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理论对经济个体行为的依赖使经济理性假设具有了公理性的意义。西方经济学在不断拓展其研究范围的同时,保留和强化了它的形式逻辑特征,因此,经济理性假设的公理性在经济学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具一般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成功加入WTO,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但需要大批理论型外语人才,更需要大批实用型外语人才,对外语人才的潜在需求已经转化为现实需求。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和学一直处于一种事倍功半的状态,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充分地实行两极分化。即理论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分化。通过教学制度、教学方法的创新,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改革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学校文化的研究与构建,这对社会转型中的教育来说,可算是一大幸事。然而,一提起学校文化,人们总会想起校园文化——楼堂馆所、花草树木、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以及形形色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其实,这些仅仅是学校的表层文化,而学校文化的内蕴就没那么简单了。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表层的校园文化,在其背后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说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因此,我们讲文化育人,主要是在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上进行研究与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教案设计以语言知识灌输为唯一目的。最新意义上的教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性、体现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学校文化的研究与构建,这对社会转型中的教育来说,可算是一大幸事。然而,一提起学校文化,人们总会想起校园文化——楼堂馆所、花草树木、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以及形形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接触一种新的文化。文化教学是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而应是目的语文化与主体文化并重。本文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强化主体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以及如何提高目前教师的文化素质,改革现行文化教学教材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接触一种新的化。化教学是跨化交际背景下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目的语化的导入,而应是目的语化与主体化并重。本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强化主体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以及如何提高目前教师的化素质,改革现行化教学教材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志愿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中产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以维护社会公正为目标,以调节社会矛盾和平衡利益为重点,以有效社会政策为手段,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健全责任明确、协调联动、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法治化、公共化、信息化与服务化。在厘定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内涵边界的基础上,讨论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开放性:发展模式与体制适应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条件依托下,由大学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发展起来,在校园中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高度的校园特色和健康的生活气息。根据大学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及文化学观点,可以大体认定大学体育文化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体育环境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精神文化。这四者形成一个以体育精…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概念,并针对现代大学的教学特点,对大学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大学的发展轨迹,透视大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变迁;从大学的功能揭示大学的本质特征与运行逻辑;从大学的本质特征探究大学的魅力与问题,进而描绘出"大学是什么"的轮廓,为我们理性地认识大学、理解大学、办好大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的观念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大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回答了为什么要对大学的观念理性予以重视和大学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观念理性两个问题。前者在于说明大学的观念理性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后者则从育人为本、学术自由、社会担当三个方面回答了大学应该确立和守持什么样的观念理性。  相似文献   

13.
14.
大学理念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教育哲学概念,它包含了人们对于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传统大学理念的灵魂。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出现理念继承上的断裂,西方大学“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的思想一度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大学理念。当前,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引发了教育界对走向实践理性的大学理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校内部管理规范合理性的基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在现实中表现为其可行性,合目的性则表现为其可接受性。判定可接受性的标准是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认同度,而民主机制是充分显示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认同度从而显示其是否合目的性的基本方式,就高校而言,这种民主机制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广开言路、代议机制、磋商机制。判定可行性的标准是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实施情况和实施结果,其程序要点是同行专家的集体评议和表决。可接受性侧重于程序的合理,可行性侧重于实质的合理,高校内部管理规范的合理性是实质合理和程序合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馆藏应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确定合理的藏书结构,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文献利用率。用统计分析法和馆藏结构分析法,从文献的分类、学科和出版三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藏中学科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从馆藏结构分布、各学科文献馆藏变化、出版结构等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馆藏应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需要,确定合理的藏书结构,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文献利用率。用统计分析法和馆藏结构分析法,从文献的分类、学科和出版三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藏中学科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从馆藏结构分布、各学科文献馆藏变化、出版结构等多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文化的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载体,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网络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有的价值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一般有"工具价值合理性"和"目的价值合理性"之分,这里仅从工具价值合理性和目的价值合理性这两种基本形式来探讨网络文化的价值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spects for objectivity in reasoning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empirical studies that apparently show systematic culture‐based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reasoning. I argue that there is at least one modest class of exceptions to the claim that there are alternative, equally warranted standards of good reasoning: the class that entails the solution of certain well‐structured problems which, suitably chosen, are common, or touchstone, to the sorts of culturally different viewpoints discusse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ome cognitive tasks are seen in much the same way across cultures, not least by virtue of the common run of experiences with the world of material objects in early childhood by creatures with similar cognitive endowments. These tasks thus present as similarly structured sets of claims that have similar priority: what is framed, and what is bracketed, or held constant in the background, is shown to be naturally common across cultures. As a consequence, a normative view of reasoning and, by implication, critical thinking can be defended. While this might be a modest sense of objectivity, the high level of intercultural articulation that is able to occur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ggests that it provides cognitive scaffolding for a lot of other reasoning tasks as wel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