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新泽西州基于《新一代科学标准》开发了全美首个科学示范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为如何将科学学科大概念融入课程体系建立了范式.分析表明,该课程框架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概念理解与实践能力进阶发展""问题链式引导单元知识与应用整合""形成性评价与课堂表现性评价融合"三大方面,为我国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如何设置...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进行统整对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念的渗透、知识的运用、活动的整合这三个方面来阐释科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化学大概念研究面临着本体界定的清晰度与其推广应用的教育愿景不相匹配的现实问题。在微观史学视域下,对国内外化学大概念已有研究的逻辑起点、认识视角进行解构,基于当代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据认识主体指向的不同,从化学学科、化学课程、化学学习三个层面构建化学大概念的内容体系,揭示三类化学大概念的内涵及其转化关系。化学学科大概念是化学家等科学共同体关于化学学科本质特征的认识;化学主题大概念是化学学科大概念与特定化学课程主题内容的融合;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形成的对化学学科的总括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对课程的内涵做严密的探讨,这基于如下背景:理论探究的混乱;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困惑;课程与教学之关系的难于把握;教育学科体系有序化的任务。探讨课程概念的内涵,在逻辑思路上要依次明确内涵探讨的基本任务,把握这个概念所指对象的基本定位,从基本属性、结构属性、生成属性三个层次上做完整的分析,基本属性即为定义,结构属性即为课程要素及其关系,生成属性即为课程构建的三个层次。需要把握课程的相对边界。  相似文献   

5.
以小学科学学科核心概念“人类活动与环境”为例,从顶层设计、关键环节、支撑条件三个方面,按照“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概念→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评价”的模式探析指向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学科核心概念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目标导向和整体统筹进行顶层设计,依靠真实的情境创设与驱动性问题设计达成情境驱动,通过学习任务设计提升科学思维培养与探究实践能力,更有效地落实新科学课程标准,全面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清晰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概念是进行微型课程研究和实践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外延,需要了解微型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还要明确微型课程的决策和开发主体,理清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厘清微型课程与微课程、微格教学及校本课程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本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对载体学科的深度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区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综合学习课程、劳动课程、学科类综合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同时,还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学”的转变,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封闭固化转向开放增值,从低通路迁移转向高通路迁移,在学习结构与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注重学科实践与单元视角的整体安排,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整体规划,设计内容框架;重构学科单元,联结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任务;研究“跨”的方式,形成“1”与“X”不同关系的实践形态;规避实施误区,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课程思政"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道德品行素养培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三方面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大学科类别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从着力加强课程设计、注重提升教师素养、倡导多元教学方法、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四方面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为目标.科学课程从内容、大概念和课程能力三个维度联系科学知识、原理与实践,从幼儿园到12年级不断发展学生对"科学故事"的理解以及"提问与预测""计划与实施""处理与分析数据和信息""评价""应用与创新"和"交流"六个方面的探究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科学课程可...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明确提出现代教学要拓宽学科学习与运用的领域,在课程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十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存在着概念的误解与分歧、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的适应与整合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概念的误解与分歧,需要澄清概念,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使之科学化;对于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需要解放学生,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对于文化的适应与整合,需要构建合适的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拓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区的初中科学课程特别强调“跨学科”整合设计,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实现科学教育的宗旨和学习目标。对香港初中科学科课程文件进行分析,发现其“跨学科”特征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藉此获得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益启示,以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实现均衡发展,强调情意态度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程,其中突出的是研究性学习。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探讨,我们认为不论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还是用现代学习理论来研究,研究性学习切实体现了主体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在实处。因此我们在全面研讨的基础上,以天津第三中学为实验点,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年多的探索,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领悟与体验。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论认识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相应的研究课题为载体,我们在设计和选择课题时,应把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需要设立跨学科学习活动,加强学科联系和课程综合性与实践性。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之前需要从素养、知识和价值等维度对其进行解读以增强理解。从课程标准出发形成了跨“学科核心概念”、跨“内容领域”、跨“跨学科概念”、跨“科学”四种科学跨学科教学组织方式,并结合不同的教学与实践方式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为跨学科科学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真实情境问题与深度学习是当前高中教学的热点,影响着学科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厘清真实情境问题与深度学习的概念,明确二者的关联,基于真实情境问题,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开展,从学科价值、挑战价值、问题价值三个方面把握其特征,从明确化学深度教学目标、根据化学学科本质设计情境主题、精心设计“问题串”三个方面展开教学,更新教学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6.
根据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的关系问题,得到了“运用学科课程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心态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结论。给出了研究性学习学科课程中的概念、规律、篇章知识结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的模式;给出了学科课程中的概念、规律、篇章知识结构、学科课程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组织形式。结合实例的论证,从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独特功能,可为合作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引进了“学习领域”概念,将原来分列的9门文化课程综合归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学习领域。唯独地理课程横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笔者从地理跨文理设置的角度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课本教学。探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广为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以及严谨为一体的学科。如何开发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动手来获得科学知识。因此对于研究性学习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得到很好的实现,是广大教育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就从探究性学习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现作为主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大致分为三部分:何为探究性学习,教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分析,以及如何运用其他资源进行更好的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概念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跨学科概念在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到目前为止经历了课程理念探索、课程内容嵌入和课程全面整合三个阶段.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工具性要素和框架性要素两大类.通过和科学与工程实践、学科核心概念的整合,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与评价,并通过反复使用、借助特定情境和真实体验,从而可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