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家层面制定的国民身体活动指南计划的中美《身体活动指南》的出版发行,对于推动WHO“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比较发现,美国身体活动指南在经过近50年的积累,《2008美国人身体活动指南》更加科学、权威、系统,对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全球其他国家制定身体活动指南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修订中应加强可操作性、完善人群分类、倡导力量练习,使身体活动计划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身体活动提高青少年自尊水平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红 《体育学刊》2003,10(1):130-132
在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上,试分析身体活动提高青少年自尊水平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全球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身体活动不足,每天参加足够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儿童青少年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大量的家庭作业,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大大减少,体育课成为了唯一能促使学生参与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的场所。通过SOFIT工具对上海市黄浦区5所小学的217节体育课的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偏低,能够达到50%以上时间进行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课时比率非常少。教师用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的时间过多,且对促进学生进行MVPA的语言干预不够,这些均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身体活动水平。建议除对学生的活动时间高度重视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内身体活动强度;体育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注重开发优质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4.
成年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开展,获得金华市成年居民的相关数据。对影响金华市成年居民惠慢性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与体力活动相关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日常活动两部分。发现体育锻炼情况中的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性别、职业、年龄、城乡、BMI值对慢性病发生的概率有显著的影响;日常活动中的是否做家务、每天步行时间、每天自驾车时间、日常工作方式对慢性病发生的概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使用韩国疾病管理中心的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KNHANES,2019-2021年)数据分析父母身体活动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10.1%的青少年达到身体活动标准,29.3%的青少年达到超重肥胖水平。其中父母身体活动与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相关性,而青少年身体活动与BMI具有相关性。通过使用Logistic回归,当父母身体活动都达标时,青少年身体活动提高22.429倍(95%CI:1.768~284.474)。只有父亲达标(OR=1.764,95%CI:0.949~3.329)、只有母亲达标(OR=2.229,95%CI:0.922~5.389)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没有显著相关性。当父母身体活动达标时,会提高青少年BMI达标率,但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认为:父母与青少年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会对青少年子女的身体活动和BMI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客观测量手段监测3—6岁幼儿身体活动水平,探究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幼儿园与幼儿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选取嘉兴市两所一类幼儿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大、中、小班幼儿共计80名,采集幼儿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幼儿园信息;运用WGT3X-BT加速度计以15s的计数(counts)反映活动强度变化,分析幼儿身体活动全天平均计数、园内身体活动平均计数及全天MVPA时间百分比的特征及变化规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探讨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幼儿园与幼儿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幼儿全天身体活动中SB、LPA、MVPA分别占73.6%、15.6%、10.8%,园内身体活动水平分别占57%、24.8%、18.2%。(2)不同性别、父母体育生活方式、幼儿园及是否早产的幼儿身体活动全天平均计数、园内身体活动平均计数及MVPA时间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幼儿大于女幼儿,足月生幼儿明显大于早产幼儿。(3)性别、早产史、父母体育生活方式、幼儿园四个自变量分别解释了幼儿身体活动全天平均计数、园内身体活动平均计数及MVPA时间百分比44.7%、29.1%和65.2%的变异量。得出结论:幼...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与大学生全人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92%。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年级的低、中、高运动强度和频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全人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2.55,SD=0.43),其中女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职业、智力、情感、精神、身体健康维度均高于男大学生,两者在财务、社会、环境健康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四年级最低。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全人健康模型中得分最高的维度。在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上全人健康得分最高,低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高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低。由此可知,引入国外全人健康测量工具,用来评估我国大学生群体,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相关变量的检定与研究假设相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人健康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身体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1 前言在影片《错误长裤》(TheWrongTrousers)中,主人公华莱士给他的爱犬葛罗米特买了一条“工艺裤子”。当华莱士坐在家中休息时,能自动行走的“工艺裤子”却带着他的爱犬外出散步了。这是否就是人们正在寻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呢?我们不必亲自动就可以安全的让宠物外出活动了。正如华莱士所说:“我认为你们可以发现这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这是句反话,也就是说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剥夺狗散步的权利,那我们自己呢?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心理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为人们参加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9.
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目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回顾了有关身体活动心理治疗效应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阐述了快乐对于坚持身体活动的重要性;讨论了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身体活动方法;并对上述内容进行小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探讨教师因素对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的差异。以上海市284节体育课中小学和初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不同学段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教师因素(包括性别、教龄和教学行为)与体育课中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均未达到50%的课堂时间标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课堂管理行为上的用时均为最高,小学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和动作示范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和观察行为用时显著高于小学教师;小学和初中体育课中男教师执教班级的MVPA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女教师,而教龄仅与小学生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教师的促进健康行为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MVPA时间百分比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观察行为仅对初中生体育课中MVPA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和初中体育课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今后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择的主要工具是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用以得出高等院校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同时选定体育活动的参与行为指标,就两者的相关性展开分析。采取的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2种,通过相关性分析,来判定利用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能否得出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结果表明,这些体育活动参与行为,都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概念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运用BFS心境变化量表对高校教师在乒乓球运动竞赛项目比赛前后的心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锻炼性比赛获胜方比赛前后心境变化主要体现在活跃性、愉悦性显著上升,抑郁性显著下降,失利方则体现在愉悦性、思虑性、愤怒性、抑郁性、无活力性等方面,且愉悦性显著下降;胜负方赛前心境状态无显著差异;锻炼性比赛与竞技性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有着相类似的心境变化,但锻炼性比赛的失衡机制是相对的,最终产生心境动力平衡机制;锻炼性比赛心境变化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王雅欣 《体育科技》2012,33(3):90-94
通过对武汉市城、乡60-69岁老年人体质现状及身体活动调查分析发现:武汉市城镇男、女老年人身高、体重、肺活量都明显高于乡村老年人;城镇女性老年人血压明显高于乡村女性老年人,男、女性老年人握力和选择反应时同样表明城镇明显优于乡村人群。武汉市老年人有30.7%的人还在参加工作,其中乡村老年人有42.9%的人在从事工作,而城镇老年人则远远少于乡村老年人,仅约为14.4%;在闲暇时间显,无论是在散步,还是在体育锻炼的参与上,城镇老年人明显多于乡村老年人;乡村老年人经常做家务劳动的人数明显多于城镇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与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20.23±0.96岁。在体力活动高度活跃、不活跃时身体质量指数正常、超重大学生的自觉健康状态得分均明显高于肥胖程度大学生(P<0.05)。除了体重过轻组以外,在其它三种身体质量指数下,体力活动高度活跃的大学生自觉健康状态得分最高(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记录和分析学生体育课堂活动、教学情景和教师行为等数据,评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为进一步探索学龄前儿童的体育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16日—6月16日抽取河南省560名3-6岁儿童(男生297名,女生263名),运用体能教学时间观察系统(SOFIT),对90节体育课进行观察和记录,运用Welch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 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主要因变量是中高强度的活动密度(MVPA)所占百分比;MVPA占比与教学情景和教师行为具有相关性;学龄前儿童在校期间(除体育课),大多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3-6岁幼儿在体育课上进行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时间约占整堂课的一半,这与国家要求青少年儿童每天不少于6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相去甚远。结论 身体活动对3-6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应通过增加体育活动机会和时间、对学校实施问责制等策略,提升幼儿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汉画和文献等进行检索和梳理,探讨我国汉代女性身体活动的种类和内容。汉画中女性身体活动形态多样,文化内涵深厚,对我国现代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并非所有类型身体活动都益于个体健康,休闲性身体活动(LTPA)更能代表个人“主动运动”习惯且与个体健康关联程度更高,本研究通过LTPA为切入点,探究成人最佳LTPA推荐量。方法 对507名成年人进行LTPA调查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使用偏相关分析、ROC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控制年龄、性别、工作性身体活动、交通性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后,LTPA与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效应,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正相关效应;2)控制混杂因素后,ROC分析结果显示预防高血糖LTPA要达到111min/w、预防肥胖要达到119min/w、预防高血压要达到107min/w、预防TG升高要达到119min/w、预防代谢综合征要达到107min/w; 3)在调整混杂因素后,119min/wLTPA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极好(Hosmer-Lemeshow检验2=2.712,P=0.951),满足119min/w推荐量后本受试者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  相似文献   

18.
散打训练对人体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身体成分的结构比例以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HOLOGIC公司的双能BMD测试仪和Biospace InBody 3.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40名专业散打运动员和40名普通对照组的人体骨密度(BMD)及身体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散打运动员的掌骨、尺桡骨、腰椎、股骨、胫腓骨和跖骨部位的骨密度(BM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以得出,散打训练改善了人体的骨密度(BMD),提高了人体骨质水平;2)通过对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与普通对照组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对照组,身体成分结构比例更加合理;3)人体的骨密度(BMD)与身体成分中的去脂体重(LBM)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并且二者的相关性受散打训练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推出,人体去脂体重(LBM)能够作为评定散打运动员的骨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建议对散打运动员的骨密度(BMD)和身体成分进行定期测定,掌握散打运动员的骨质状况及身体成分结构比例,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散打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考察体育教学中中学生的具体情境能力(自我效能感)、环境能力(能力信念)和整体能力(认知体能),对心肺功能、课堂身体活动水平和毅力/努力的预测效应。研究对象为217名中学生,每隔一天进行一堂40分钟的体育课。研究通过沿用已久的调查问卷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自我效能感、能力信念、认知能力信念和毅力/努力,使用计步器测量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以及采用递增速度有氧耐力跑测试其心肺功能。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能力信念与三项指标显著相关:首先,运用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心肺功能影响显著,此结果也反映出中学生课堂的身体活动水平。其次能力信念与中学生的毅力/努力呈显著相关。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中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活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能力信念对中学生毅力/努力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修订的包括7天回忆的《自我陈述身体活动检查表》(SAPAC),对197名12~16岁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的方式特 点。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每个星期用于做作业的时间超过7 h,所有学生上网、使用计算机或看电视的时间很少,不存在性别差异。有关身体 活动的参与方面,71%的学生有一定量的身体活动(每个星期>300 min的中等强度活动,或>120 min的剧烈活动),15.7%的学生有中等强度的身体 活动(每个星期>150 min和≤300 min的中等活动,或>60 min和≤120 min的剧烈活动),只有3.0%的学生有低强度或没有身体活动,且没有发现性别 差异。表明,身体活动参与与任何久坐不动行为无关。大多数青少年不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包括在体育课程中,最常见的身体活动是快走和骑自 行车。本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方式,可以作为研究基线,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了解身体活动和不活动的特点,并制定 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