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洪乐 《信息系统工程》2010,(5):100-100,132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限制,实行金融自由化。面对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大潮,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改革压力。虽然混业经营也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有条件的。本文拟就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方向及对策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期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已使混业经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外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变迁的历史过程和主要原因, 并且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融体制在大部分国家经历了一个由"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过程,其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反复,其内涵与本质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在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初期,金融行业内部分工专业化与细化的程度不高。对其干预与监管并不符合自由市场是自行调整机制的主流学说,各国主要确立央行为主的统一监管主体。本文从各混业经营的形式及发展作简要阐述、分析,以期对我国新金融形势下的监管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邹迎九 《中国出版》2016,(10):24-29
在我国现行分业多头的新闻信用监管行政体制下,通过健全新闻信用行政联动监管制度或建立混业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新闻信用监管体制,对于解决新闻信用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监管效益的最大化,并发挥监管部门的整体功能,都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完善新闻信用的行业监管制度、建立全国性新闻道德委员会和完善新闻信用的专业媒介监督制度,将有助于提高新闻信用的行业监管效果。而新闻信用的社会监督员制度、社会报告制度和受众调查制度等新闻信用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也有助于形成新闻信用的内外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出版业监管体制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出版业是外部效应较强的行业。中国目前采用的分业多头监管体制与新闻出版传媒业混业综合经营趋势日益不相适应,形成新闻出版监管体制不顺,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效能不高,新闻出版业发展受阻。因此,政府有必要建立起一套新型又适合国情的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传媒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由主管市场向监管市场、从行政管理到法规监管、从分业监管到宏观调控转变,重视内控制度建设,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安全与效益并重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曹凤岐教授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者,而这本书的出版,给近些年的金融研究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潮。《货币金融学》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曹凤岐教授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知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在经济体制改革潮流中,其最早提出了企业经营进行股份制的构架并希望我国的企业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曹教授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完善了经济发展体系的不足。《货币金融学》凝聚了曹教授在货币金融学研究领域多年的心血,此书的  相似文献   

7.
一目了然     
我国传媒监管体制的路径选择我国传媒监管体制应采取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相结合的体制,即整合现有传媒监管行政主体的职权,建立一个统一的传媒监管机构,在其内部进行分类监管。由于新技术的统合作用,计算机网络传媒与其他传媒相互整合、共存共赢乃大势所  相似文献   

8.
完善监管体制和提高监管效率是我国广告业飞速发展的内在需求。现行广告行政监管制度存在着执行效率低、监管依据缺乏可操作性、监管理念不科学等问题,而走出这一困境的创新思路在于完善和落实治理虚假广告的各项制度、完善广告法律体系和建立监管主体的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9.
钟闻 《浙江档案》2004,(11):19-19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意义深远的变革时期."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改造,以期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0.
新华书店体制改革后,混业经营有助于新华书店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降低经营成本,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混业经营必然要带来图书发行机构间的并购,从而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变外部竞争为内部竞争,使盈利水平发生质的变化。混业经营的重要意义由于新华书店体制改革后,省级成立集团公司,规模扩大,但教材教辅的逐年减少。混业经营的意义主要是:一是安全性将相对提高。实行混业经营后规模扩大、来源增多、融资渠道拓宽、资本充足率提高,而信用等级也随之相应提高。二是流动性将相对增强。一方面,新华书店资产规模扩大,应…  相似文献   

11.
郑杰 《新闻世界》2008,(12):139-140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加速了我国银行业由垄断市场向完全竞争市场的过渡,强化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机制,促进了银行业体制改革与完善,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效应、金融创新效应、管理经营效应、人力资源效应等微观效应上,以及宏观政策效应、国际合作效应等宏观效应上。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支付宝推出全新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将互联网金融理财变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高收益、低门槛、高透明度三个方面阐述余额宝的特点。从金融风险、法律风险、监管困境等方面指出余额宝的问题与风险,提出其监管与法律规制策略:完善信息披露、保险、备灾系统等相关制度,提高用户投资风险意识,预防金融风险;构建与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13.
李建防 《大观周刊》2011,(48):10-13
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处在向市场化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时期。在这个程中,虽然没有发生巨大的动荡,但是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仍然存在着大量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到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这些因素,除了旧体制内在的问题,经济转轨时期改革成本的转嫁,金融监管不力以及加入了WTO之后所面临的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等因素之外,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和控制不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法学研究以及实践总结,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性质与完善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湘云 《大观周刊》2011,(2):200-200,131
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金融风险制度管理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未来金融风险管理的进程中,应创造有利于风险管理制度发展的宏观金融制度环境、完善微观金融主体的风险管理体制、正确处理金融风险和金融创新的关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完善银行电子化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防范金融风险,需要从体制、法规制度、防范机制和管理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综合治理。防范金融风险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是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完善金融电子化体系和金融监控体系。鉴于电子银行系统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鉴于银行电子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投巨资,旨在提高银行电子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就确立了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又郑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几年来,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即将与国际全面接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管娜 《大观周刊》2012,(47):146-14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担保应用日趋广泛。虽然各国立法尚未对此作出单独规定,但基于金融业的特点,金融担保往往形成特殊的法律关系。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逃废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严格实施担保法的规定和充分重视担保制度的意义,对完善担保法律制度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彭晖 《大观周刊》2013,(8):95-95
商业银行主要是指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从中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它对我国金融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写在前面     
近年来,对收视率正负面因素的认识与探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期刊发的尧风、钱践的《收视率再批判》从受众心理和方法学上对收视率进行了评判,提出了应全力促成“收视率”样本结构的调整和大力开展分众定性研究的主张。姚德权的《中国新闻出版业监管体制模式选择》通过对中国目前采用的分业多头监管体制与新闻出版传媒业混业综合经营趋势的分析,论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出版监管模式的科学选择。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终于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陈力丹、付玉辉的《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从产…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所作的有关走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之路的论述中,从而有必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进行一些探讨,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始终是坚持“改革与监管并举”。在此,我们将抹银行监管的法价值入手,继而深入探讨有关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并试论其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