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尽而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旭 《大观周刊》2012,(39):208-208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谈起,尽而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婷婷 《大观周刊》2012,(49):339-339
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要的作用。中学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我就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清华 《大观周刊》2012,(48):381-381
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夏颖  刘梦娇 《视听》2023,(4):70-73
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将视觉、听觉、想象艺术与美术融合,形成多元审美形态;运用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美术“在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审美状态;通过空间的叠加、并置两种形式,形成多维的、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在价值建构上,美术类文化节目借助文化符号,弘扬优秀文化;展示美学艺术,提高审美素养;坚持讲好故事,发扬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6.
本科阶段新闻传播专业文学教育的改革是新闻传播专业教改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培育学生的审美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精神。相应地,在本科阶段新闻传播专业的文学课程上,应树立文学作品与审美体验的中心地位,调动多元的教学手段,加大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张丽娟 《大观周刊》2012,(11):269-269
小学美术课要求我们学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8.
张珏 《大观周刊》2012,(41):347-347
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能更好地达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出版改革浪潮的涌现和网络出版热的到来,特别是由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的整体变化和需求,美术出版的发展将和整个出版事业一样远远超过20世纪的最后20年。 物质生活的改善将对精神生活提出新需求,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使读者的审美视野更开阔。以视觉审美为专业,把提高公民审美素质作为己任的美术出版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美术出版物的概念更宽泛。美术除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大美术”出版物将覆盖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传统出版的古典美术、民间和原始美术、现代美…  相似文献   

10.
雷宇 《大观周刊》2011,(15):249-249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主要任务表现为三个方面: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审美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训练学生良好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了如下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成 《大观周刊》2011,(44):134-134
美术学科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来讲,美术是人类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将美术学科教学视为一种艺术的学习,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素质的提高。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赖娟 《大观周刊》2012,(1):120-120
本文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还大学语文重人文性的学科性质;二,教学应以渗透民族文化传承、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为指导思想;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式的问题,在语文教育方面要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过程的修身养性。四、创造良好校目文化是依托。  相似文献   

13.
范会娟 《大观周刊》2012,(32):251-252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商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甘的。  相似文献   

14.
李一芳 《大观周刊》2011,(34):238-238
一、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气氛,加强学生的美术体验 电教媒体将图、文、声像,按不同需要编辑,显示与重放的功能,在欣赏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美术欣赏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一个主要功能。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侯会忠 《大观周刊》2011,(23):262-262
现阶段,我国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审美素质则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教育是关键。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郑成君 《大观周刊》2013,(6):280-280
美术教学在提高人的美术素养以及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的形成时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菱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孙立东 《大观周刊》2011,(45):132-132
美术素养及艺术修养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美术课堂教学过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坏节。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庞超亮 《大观周刊》2011,(27):134-13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和中考、高考的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9.
韦明会 《大观周刊》2012,(25):290-290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增强学好美术课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美术课堂教学,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剑萍 《大观周刊》2012,(8):265-265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