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工智能替代人力劳动,重塑人与技术的劳动分工,智能时代的工作世界将发生职业变迁、人机协同、云劳动等颠覆性变革.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服务功能提出了新挑战.“智能+职业教育”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潜力,成为应对新挑战的重要途径,其中专业动态调整利用大数据赋能职业教育实现时效、超前与精准的专业设置,虚拟仿真实...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与智能制造升级的形势下,针对欠发达地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面临人才技术技能培养对接不强、创新能力脱节、职业素养不对等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双螺旋驱动理论,构建了“三梯队,三递进,三对接”的现代学徒制培育体系、“三课程二阵地一平台”的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四维三课二化一心”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相互融合的“三体系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实时性、实效性,形成承接产业转移地区智能制造升级环境下可推广的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薛栋 《江苏高教》2021,(3):68-75
智能制造人才分类体系及其标准是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为中心的新制造业职业布局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美国数字制造与设计创新研究所(DMDII)发布的数字人才框架中165个新职业的分析发现,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将成为数字制造人才新的提供系统,职业布局的整体呈现为数字制造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提供共同行动框架,以及类层的职业角色分类为数字制造优先人才和过渡人才战略提供制定依据,构成了美国DMDII数字人才框架的基本特征.此研究对完善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人才分类体系及其标准具有以下启示意义:建立"技术领域—人才分类—技能标准—教育实现"的分类逻辑;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关注技术创新与数字人才的并行开发;以数字制造优先人才分类体系的完善推进数字制造整体职业布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智慧教室是将各类智能技术加载于教室中而形成的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场域。在推进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实践和部署教育新基建的进程中,智慧教室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构建一种新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能更好地为建设实践提供指导。立足于智慧教室的研究与实践,从“功能—结构”关系视角构建一种具有通用指导价值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有助于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从功能上看,智慧教室应具有支持教学、学习、评价、管理和教研五大功能,其中教学、学习和评价是三项基本功能,管理和教研是两项拓展功能。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智慧教室结构模型包括物理/虚拟环境、内容与资源、教学交互、测试与评估、数据治理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的提出不仅借鉴了“教学七要素”的结构思想,也汲取了已有研究的理论给养,还前瞻性地观照到未来推进智慧教室研究和实践可采取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发生转变,现有的育人模式比较单一,产学研合作方没有形成成熟的协同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产学研各主体协同性不足,从而导致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群体没有形成成熟的协同育人模式。从产教融合视域出发,对产学研等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三维职业能力要求的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离散型“智能制造专业双循环人才培养体系”和一个从设计、仿真、规划到生产、分析的全流程综合智能制造实训系统,并从学生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与相关企业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可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智能制造作为21世纪制造业范围内的一次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了国际制造业竞争的主要领域。文章综述了智能制造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智能制造技术的运行机理,分析了智能制造对生产技术、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成本结构变化,并针对成本结构的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智能时代的职业变迁包含职业替代、职业互补与职业创造三个维度。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人始终是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相比机器,人类劳动者具有独特的工作技能与成本优势,更能灵活适应生产的复杂性。人类劳动者应采取差异化、协同化和精深化策略提升自身特有价值。建议职业教育通过加强专业群建设,掌握领域知识;破解“壁炉现象”,提高技能适切性;施行职业启蒙教育,培育人力资本,提升人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为此,企业要普遍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优化”、“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智能技术”。现代化工业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是智能技术的典型工程应用系统,现代工业系统的需求是智能技术应用的本质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还存在课程内容“重制造、轻信息”,技能训练“重专项、轻集成”,教师技术“重专精、轻跨界”等不足。文章阐述了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具有系统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包括名企引领、技术融合,重构“制造+信息”专业群课程体系;系统导向、平台支撑,重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企业轮训、专业跨界,打造复合型结构化教学团队等,实践表明该举措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0.
智能制造成为新时代产业与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导致了产业重构、发展方式变革、职业变迁等系列新变化、新趋势,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为加强服务产业高端化的能力建设,应对智能制造的新挑战,解答职业教育的新课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大潮,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新改革.建设工业4.0...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与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和机器人应用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构建智能制造协同育人平台;创新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智能制造高级人才;通过开放式协同育人平台构建校园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研究创新与应用创新能力;适应企业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职业定位,通过项目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双师型”的工业机器人师资队伍;突出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调整知识体系,形成多元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作为技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人工”一词提供了我们考察人工智能的两个维度:价值维度与技术维度。价值维度上,人工智能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目的性设计,具有工具性;技术维度上,人工智能是以模拟为主要方法探索人的智能的技术实践,具有模仿性。作为模拟人的智能的技术人工物,“类而不同”是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更本质的区别与联系。“人工“框架下的人工智能属于有别于自然智能的人工系统,其制造结果以技术形式构成了人类智能的一部分,其研究方法或可帮助我们理解智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能力需求,从智能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匠型人才角度出发,阐述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新职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滞后,高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专业能力单一,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缺失,社会培训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在新职业、新需求背景下培养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多Agent智能制造系统模型,并根据系统特征、网络实现和系统构建过程给出了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智能化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企业快速实现敏捷化智能制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助力我国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纺织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为研究国内智能纺织技术创新的进展,文章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平台,利用Innojoy专利图谱分析软件,全面剖析国内智能纺织技术专利领域的现状、关注热点和研究趋势等。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智能纺织技术研究的主体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核心是围绕纺织成型制造、纺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绿色染整技术和智能纺织装备与系统等领域,形成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纺织装备技术和智能纺织材料三个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深入,国内智能纺织技术的研究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最佳"智能结构"与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完成数量扩张之后 ,发展的重点必须迅速转向质量建设 ,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而质量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人才标准的确定、调整与培养过程的具体实施 ,在此基础上制订培养规格 ,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必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人才培养高目标着眼、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实施。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目前我国人才结构的现状 ,在校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培养 ,关系其未来创造性能力和高水平成就的发挥。良好的“智能结构”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因此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从大学生的最佳“智能结构”研究和培养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研究背景,分析了人工智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阐明其对智能制造理论与技术的影响;接着对智能制造的研究动态、概念、内涵及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概括了现阶段智能制造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析5G智能教育系统的特征、组成要素,提出5G具有先进的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形成新的原子能力、原子服务,从而在教育领域应用时产生新的教育应用形态,5G作用于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更易于智能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融入。在此基础上,明确5G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架构和构建方法。最后,从基础平台构筑的内容与方法、“校—企—政”协同、教育变革方法三个角度给出5G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居民口腔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个人支付能力不断提升,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义齿加工制造产业经济规模和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传统的手工加工义齿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产业模式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变,但在我国高校教学中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直没跟上。文章以天津天狮学院自动化专业“义齿智能制造”特色班为例,对基于学校、企业、行业深度融合的义齿智能制造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智能录播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录播系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录像方式的一次革命,它具备传统课堂录像方式所不具备的网络实时直播功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价值日渐体现。本文旨在分析组成“智能录播系统”的四大关键技术,以及探析“智能录播系统”的三大发展趋势,为学校选择合适的“智能录播系统”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