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静雅 《家教指南》2021,(6):116-126
敦煌本《文场秀句》部分内容发现之前,《文场秀句》早已散佚,但日本存有多部文献,如《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仲文章》《注好选》等对《文场秀句》进行了著录、援引,为了解《文场秀句》在日本的流传及影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考察日本所存文献,可推断《文场秀句》传入日本的时间当在889年之前,并从日本所存文献中采得其佚文及相关内容35条,可进一步增补敦煌本《文场秀句》缺失的部类、事对、释文等,探讨《文场秀句》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对日本类书、秀句集编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初唐开始,受魏晋文坛秀句意识萌生的影响,唐代诗坛出现了专门辑录秀句的句集和句图。元兢在《古今诗人秀句》的序文中通过对谢朓诗歌的摘句批评,集中阐述了其选录秀句的审美准则。他继承了刘勰和钟嵘的诗学观点,提出“情绪为本”“直置为先”的秀句观。自元兢创作《古今诗人秀句》后,秀句集与诗歌创作开始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发展态势,诗文界逐渐出现了句图、诗式、诗话等新的摘句批评形式,这对文学作品的传世及后代文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坛中有大量的警策秀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并启发后人的智慧。综观历史文章,警策秀句有三格。写作时应注重穷尽事理、真情实感、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4.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违”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庞大的丛书,这部巨作的完成,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毅力。本文主要分析《四库全书》的编撰体例及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然而经过历代的传写,而渐失本原。笺注本《切韵》以陆法言《切韵》为底本,以《说文》为主要的订补依据。笺注本《切韵》成书早,又为敦煌文献,因此用该书所引《说文》来校定今本《说文》很有价值。但其引《说文》涉及多方面内容,相应的格式及用语不一。由此在全面整理引文的基础上总结其引用体例。  相似文献   

7.
陆机《文赋》中提出的“苕发颖竖”、“榛楛勿剪”的“秀句”创作原则,关注局部美,注重秀词丽句的创作,体现了与传统美学关注整体协调不同的美学观念。本文对陆机“秀句”创作原则所产生的文化、历史语境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美学思想是魏晋以来儒家诗教观念衰落,文学创作追求形式之美的时代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丁治民 《家教指南》2011,(1):99-103
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引《说文》反切共九条。通过对九条反切内部分析和外部比较,《说文》反切来源不仅有"述",而且有"作",注音时代应在《字林》之后、刘宋之前。  相似文献   

9.
清康熙朝大力表彰程朱理学,清初学界一时大有"由王返朱"之势。李光地作为理学大臣,其《读孟子劄记》却反映出"朱陆兼采"的思想趋向,并成为他此期学术的重点与特色。从李光地对孟子"工夫论"的阐释可见他试图用程朱所强调的"工夫论"来弥补陆王"空疏"的缺陷,以实现治学思想上的"本"、"末"两全。榕村之论带有调和朱陆或称"朱陆兼采"的色彩,强调为学工夫。当时,"弃虚蹈实"已成学术共识,李光地的"朱陆兼采"学风正是顺应了学术思潮在"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代表着清初学风必将弃"尊德性"之"虚"而走上"实而又实"的"道问学"路径,从而开启乾隆年间考据学风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小学是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我的责任有多重大。引导学生阅读,带领学生积累,一直是我所坚持的。选择最好的积累内容更是我所关注的。我知道,时间无法倒流。这一次的选择,我认为我成功了,我想,我的这班学生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是人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我的责任有多重大。引导学生阅读,带领学生积累,一直是我所坚持的。选择最好的积累内容更是我所关注的。我知道,时间无法倒流。这一次的选择,我认为我成功了,我想,我的这班学生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说文》一书重在说文解字,笔意推求体例是《说文》最重要的体例。前人对《说文》笔意推求体例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同意”的研究,这是很不够的。《说文》的构字分析是笔意推求大例。前人多以为构形分析的作用是区别六书的类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运用六书分析汉字的构形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推阐笔意。《说文》笔意推求体例还包括“同意”、“某与某同”以及在《说文》每个条目构形分析中出现的“某,某也”的说解语。  相似文献   

13.
“读先乎句”是《马氏文通》自创的语法理论之一,它指的是“读”在先、“句”在后组成的一种“读+句”句型。“读先乎句”可归为今天的3种句型的8个小类。《马氏文通》在讲“读先乎句”时举“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为例,被不少语言学家认为不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含“比”的比较句考察章新传金姝兰编者说明:作者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含“於”“比”的比较句,专门讨论了“於”字句和“比”字句的结构特点、交替年代及其动因。已发表了《〈史记〉含“於”的比较句考察》、《〈朱子语类〉的“比”字句及其汉语史价值》。今于本...  相似文献   

15.
十二卷校注本《全元曲》是一部填补我国文学史一大空白的文化工程,其编撰体例富有创意,融作家评介、曲文校注、本事考证、版本著录于一体,突破了《全唐诗》、(《全宋词》仅以汇集校勘作家作品的体例,既可用于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也可用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欣赏,既高深又普及,达到了一编在手元曲通融的目的,表现出二十世纪古籍整理的胸怀气魄与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敦煌写本《坛经》中的被动句多有施动主语,谓语动词前后皆有附加成分,能被否定词修饰。通过与其他文献语言的比较,能看到被字被动句的一些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者翟云升所著的《说文辨异》是一部校勘《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其以大小徐本《说文》为研究重心,或以古籍引《说文》异文材料进行考订,或以二徐本互校,试图恢复二徐本面目,还许书真貌。《说文辨异》中的体例丰富多样且严谨准确。本文试图从体例研究的角度,将《说文辨异》中的体例分为三类:编排体例、说解体例和校勘体例,分别进行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治《说》屡次转引戴侗《六书故》中所引的唐本《说》来考释字。可见《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有其重要的字学价值。通过考证,认为《六书故》引唐本《说》“械”篆的“或说内盛为器,外盛为械”非许慎《说》之原说解,只可作训读《说》之佐证。  相似文献   

19.
《古文渊鉴》是清代康熙君臣共同编选评点的一部大型通代文章选本。该书在编撰体例上张扬“兼容并包、注重互补”的学术理念,这主要表现在选录历代学者文士的评点批语时,将讲究性命之学的宋明理学与讲究事功的浙东学派并重,将讲究审美文采的文学家批语与讲究抽象义理的思想家批语并重;同一篇散文之下兼取观点有异的批语,以启发读者思考和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班固是东汉时期史书编撰大家,他的编撰思想不仅丰富,而且自成体系."宣汉"是其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编撰思想的核心."断代"、"崇儒"、"会通"、"切世"都是其"宣汉"思想的衍生物."断代"思想催生出<汉书>"断代史"体例;"崇儒"思想使班固编撰<汉书>以儒家思想为是非准绳,"会通"思想生成了班固"上下博洽"的编撰方法,而"切世"思想注定了<汉书>具有明显的为东汉政治服务的特征.正是由于班固有着丰富的编撰思想和较为严密的思想体系,<汉书>的编撰才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书>一经编就即成史学经典,对后世史书编撰的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