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新课标的落地使得小学体育课堂改革得到推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美育+体验”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对新课标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进行解读,明确“美育+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价值,通过多途径和多重手段构建课堂教学方案,旨在打造小学“美育+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模式,促进新课标的落地。  相似文献   

2.
董夏洁 《体育风尚》2023,(8):137-13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融合多门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那么,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呢?假如细细研读语文课本,或许可以给体育教师许多的启发。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主,选取一至六年级部分课文为背景,将体育学科和语文课本进行相互融合渗透、学科的跨越,让体育教学变得有“意思”,也使语文教学变得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莉  赵健欣 《武当》2023,(10):76-78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引领下,在各类学科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信号灯,如何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华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国防教育五个维度挖掘中华传统体育特有的育人价值。为促进中华传统体育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下科学有效地发展,提出以下突破:(1)拓宽基础教育政策保障;(2)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3)成立跨学科教研室。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科技赋能+体育教学”解决路径,论述“智慧”体育课堂运转场景。以科技赋能体育教学为逻辑起点,提出4条应对策略:动作练习智能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学效能化,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智造”安全课堂环境,降低学生受伤概率;评价标准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智慧”体育课堂运转场景可通过信息化应用系统、情景化集成系统与智能化操控系统协调运作。  相似文献   

5.
王德刚 《体育学刊》2013,20(1):68-70
“体育、艺术2+1项目”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要求高于课程标准对同一水平学段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这决定了学校体育只有调整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顺利实现“2+1项目”目标.教师教学任务调整而其他教学要素不变的“专家教学模式”可有效发挥教师专项特长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部分课时学生按所选项目重新组成班级进行学习的“专选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而“专项社团模式”可有效拓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载体,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系.专家教学模式、专选教学模式、专项社团模式逐阶递进且各有侧重,对稳步推进标准相对较高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汤梦云  马红玉 《灌篮》2021,(2):78-79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作为时代的产物,可以很好的和各行各业相互融合,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行业提高效率,促进行业发展。现在我国倡导进行新课改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互联网融入教育行业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互联网+”为高校教学提高了快速、方便、有效的途径。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关系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体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顺应时代发展,合理利用互联网是发展高校体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索高校体育混合学习模式是当务之急,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互联网+”教育,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特教学校体育的文化建设策略: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其他多媒体科技手段完善特教体育教育;改革特教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特教学校社团体育活动;加强特教学校体育文化宣传;建立特教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可以为特教主管部门、社会、特教学校、教师、学生5个实施层等参与推动特教学校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与策略指导。以期推进“弱有所扶”,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国家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中跨学科学习是让学生综合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理解现实生活和跨学科地解决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需要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基本要求是贴合学生的生活需求、强调各种情境创设、注重“五育”的相互融合、学生身体力行深度参与,其基本过程是“搭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提出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学习的保障路径包括:体育课程实施者转变对学生知识学习的传统认知;整合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的知识资源;多方面着力提升体育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思维与能力;立足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找准“五育”融合的基点;防范体育课程中实施跨学科学习出现各种虚假现象。  相似文献   

9.
融体育与艺术,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着多元价值和作用。新时代教学改革推动下,针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体艺课程体育+艺术+教育+文化多元融合的属性特征,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出体育艺术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并对其概念、内涵、改革路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实战”教学改革发挥高校体艺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最大化课程价值,在“实战化”教与学的路径中塑造高校师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颁布的目的旨在从根本上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并将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推至新阶段。如何最大化发挥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各自特色,实现1+1+1>3的育人效果,亟需深思。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建议。研究认为,问题检视:“家校社”体育认知程度浅显;“家校社”体育资源供给乏力;“家校社”合作机制条件欠缺。建议:觉醒认知意识,更新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教育观念;凝聚体质合力,整合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优势资源;融合信息技术,塑造学校体育“家校社”三方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堂与教学的改革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更要超越技能,强调学生主体的构建。“乐学”是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搭建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乐于参与学习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慧动”是在“乐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自我教育与发展的过程。研究尝试从“注重知识与技能”走向“关注学生”、从“单一管理”走向“协同管理”、从“课堂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从“体育课堂”走向“课外体育”四个方面实现体育课堂中的“乐学”与“慧动”,发挥体育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23,(12):77-79
<正>研讨背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正常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以及体育学科不断转变的背景下,田径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也在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田径运动作为中职体育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田径项目中的跑、跳、投等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耐受力、抗压力、以及形成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虽然田径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目前我国中职田径教学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制下,需要更新教师田径教学观念和学生田径运动观念,在夯实田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主体地位抬升,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同时也要充分结合中职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创新田径教学模式的同时构建“趣味”田径、“互动”田径以及“竞争”田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涌现出多元化、创新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并被广泛运用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将“翻转课堂”应用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可以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成长为“主动学习者”。跳绳是广州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跳绳运动能够促进学生肌肉生长,提高身体灵活性及协调性。为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以七年级跳绳教学为例,选取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七年级两个自然班的学生进行测试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关于体育课堂的兴趣水平及参与程度、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跳绳水平进行测量与评定。指出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区等多个层面进行探査研究,为进一步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做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史硕勇 《体育世界》2013,(10):119-120
在新课改的教育机制下,为了高中学生身心的发展需求,以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基础为基点,设立高中体育1+1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1+1教学模式简单的说就是“主导+主体”、课内+课外”、“教材+导学案”和“自主+合作”有机的组合教学模式,在此高中体育教师就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划分学习小组,对特定教学阶段进行相关计划,传授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过程按照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课内通过老师讲解示范,课外小组讨论教学,搭建小团体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构建体育1+1高效课堂。本文围绕高中体育1+1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探究与议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双师型足球师资需求的变革,探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梳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选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足球专选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表明足球专选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定位脱离中小学足球师资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忽视“教的能力”“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实施偏重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注重“理论记忆性考核”和“技战术技能考核”,轻视“教”“训练指导”和“裁判执法”等实践能力考核;课程思政功能弱化,忽视足球教育信念与伦理道德培养。针对足球专选课程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课程目标凸显师范性,破解培养导向与双师型足球师资核心素养需求的难题;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完善双师型足球师资培养体系;课程实施优化、搭建足球专选课程教学训练网络平台;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优化、构建并实施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课堂思政“教”与“育”并行、强化足球专选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闫密 《新体育》2023,(20):100-102
“一单”:一节完整的课堂包含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助学,本课题研究的“一单”即学习单,是衔接完整课堂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单”是指教师围绕学生学习而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的课堂专业指导方案,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如何关联已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思维和知识建构的“学习历程”,也是教师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提供适切学习方法和路径的“导学地图”。“四化”:把学习目标→内容化,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把学习问题→活动化,把学习活动→序列化。“四化”体现的是设计先于教学的理念,教师依据设计的学习单实施课堂教学。本文从结合微课视频,做好课前导学;总结相关问题,引导课堂研学;融合小组合作,做好课后助学;基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内容化;做好引导工作,教学内容问题化;结合体育游戏,学习问题活动化;融合辅助练习,学习活动序列化。七个方面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一单·四化”教学范式运用展开探究。旨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一步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全方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在新时期有其独有的价值,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传统课堂已经很难持续发挥效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的学习需求."互联网+传统课堂"成为一个新的选择,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很受青睐,在教育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微课教学法的尝试,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制约,探索体育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CNKI收录的27篇“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综述,旨在加强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研究贡献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交流、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创新与发展、优化了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组织与举办;研究阈限和不足之处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度研究有待挖掘、体育产业的广度研究相对局限、体育赛事的效度研究亟待充实。研究展望如下:在研究内容方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跨学科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性研究;在研究背景方面,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时政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不少传统体育游戏缺乏学习兴趣,且游戏内容由于其形式简单、动作单一,直接导致锻炼效果不明显;而当前部分创新游戏也同时存在有流于形式、哗众取宠等弊病。笔者认为: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应做到“三忌三宜”原则,注重继承传统与适度创新相结合,讲究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体育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