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先锋 《中学文科》2005,(10):60-60
几千年来,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但由于多种原因,当今的青少年,日渐远离了经典,包括儒家经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笔者认为,儒家经典应列为青少年经典阅读的第一站,提倡青少年阅读儒家经典,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教士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传播了儒家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西方传教士的翻译选题动机是为了调和中西文化,将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社会的肌体。代表译者主要有利玛窦、理雅各和卫礼贤等,主要译介成就是对"四书五经"的外译。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与研究引起很大的反响,参与并影响了西方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深深影响了许多艺术家与学者。在译介儒家经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歪曲儒家经典原意的现象,对此学术界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都是非常经典、实用的,即使应用到现在,其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也会对教学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要想发挥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语文教师应熟悉掌握并善于利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典的、实用的教学方法与原则,例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等儒家教育思想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儒家经典诵读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其根本是要首先培养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有了教师的表率风范,再加上全社会的努力配合,儒家经典诵读工作,自然卓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著作里包蕴着丰富而系统的语言学思想,这些语言观对后世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先秦的语言学思想,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先秦人们要求语言概念明确、注重语法、讲究修辞,具有了初步的语言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经典和诸子献里包蕴着丰富而比较系统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先秦人们的语言学思想,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起到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先秦人们要求语言概念明确、注重语法、讲究修辞,具有了初步的语言发展演变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文章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现状特点,提炼儒家德育思想,结合时代背景设计借鉴运用的方式,以期提高目前高职德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饱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知识分子,颜之推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在其所撰的《颜氏家训》中,很多地方都有中庸之道的影子。本文拟通过颜之推关于治家、为官、待人接物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中庸思想的分析,以期能正确吸收运用中庸之道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鲁慧雪 《英语广场》2023,(33):11-14
《中庸》是儒家经典,是被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儒家典籍之一,对中国的思想史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天”是《中庸》中的核心概念词,也是中国哲学、宗教等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在社会符号学翻译观的指导下,选取华人译者辜鸿铭的译本,从语言意义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等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在《中庸》中的核心概念词“天”的英译,探索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对中国儒家经典翻译的指导作用,以丰富儒家经典的翻译研究,更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以通俗小说的形式演绎儒家经典,在对四书人物的解读中阐发作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思考。本文通过小说人物与四书人物的对比,细致分析了作者借由小说传达出的儒家新思想,并由此阐述小说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和解读。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儒家人物和儒家思想,这无疑是明代中后期重述儒家经典思潮在小说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经典文化,包括诗词在内,向我们少儿普及,没有必要讨论,就应该这样。其实,过去凡是读经都不是泛指的经典文化,都指的是读经尊孔。我们现在转过头来看,儒家的经典,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儒家经典是否还有可取之处?“五四”运动打出孔家店当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肯定是对的。当时自然也有过激之处,就是笼统地否认了儒家,笼统地否认了孔孟之道。现在再回头看,经过“文革”,经过商品经济的大潮,可以说是道德沦丧,甚至是人性泯灭,这都不是东方道德还是西方道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愈、柳宗元都强调从师求学,但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只愿尽为师之实;韩愈排挤佛老,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要求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柳宗元则师友并提,强调挺立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一书被人们看作是士人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追求的象征,但却采用了反映儒家价值标准的体例。学者们对这一文化现象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魏晋时期对道家思想的注重仍然无法完全脱离早已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追求个性和人格的儒家精神、儒家经典和汉魏时期官方提拔人才的人物品评潜在形成的思维惯性、推崇道家精神的士人从儒家经典中寻求理论依据的社会风气对于刘义庆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好解释了《世说新语》体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儒家经典教育需要明确其教育特质和教育目标,为其自身重新定位并找到重新回归中国教育以实现儒学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儒家经典教育是一种整体发展观下的成人教育,内在隐含着对具有主体性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格养成的教育感化需求。儒家经典教育的关键是开展思维方式的训练,责任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目的是养成理想的君子人格。儒家经典教育目标的新探索是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文本,要构建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始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就要探讨儒家经典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如何符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群体的研读范式。经典研读范式的有效性,是实现经典教学的普遍有效、时间有效、系统有效、主体有效、导向有效,以及训练研读者的思维,引领研读者的价值取向,完善研读者的人格的前提条件。儒家经典课堂教学七步骤的实践,是有效的儒家经典研读课堂教学范式之一。在当下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教师通过范式构建和教学实践,可以完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素养提升,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具有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三部分介绍了辽金元时期,统治者崇儒重教,以及对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编译情况。(一)辽统治者在建国初,即诏立孔庙、亲祭孔子、设学养士、翻译刻印了《论语》《五经传疏》等,正式确定了以儒家经典为法定教材。(二)金朝统治者除规定金的国学要尊孔读经,还通过国子监刻印出版了一批儒家经典图书,为金的国家传授儒文化提供了大量教材。(三)元朝统治者进一步认识到尊孔崇儒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不仅为统治者治国之用,而且成为元国子学和各级各类儒学、书院的必读教材。作者认为:辽金元教育及其出版业对儒学的吸收和传播,推动和促进了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曾几何时,在台湾教授王财贵的“提倡”和“推动”下,青少年重读儒家经典成为了一种潮流或者说时尚。于是乎众多中小学校群起而效之,唯恐落后,仿锦在一夜之间都突然意识到了当代青少年精神家园的荒芜,灵魂田野的空虚,而儒家经典正是那一剂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救命稻草,如果不紧紧抓住它们,我们的青少年就会如美国一样,成为垮掉的一代。那么,作为一个理智的教育者,我们应不应该追随这种潮流?我们的青少年应不应该重读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互文性角度来探讨儒家经典英译的两个问题。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通过对互文性及其所指涉的翻译过程分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儒家经典英译应由中国译者完成;儒家经典英译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春秋决狱”是汉代的一种特殊的审判方法 ,它实行“论心定罪”原则 ,以儒家经典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和原则审判案件 ,标志着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对封建社会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重要一篇,是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原则思想,对我们的实际教学极具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和当前教育现状,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