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把电视新闻划为主题性报道和事件性报道两种。如何把主题性报道做得“好看”一些,使观众在喜闻乐见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事件是做好主题性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从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与传达事件关系看,尽管二者共性东西都具有五个W,但  相似文献   

3.
张璎 《记者摇篮》2006,(10):31-31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也能突出反映出我们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对灾难的报道一直是遮遮掩掩,把灾害视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新闻题材,把突发事件的报道看作负面报道,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一是报道不及时,应该报道的没有报道。突发性事件的起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从而扼杀了报道的最佳时机。1994年11月27日,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烧死233人,由于几个有关政府部门对要不要报道,如何报道的意见不一致,耽误了信息发布的…  相似文献   

4.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它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对事实的单侧描述变为全方位扫射,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笔法和风格观察和把握社会,提出并关注对这一时代具有重大意义的根本问题。深度报道也正因其信息量大,矛盾冲突明显、思辨性强等特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电视访谈、连续系列报道等等体裁都是适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然而,深度报道的采写毕竟不像普通消息那样单纯及简单,它在选材、采访及撰稿等方面均对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辉 《新闻世界》2012,(7):92-93
作为电视媒体,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地方电视台,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的冲击下,结合本地特色做出独具特色的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度报道应该算得上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8.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9.
周昕  胡迅 《视听界》2002,(4):24-24
长期以来,我们一说起新闻的表达,认为要把最重要的、最能吸引人的事情写在最前面,接下来按重要性的依次递减安排;结尾是最不重要的,是报道的弱势部分,甚至报道的末部就根本不能称为一个结尾。其实,新闻报道在结构上并不存在什  相似文献   

10.
沈铭玉 《视听界》2007,(5):81-81
在民生新闻占尽故事化优势的时候,其他电视新闻也在积极探索主题性报道如何生动好看。其实主题性报道同样需要讲故事,要想讲好故事,达到所要的宣传目的,需做到四点,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冲突化。  相似文献   

11.
谷坚 《视听纵横》2004,(4):52-54
在我们的电视新闻中,主题性报道越来越多了。由于这种报道形式往往集成就性报道、工作性报道于一体,以全景式展开、系统性描述的形式,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战役性的深入系列的报道,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想法和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了舆论的主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会议报道是最能反映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报道题材。如何使形式单调的会议报道丰满起来?如何使相对静态的会议富有动感,使电视传播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在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电视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让会议新闻回归新闻本位,成为很多电视台时政记者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范莉 《新闻前哨》2003,(11):40-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的分层化也越来越细,不同的受众群体在观看电视新闻时有着各自不同的收看习惯。老百姓需要的是有自己视角的新闻,能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这就要求记者的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即新闻报道要有生命力,说到底就是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典型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李钢 《视听界》2001,(2):23-23,15
突发事件通常是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突发的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并且能够产生较大影响的变故和灾祸,它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发展,其结果总是令人触目惊心,始料不及,其中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具有强烈的冲击力,震撼力,由于电视声画并茂,现场性强,突发事件电视报道更具特色,魅力独具。  相似文献   

17.
张巍  张英 《新闻传播》2005,(2):54-54
纵观当前各地电视台播出的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属于精品的节目可谓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是策划者、记者精力投入不够,不肯真正”沉下来”做大文章:二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者、策划者意识相对滞后。这样一来,会使许多适合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新闻题材被作成了其他报道形式,浪费了新闻题材。也会由于编导意识偏差和编导手段、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胡广清  郭红 《新闻前哨》2003,(10):50-50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取批评报道的“点子”,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是否围绕当时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是否涉及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焦点访谈》处理得较好。如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整治农村生产资料市场,连续播发了《复杂的复合肥》、《劣种怎到农民手》、《政策肥肥了谁?》三期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20.
郑昌平 《新闻天地》2002,(11):51-51
电视新闻成就报道,是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搞得好,就会使观众锁定频道,饶有兴趣地看下去,并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搞得不好,就会陷入模式化、概念化,使观众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情绪,以至更换频道。如何才能搞好、搞活成就报道,我认为要在新闻"切入点"上下功夫,切入点应做到"准"、"活"、"新"。首先,切入点要"准"。当我们到某个行业了解其成就时,往往得到的就是一些总结性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无非是"办法十成果",谈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