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与模糊性马奖霞1965年,美国札德教授发表的著名论文《模糊集合》,标志着模糊学的诞生。其实,模糊性问题是人类在实践中早已接触到的,但只有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下才能产生模糊学。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以分析为主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模糊学的创立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教授认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分析为主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进行到以综合为主对不确定现象的研究,各门学科在充分研究了本领域中那些非此即被的典型现象之后,正在扩大视野,转而研究那些亦此亦彼的非典型现象,即模糊现象.查德为模糊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类别之间,常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这一事实,在认识活动中,模糊现象、模糊概念和模糊推理常常是人们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和繁难的工作,从对“语文”内涵和教材内容的理解,到语文学科性质及其教学风格的理解,无不渗透着一定的模糊性,很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想就教材内容中的模糊性及其教学对策作些探索,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学是模糊理论与语言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是用模糊方法研究语言的科学。这门科学近20年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以分析为主对确定性现象的研究进行到以综合为主对不确定现象的研究。各门学科在充分研究了本领域中那些非此即彼的典型现象之后,正在扩大视野,转而研究那些亦此亦彼的非典型现象。①近几年,我国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语和语义方面,对句法结构的模糊性还缺少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图就模糊在英语句法结构中的映现作一探讨。一、英语句法结构模糊性映现的重点“语法…  相似文献   

4.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创立了模糊集理论,标志着模糊学的诞生。模糊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类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的新方法,它不仅带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大突破,也为其它许多学科带来了方法论上的重大启示。这个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进一步辩证的认识了语言的明晰性和模糊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诗学即关于文学的学问或理论,模糊诗学研究的是文学的模糊现象及其本质与规律,它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的一种。模糊诗学的学术语境一是诗学语境,这是历时的传统语境;二是模糊学语境;三是多值逻辑;模糊诗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模糊诗学与模糊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模糊诗学与历史诗学、文化诗学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诗学,属于诗学研究的不同流别。模糊诗学与模糊学、模糊数学、模糊美学、模糊语言学属于不同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高恂 《考试周刊》2012,(34):24-25
模糊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现象的学科,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将模糊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翻译实践,可丰富对语言本质及其使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糊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的概念内涵和根据,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利于推 动真理认研究的深化,指导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浅谈"模糊"与"精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与精确既是一种矛盾体,又是辩证的同一体,语言的精确性和模糊性又相互发展,相互丰富,推动了人数语言的进步和繁荣,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精确是人们致力追求的目标,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对象,更好地研究模糊学这门独立的科学,使其在翻译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文学教学。文学教学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以及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教学的模糊性,是指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突破教学提示上的理性框框,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让学生驰骋想象,独抒己见,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学习氛围。一、模糊性是模糊学理论对文学教学的基本启示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创立了模糊集理论,标志着模糊学的诞生。模糊学是一门方…  相似文献   

10.
当代许多学科是高度综合化的学科,在不同学科之间必然会有研究内容等方面的交叉或重复,这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借鉴相关学科提供了可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学必须适应当代社会学科发展高度综合的总趋势,在不断借鉴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把相关学科和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有益成果及合理因素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朦胧诗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于人类生存的漠糊性环境(包括人本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模糊性语言、模糊性逻辑和模糊性思维。由于朦胧诗大量使用了Euzzy(模糊)语言、模糊逻辑,而且将模糊思维引进诗中,诗意才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它受到量度的制约,在诗意上存在着一个模糊的变量,可以运用模糊集合理论研究其清晰度。在欣赏朦胧诗时,运用模糊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从习惯了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思维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而领略这种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科兴趣中心转移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中国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变迁的趋势:学科体系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总趋势上与世界地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具有趋同性。  相似文献   

13.
一、心理模糊性模糊性是指由于不可能给某些事物以明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进行划分时的不确定性。它是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一种抽象。心理模糊性则是指心理现象的差异在中间过渡时所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性。1.心理模糊性的实质模糊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认识。客观世界中的模糊现象是模糊心理产生的源泉。没有模糊现象的存在就不会有模糊的反映。但是,模糊心理的产生又不单纯是客观影响的结果,它是通过主体的内部特征折射出来的,要受个体经验、个体心理特征等主观因素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语义特征(1)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2)不确定性;(3)相对性及在翻译中常见的现象:(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语用模糊性,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对应法、交异法,省略及补充等。  相似文献   

15.
<正> 科学的界定与认知的模糊,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所谓模糊性就是事物在性态与类属上所具有的界限不确定、不清晰与不分明,从逻辑上来说,便是客观事物的内涵、外延现着“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模糊状态。事物中为什么会有这种模糊的现象呢?这是由于一切客观事物与思维现象本身就具有确定性与模糊性相统一的普遍特征,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  相似文献   

16.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对于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特征的实际问题,班主任不要简单地给学生以明晰的评判,而要用一些“亦即亦彼”的不确定性“糊涂”道理和做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自行解决,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对于那些具有模糊性、随意性特征的实际问题,班主任不要简单地给学生以明晰的评判,而要用一些"亦即亦彼"的不确定性"糊涂"道理和做法.让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自行解决,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集合论中,一个对象对于一个集合,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二者必居其一,绝不模棱两可.这样一条要求就限定了普通集合论只能表现“非此即彼”的现象.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模糊数学不是让数学变成模模糊糊的东西,而是让数学进入模糊现象的禁区.这里所谓的模糊性主要是指客观事物的差异在中介过渡时期所呈现的:亦此亦被”性.人脑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依据少量的模糊信息对事物作出足够的准确的识别判断,灵活机动地解决复杂的模糊性问题,凭借这种能力,司机可以驱车安全的穿过闹市,医生可以依据病人的模  相似文献   

19.
引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体育科学研究带来了广阔前景。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少基础学科进入“饱和”状态,各学科发展前锋受阻,于是横向转移,各学科部门之间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科学分工越来越细,大量新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各学科间又相互依赖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20.
考查学科试卷的评价采用“模糊性评价”和激励性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模糊性评价”就是只看理解性的错误和卷面情况,对那些学生一看就能发现的小错误,原则上老师不批改。留给学生在试卷讲评时自己改正。激励性的方式就是重表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