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一书中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现象学为诗歌解读开启了新方法,将建筑层面的物质空间拽向了丰富的精神空间。通过穆旦的诗歌、书信和日记,笔者发现穆旦笔下存在大量的“家宅”形象;从现象学角度走进穆旦,会发现他独特的个体经验和时代想象、旧诗情结和人类情怀、感觉抒写和反抗意识,这些又为我们抵达穆旦深邃的潜意识层面开启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2.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诗学范畴。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文化存在着种种共性,在诗歌意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诗学意象理论也存在相异之处,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3.
空间诗学是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滑动带来的诗歌意义空间的多层性和多义性的特性。发掘诗歌的空间性和自觉的使用将会为诗带来更立体多层的发展空间。而意象则是构成这种空间的主要因素。从意象的角度来解析诗歌的空间空白,提供了更多的诗歌理解可能。  相似文献   

4.
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比较诗学在方法论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寻求世界诗学的共同规律为标识的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以及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普遍主义思维。比较诗学应通过采用现象学还原和谱系学的双重眼光,才能突破其方法论上酌困境,进而寻求到新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聚斯金德创作的《香水》这部小说以香水作为主题,书中内容有着丰富的内蕴,有很多隐含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作者将故事中的空间以诗学化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诉说了格雷诺耶的空间意象。分析书中的空间嗅觉世界,感悟聚斯金德的嗅觉认识,从生活空间、梦想空间、坑道空间几方面赏析《香水》中的空间诗学。  相似文献   

6.
中西诗学意象理论在意象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二思想化的不同,达到的诗的艺术境地不一,而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诗歌意象则有相同之处。意象批评的历史长河并不意味意象就是诗歌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萧红把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成功地相互交织,使小说呈现出复调的诗学意味,具有"情味"的特征。作者借助自然和人文的形象,运用隐约含蓄的手法、丰富多彩的想象,在小说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意象;同时有意识地建构起一套属于自己独特的小说诗学,也因此在文学史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语言范畴是中西诗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涉及多理论领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扩张力。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无言独化”与“镜像期”、“言意之辩”与语言的悖论、“诗无达诂”与现代阐释学理论,在对文学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的文本意义等认识上存在相通处。  相似文献   

9.
佛家自然观与我国诗学美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家自然观对自然形象及精神的推崇,影响了诗歌创作中描画自然的自觉,促进了诗论中情景的探讨与解决,情景关系的明了又使更高级的概念意境得以发展和完善。同时,这种创作和评论倾向又直接影响了我国古代崇尚自然美的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10.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是多元文化思想冲击下的产物.他的意象主义理论强调语言的简洁,表现的客观,形容词的少用或者不用.在庞德看来,意象诗决不是任何一种自由的、不规则的诗,它是新的韵律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中西诗学里都存在关于意象的概念和范畴.比较中西方传统文化中意象的概念,发现二者不仅有相同之处,而且有一些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西方的意象生成过程,进而阐释两者意象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范畴,是打开诗词美学特质的一把钥匙。深度挖掘意象的外延,对于鉴赏诗词,慰藉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在意象历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意象的层次性,更有利于挖掘其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以郭绍虞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对我国传统诗学理论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注释上,作了不少开拓性的努力,取得许多至今仍然被人称道的实绩.可惜的是,此后很少有继起者做进一步的工作,大多停滞在已经达到的向度和水平上.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人们不了解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与优点,并和西方思维方式进行不适当的类比,从而片面地认为:民族思维方式制约下的我国传统诗学,缺少"思辩"和"逻辑",没有"科学"和"抽象",只能是"既无理论形态","又无理论体系"的"潜诗学".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意象批评的发展期,尤其是诗话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本文从宋代大量诗话出发,分析意象批评对诗人诗作的创作特点、风格和诗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诗学为诗歌的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认知的视觉,弥补了传统诗歌解析中重形式主义的静态的批评方式的缺陷。通过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可以为中国传统诗歌赏析开辟一种新的路径,从而揭示诗人运用意象寄托情思的认知机制以及读者理解诗歌主题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17.
张晶莹 《文教资料》2009,(34):81-82
文学反映文化.文化也需要通过文学求得充分的发展。任何文学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有文化的投影,诗歌也不例外。而意象作为诗歌语言表现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也受到包括自然环境、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论述了中西哲学宗教的差异对中西诗歌意象的影响.从而透视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卡尔维诺诗学的核心是“空间”,他借助空间性意象来阐述诗学理论,其空间意象有并置和生成性的特点,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经历了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性空间的转变,从将空间作为场所到将空间作为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福柯"异托邦"概念的观照下审视文学与文化研究,是当代空间诗学的重要生长点。异托邦是一些特殊空间,处于边缘、交界之处,在事物表象秩序间制造断裂。文学文本作为可能的"异托邦",呈现和颠倒现实空间的事物秩序,构筑奇特的审美场域。它与现实空间异质,却又相互促使彼此的生成。从文本阐释的角度而言,文本的空间意义凸显出来,文本空间的多元异质不仅是绘制世界之网的复杂线条,也为读者打开了多重审美之维。文学异托邦作为社会权力实践的场所,与意识形态构成不可分离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学界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没有阐释力,只是对"文学阅读过程的解释说明"。文章通过查看认知诗学与后结构主义诗学的渊源关系,发现认知诗学家们借鉴了卡勒的诗学观,却忽略了卡勒在诗学阐释方面的独到见解。认知诗学将阐释的概念置入一个更为宽广的心理框架,通过主体经验将文本与世界相关联起来,成为一种语境化的诗学和独特的阐释理论,而不只是一种阅读理论。对照卡勒提出的"文学能力",不难发现,认知诗学家关注的只是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而非文学能力,这使得认知诗学的理论建设缺少一个文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