺剧传统剧中的"聊斋戏"虽然数量很少,且与《聊斋志异》中的原著相比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其艺术特色鲜明,令古典小说与地方戏曲的魅力相得益彰。因此,婺剧"聊斋戏"作品可以给当下的婺剧传承与繁荣,尤其是古装新剧创作以有益启示,如从古典小说中选择合适的原著进行创编,改编要突出婺剧的地方戏曲特色,主题内蕴要符合当代观众的接受需求等。  相似文献   

14.
“戏棚官话”的语言分析和文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戏棚官话"是粤剧与邕剧共有的一种特殊舞台语言。邕剧是粤方言地区皮黄戏曲中能大体保持原生状态的剧种。借助邕剧探究"戏棚官话"的历史渊源,分析"戏棚官话"的音韵特点,论证"戏棚官话"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可以为抢救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和开展近代方言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事"在先秦时期出现连用,最早是一个松散的动宾结构短语,表示"行事、办理",至明清时期,其高频的连用使发生词汇化演变成为动宾结构的词语,直到现代汉语,发展成为有两个义项的词语,表示"做,投身到"和"处置"。"从事"的词汇化是词组特性逐渐弱化的过程。"从事"尚未完成语法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先秦、两汉至六朝、唐宋至清、民国至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对表示腹部义的"腹""肚(~子)"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先秦腹部义仅用"腹"表示,"肚"产生于西汉时期,元明清时期大量使用,明朝出现"肚子",民国及现代汉语"肚(~子)"完全替换"腹"。  相似文献   

17.
"孟母三移"故事代代相传,耳熟能详,这一故事也被戏剧家作为题材,演绎成各种戏曲作品。从南戏到当代,均有不同类型的"孟母三移"题材剧,现知的有六种。从已掌握的剧本来看,剧本情节越往后越简单,越容易演出,然而它所反映的主题依然很深刻。通过各个时代剧作家不同的改编,将孟母教子的精神通过戏曲这一特殊形式传播开来,不仅歌颂了孟母,而且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18.
公元1572年至1582年,即明朝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兴起了一场企图挽救明王朝统治危机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整顿吏治和改革财政,领导这场革新运动的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卓越的理财家张居正.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张居正的革新措施,是针对明朝的时弊提出来的.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正是明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对于明王朝全面出现的统治危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早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十五岁的张居正就给世宗上了《论时政疏》,指出明朝有五大积弊,建议皇帝实行改革.这五大弊病,归纳起来是三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政治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2,(1):52
徽戏和汉戏的声腔对京剧的形成影响很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开始,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先后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来到北京演出,史称"四大徽班","先后到京的汉戏艺人多搭徽班演唱"。二黄是徽戏的主要声腔之一,而汉戏声腔以西皮和汉戏二黄为主。随着徽戏、汉戏艺人的不断合作演出,使得西皮、二黄声腔进一步融合,逐渐形成京剧丰富的旋律和完整的板式。"皮黄"是西皮和二黄的合称,因此,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6,(1):23-28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1949—1976年)时期,桂剧的发展轨迹同其他中国地方戏曲一样,在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与上演,优秀剧目的编创与移植,以及桂剧传统艺术挖掘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受当时政治左右而发展的,尤其是进入"文革"阶段,桂剧与当时全国的地方戏曲一样被"样板戏"一统天下,桂剧受到很大损失,开始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