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数学情境问题备受关注,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一次函数"章节的习题情境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情境类型上,两版本主要以无情境和个人情境为主,忽视职业情境和社会情境.在情境水平上,两版本各有特色.在数学特征方面,北师大版的运算要求高于人教版;在表征特征上,人教版较少直接运用图形表格这样直观的表征,北师大版表征方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任务特征上,两版本都注重概念性理解,人教版以基础性巩固和常规性运用为主,北师大版则更注重问题解决和问题探究.通过对个别经典案例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教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北师大版忠于学科间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2.
对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勾股定理的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两版本教材在知识结构体系、章主题页设置、内容呈现方式、文本语言表述、例习题配置、信息技术运用、数学史融入等环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注重知识结构体系的关联性;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时间;借鉴两版本教材例习题,彰显题目水平层次的多样性;信息技术的使用需符合实际教学的可操作性;重视数学史发展趋势的完整性.在教材修订上:北师大版在定理的证明环节应适当补充;人教版教材应尝试编制高层次水平的题目;合理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分布位置;数学史分布的编排应强调与知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HPM思想逐渐被国内数学史家们引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融会贯通地研究在国内展开。本文基于"勾股定理"内容,选取了人教版、北师版、华师版、沪科版、冀教版、鲁教版、青岛版、苏科版八个版本的中学教材进行研究分析,从教材习题配置、数学史背景知识两个层次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八个版本教材中,人教版、鲁教版、苏科版本涉及数学史内容比较全面,符合HPM理论对于中小学课堂的要求,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同时要求"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相关材料"。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三种教材对数学背景知识和数学史的编写就各有特色,了解不同教材的编排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教材,进而汲取各种版本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且有特色的领域,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两种版本教材的这一领域对四基要求的体现,归纳出这两种教材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四基,但北师大版思想内容跳跃性大、人教版数学知识性强等特点,因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可以以人教版为主,吸收北师大版的教学思路、方法以及趣味性等优点,从而更好地完善这一领域内容以及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7):69-70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数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1(必修)A版》教科书函数概念一节内容为研究对象,从"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的要求"两个维度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函数概念范例呈现讲究实效,方便自学,北师大版教材范例呈现讲究点到为止的启发式学习,适合探究式合作学习;人教版教材问题数量是北师大版的2倍多,但人教版整体问题综合难度偏低.  相似文献   

7.
"章小结"能够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对比不同版本教科书"章小结"特色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选取台湾地区康轩版与大陆地区三种常用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以"二次函数"这章为例,对比四种版本教科书"章小结"部分的差异,发现四版教材章小结部分各有特色:康轩版教材小结内容多样,注重知识体系的梳理;人教版教材与华东师大版教材章小结部分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课标理念联系紧密;北师大版教材小结部分设置合作交流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熔化和凝固"作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一章的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系统清晰地阐明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设计为数不多。有鉴于此,我们对这一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一、当前教材存在问题分析通过对当前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科版、沪科版四种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后发现,各个版本教材编写的教学思路大致相同。以人教版为例,首先引入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指导教师探索教学科研的道路与方向,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增强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中"加法、乘法交换律"这一块知识为载体,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两个版本教材的差异,得到两个版本教材的各自特点,以期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初中数学教材有三个典型的版本,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北师大版、华师大版、人教版),研究其中的数学史内容可知,三大版本都不同程度的融入了中外古典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和《欧氏几何》的内容[1].本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河北版等各种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生物学教材。而我们学校在3年时间内也使用了两个版本的教材,分别是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下面谈谈我在使用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6种版本教材编排"测量物体的密度"内容存在异同状况。人教版、苏科版、教科版、沪粤版教材均设置了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学生分组实验;沪科版、北师大版教材没有编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研究6种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可以使我们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22):34-35
<正>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材版本的更新。当前,生物学教材"百花齐放",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鲁教版等版本教材各放异彩。与其他版本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相比,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发行量、使用量最大,一直颇受社会各界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以人文教育为主线,以"人的性别决定"知识块的呈现为例,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个版本的初中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栏目、知识、图表、学生活动、评价等体系设置上的特点及人文情怀的体现,发现三个版本教材均图文并茂,其中苏教版教材知识内容最为丰富,人教版教材人文情怀最为凸显。最后基于比较的结果,提出了对应的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材编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就历史学科而言,陕西省初中近百万学生中就有北师大版、人教版和华东师大版等三个版本的教材同时在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师版四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大数的认识”数学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中数学史料的来源更加丰富,更能体现多元文化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多,在数学史的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西师版教科书更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方面,苏教版高度关注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人教版、北师大版对各类现实生活的关注度相对均衡些:在数学与科学技术方面,四个版本渗透生物数学、地理科学所占比例均相对较高,其中人教版最为突出;四个版本绝大部分的人文艺术仅与建筑相荧.对于教科书编写者,应汲取各个版本的特色与优势,真正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2011版新课标视域下人教版、北师大版及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习题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习题的知识点含量、背景水平及数学认知水平三个方面对习题的综合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知识点含量来看,北师大版教材本章的习题知识点分布均匀,相对来说习题配置较高;从背景水平来看,三版本教材本章习题均以无背景题为主,有背景的题占习题总量的比例北师大版最高;从习题的认知水平来看,三版本教材本章习题都含有四种认知水平,其中人教版以基础计算题为主,北师大版实际应用题居多,华东师大版以基础概念题为主,而探究、开放类习题三版本教材均偏少。因此,研究建议数学教师应结合不同版本教材习题的设置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8.
2011版课标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数学基本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现以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教材"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的编排为例,略谈数学活动设计。一是引入概念的数学活动设计。三种版本的教材编排,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活动设计有两种侧重方式:一是现实生活体验,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以"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个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拓展栏目"彰显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特色,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比较这三个不同版本数学教材的"拓展栏目"可以发现:三个不同版本数学教材在"拓展栏目"的编写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对此,在教材"拓展栏目"编写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凸显栏目价值,促进数学知识的教与学;融合数学史料,揭示数学文化的源与流;整合信息技术,增强数学学习的知与行;创设数学情境,构建核心素养的路与径。  相似文献   

20.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