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玉玲 《新闻窗》2014,(3):43-45
一、新闻教育的特性 1.终身性 人作为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对自身及外界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新闻的学习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这要求新闻教育教学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和独立思考,因此新闻教育要面向未来,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新闻教育是“终身教育”。大学阶段化的教学是“终身教育”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更注重思维和实践方法的习得。  相似文献   

2.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论”。他认为,终身教育“应是人的一生中持久不断的过程,应该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向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教育新观念的提出显然是分析了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得出的结果。现代经济愈来愈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成员要及时掌握日新月异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得及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应用  相似文献   

3.
孟桃林 《大观周刊》2012,(41):380-380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足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文明传承和民族兴旺的历史证明.国民的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人的早期阅读经验对其一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基础性作用.闶此推广阅读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天,男,北京人,二十七八岁,大学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和自由摄影人,随后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一直在潜心建造一个环保网站,并为此辞去公职,从此没有固定收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应该是一个能在如今喧嚣都市里让自己安静的人。 可是高天并不这样看自己:“可能要让你失望了,因为我也一直是焦虑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包括新闻单位,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里他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放在了首位。在谈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时,也把“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放在了打好五个根底的首位。前一个首位说的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后一个首位则说的是武装新闻工作者自身。教育人者应该先受教育。前一个“武装”是以后一个武装为前提条件的,没有后一个武装,前一个武装便是一句空话。所以,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讲,在学习科学理论上要有高度的自觉性,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先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好自己的头脑。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是人类的价值取向、思维与行为方式转变的机遇.教育信息化应该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引领教育观念、内容与资源、方法与技术、评价与管理的改革,促进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该关注四个转变:即从重视“物”转向重视“人”、从重视“方法”转向重视“课程”、从重视“管理”转向重视“服务”、从重视“技术”转向重视“文化”,这四种转变有利于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文化?学界有颇多解释,不一一列举。从动态意义上讲,文化应该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辩证统一的过程。“以文化人”强调的是传承,是把人化自然的成果内化为人的精神力量,形成人的学识、修养、品格的过程。“以人化文”强调的是发展,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所以,文化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文化”造就人,反过来,“人”也造就“文化”,这就是“文”与“人”互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周全 《档案管理》2020,(1):26-27
通识教育理念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表述的自由教育观,后经过中世纪欧洲的“七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19世纪的自由主义教育,于19世纪初被正式提出并于20世纪与博雅教育合流,相互通用。两者拥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内涵,因此,通识教育是以博雅教育为精髓和主要内容的,其着眼点在“人”,人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人文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王阳阳 《大观周刊》2010,(46):32-32,14
中国从古到今一直推崇这种“主旋律”教育..孔予的“孝悌、忠恕、信义”到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人事小,国家事大,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些主旋律口号我们一直不绝于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我们也看到占大多数的“主旋律”课文。我们现在教育正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接受能力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不管教育改革朝什么方向,采用什么形式,但尊重人性的自由,重视学生的个性应该是题中之义并贯穿始终。在个性自由发展的同时进行一定主旋律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的同时唱响我们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阅读的台阶     
安武林 《全国新书目》2013,(12):140-141
阅读,如同一个人在攀登台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短到长,由少到多的过程。童年的时候,这样的阅读过程最为明显。也许,我的小时候是在那种自主和自由的阅读环境中长大的缘故吧,所以,我很排斥别人对孩子们的阅读行为指手画脚的行为,应该读这,应该读那,阅读的自由有时候像阳光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慧 《大观周刊》2013,(10):159-159
在教育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以“交往”为基础的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之为“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地位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每个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在黑柳彻子和圣埃克絮佩里的著作中,他们对师生关系也有特定的理解,黑柳彻子认为教师应该以尊重和爱为基础来进行交往,而圣埃克絮佩里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建构“驯养”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广告学家贺普·谢尔顿曾说:“一部三十秒的广告影片,用一个寸半大小的药瓶就可以装下,殊不知这小玩意是集数十人、花数周时间、玩命工作的结果。”贺普·谢尔顿极言广告创作之难,实际上难就难在创意上。的确,创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创意者对生活,对人类有深入的了解和剖析,更有赖于其潜意识里有足够的情报和自由的想象空间。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而广告片的创意思维方式却往往是“应该……但是……”的逆向思维。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正是广告吸引受众,激发购买欲望的创意所在。  相似文献   

13.
周波 《声屏世界》2006,(12):25-26
中国新闻学读本上有这样的阐述:过度的自由必将导致对他人自由的侵犯和自由享有者自身的腐败,新闻媒介接受社会控制是必然的。解决媒体权力滥用的问题,社会控制新闻媒介除了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媒体加强自律,引导媒介从业者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国家法律是最后的理性。在一个自由社会里面,专业伦理对于决定媒介的专业行为应该负主要的责任……”①那么,以什么来引导?有人呼吁,说大众传媒在帮大众选择他们应该关注的事件,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在哪?笔者以为,都在“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23,(3):126-127
<正>大脑的构建过程是从一张平整的“纸”开始的,塑造大脑类似折纸,而细胞组成、生物特性、社会生活、教育等各个因素影响着这张“纸”的折叠方式,神经联系则是“纸张”上的折痕,最后渐渐“折叠”成一个三维结构。本书作者强调了大脑的可塑性,我们可以像折纸一样“折叠”大脑,其目的不仅是让我们了解自己,也是呼吁我们应该承担起构建和重塑自身及后代大脑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肖传国前传     
一个成长于“文革”年代,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大学,成为研究生教育恢复以后的第一批入选者,赶上出国潮,最终又成为“海归”把事业建立在自己家乡的人。他个人奋斗的故事中,折射出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背景。而这个幸运儿最终以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方式。给人留下几多感慨、思索和困惑  相似文献   

16.
薛小锐 《大观周刊》2012,(26):107-108
“教育生态化”将人本身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的原理、视角、方法和技术促进学生身心的自由与和谐发展。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我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生态化,要尊重学生意愿,不强其所难;正视学生个体差异,彰显其自我价值;保持适当距离,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惟此,才能造就人格健全、身心和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7.
尹世杰在《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撰文提出,当代经济学应加强对人的研究。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经济、文化的主体。社会发展应该体现主体的能力,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更美满幸福。当代世界一系列问题都牵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发展不是一种单纯的进步,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交相发展,互相促进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OUT DOOR—走出户外”是时下流行的一个时尚的或者说“酷”的名词,户外文化、户外生活、户外运动它不仅涉及到体育、旅游、文化。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它代表了现代人“自然、自由、自我、自信”的一种全新追求.可以说户外运动正成为中国人又一种新兴的、健康的时尚休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岁末,北京“三昧书屋”,有那么二十来个人围坐一圈,各掏20元,手捧清茶一杯,为了一个问题,一个想起来有点无聊也有点意思的问题走到一起来了。这就是“自由撰稿人”问题。 受邀之初得知将来联谊小聚的多是以“卖文为生”者,聊聊的目的不过是交流一下爬格子的艰辛及如何提高爬格子的效率,名目就是“自由撰稿人”聚会。最初并没有想到这名目本身会成为一个问题,聊着聊着竟发现似乎大家都不太清楚“撰稿人”前加上“自由”以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作为泊来的概念,“自由撰稿人”在西方通常是较有影响的大手笔,如专栏作家。他们不属于任何媒体机构,他们的名望却使其文章为许多媒介乐于采用,报酬之优也远非一般的编辑记者可比。 因为是泊来品,在中国自然也会打上这样的印记:这应该是一群主要靠卖文为生而又有较高知名度的人,他们有别于专为某一特定传媒机构服务的人,无论从写作水平、洞察力乃至分析展现种种社会问题时的犀利程度上讲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