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南沧源崖画族属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沧源崖画因其古老和内容之丰富离奇,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目。沧源崖画的发现·对于研究原始社会史,西南民族史、艺术史等方面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近年来,学术界对沧源崖画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然而,对于族属问题的研究,目前仍众说纷云,各执一是。比较集中的看法是:“佤族先民”说,“傣族先民”说。就笔者近几年来听到的和在书刊上看到的“傣族先民”说的主要依据,概括起来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沧源崖画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关于沧源崖画的制作年代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对沧源崖画与耿马石佛洞新石器文化、云南青铜器中铜鼓图象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沧源崖画图象的基本考证。文章认为:沧源崖画的年代上可到商朝,下可到东汉,主要部分应在商周之交到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3.
审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发生学角度对原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学界对原始艺术的审美发生学说大致可从五个方面作出整体把握:一是生物学角度,二是劳动说角度,三是巫术、图腾说角度,四是心理学角度,五是生命美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诗性智慧是维柯《新科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作为这一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隐喻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都是探讨人类艺术发生的重要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发生研究具有重要贡献,它既不同于从外部社会学角度考察艺术发生的"劳动实践说",而且也要比单一的"巫术发生说"和"游戏说"更为全面圆通。中国上古的神话、岩画以及乐舞等原始艺术遗迹,正是以隐喻和想象彰显了人类早期的诗性智慧,体现了人类对此在生存的超越性,从而也印证了诗性智慧理论对艺术起源问题解释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原始舞蹈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基本形态.在人类形成的初期,各种文化形态尚未发生,只有猿人遗传下来的本能舞蹈.其实这个时期的所谓舞蹈,和后来的舞蹈在本质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它包括着武术、杂技与原始体育的成分,因此可称为“人体文化”.人体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母体和先声,造型艺术史可以为证.不管是漠北的内蒙古阴山崖画,还是遥远南疆的云南沧源崖画,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文化遗存,都是这种以舞蹈、杂技、武艺、祈祷、祭祀为综合的人体文化的表现.从大量崖画,可以明确考订大约年代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地画,以及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来看,中国原始舞蹈大体可分四类:第一类,反映狩猎、农耕等生产劳动及有关的祭祀祈祷活  相似文献   

6.
艺术象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根源于生产劳动.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必有一个从生产劳动向艺术转化的中间环节即中介.这个中介就是原始巫术,它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表层上的活动场所;深层的主体意识、社会意识的确立;规范的内容形式;一系列最初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7.
以20多年来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著为线索,着重从沧源崖画的综合性研究、族属研究、年代研究、图像研究等方面,对学术界关于云南沧源崖画的研究作了综述,以期展示云南沧源崖画研究的成果和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艺起源假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艺术起源假说摹仿说、心灵表现说、巫术说、游戏说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和缺陷。同时,通过对原始艺术的分析,论证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不足,阐述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原始艺术是原始社会生活在先民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原始先民在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客体创造艺术形象时,就已经把他们对客体和事象的感知注入了其中;而原始宗教巫术,比起工具起源的历史的确要晚得多,但其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原始宇宙观,同时也体现了原始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毋庸置疑,原始艺术必然与原始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无数事实证明,原始巫术在原始艺术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花山岩画作为壮族先人精神的外化物,包含着在原始宗教巫术思维共同支配下形成的一种祈求生存的愿望,具有浓烈的宗教巫术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原始宗教巫术仪式何以具有艺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云南沧源崖画是迄今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80年代以来,它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其研究已经在深入之中。其中,最集中的热点仍是崖画的创作年代和族属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在族属问题上,作者仍坚持佤族先民——“尾濮”说之观点,并再论证,以此研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也就是艺术何时产生、如何产生、何以产生的问题,一百多年来一直是许多学科众多学者费解难猜的“焦点之谜”,杂说种种.诸如:艺术“巫术”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摹仿”说、“游戏”说、“表现”说等等,皆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也各有偏颇.总的来看,所有这些观点不够周详的原因可归纳以下三点:(1)有意无意中坚持一种莫须有的虚假前提,想当然地认为原始人类智力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12.
当代白族乡村巫术艺术共生现象的研究不能在西方艺术考古学、艺术人类学或艺术哲学的学科范式内进行,“原始艺术”这一术语与当代白族乡村民间艺术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从宗教维度来阐释当代白族乡村巫术与艺术共生的现象,是将此现象视为一种社会行为,可以发现巫术、艺术、宗教等文化事象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3.
“巫术说”是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发生学理论之一,“巫术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原始思维的提出,但是以“巫术”来阐释艺术的起源,难免存在理论上的悖论现象,因为从审美和艺术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以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人类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产生要比人类巫术思想的产生早得多。  相似文献   

14.
关于艺术的发生,历来存在着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三种起源理论。本文认为,艺术活动离不开人的生产劳动,审美艺术的发生最终是人们生产劳动的产物。史前艺术的特征,是艺术活动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物质活动,因而有着鲜明的功利意识与实用目的,是实用意识与审美意识结合的结晶。而史前艺术的功能,除了实用与审美意义外,还具有传达与交流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等象征性功能或符号意义,这种符号功能是原始人类从动作思维向意向性、抽象性思维转化的过渡形式,是原始人类主体内在精神外化的物质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人类艺术的起源作为艺术学科的一个基本问题,自近代以来中外学人众说纷纭,无论是劳动说、摹仿说、游戏说、巫术说或表现说等观点各持一端,其均难令人断然信服。在结合以上学说的基础上现所提出的艺术生成的"浑成观"能有机地抽取各个学说的合理内核,融会贯通并溶于一炉,指出了艺术发生是由一个模糊的历史概念,其是由功利性笼罩下的物质与精神、社会与个体、行为与心理、确定与不确定、渐进与突变等多方面、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性的逻辑认知内容。这一观点诱导人们从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动态视角探寻之,是更能还原历史的真实和接近科学的答案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众多,其中“劳动说”、“巫术说”等存在片面性,没有摆脱传统理论束缚。需要指出的是:艺术起源的单轨说不能成立;对文献考古资料的不正确运用也会导致结论错误。二者均受先验观念影响,将原始社会过分简单化,认为艺术一定源于原始社会这个特定阶段。古典进化论是这些错误认识的根源。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在艺术研究领域引入“文化要素分析法”。  相似文献   

17.
在美学史上,对艺术的起源,有过各种各样的推测和论断。归纳起来,大约有摹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和巫术说。其中以劳动说最为流行。同时也最为人们所称道。本文对此提出一点异议。这种学说认为,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直接起源于劳动。  相似文献   

18.
巫术与技术共同打造的艺术——《哈利·波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利·波特>创造了"读图时代"的阅读神话,它的成功归因于以巫术为代表的前现代思维方式与现代技术的完美合璧.巫术是神秘的、可以操作的、超自然的、在体验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术";技术是现实的、可控的、在试验中改造自然的"术";艺术是浪漫的、高度幻想的、能够安慰人心灵的"术".巫术与技术结合来共同打造艺术,或许正是后工业时代艺术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类学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史前时期并不存在哪怕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艺术与劳动、巫术、宗教难分难舍地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幅混沌如一的原始文化图景。在传统美学体系中,一般把艺术价值分为认识、伦理、审美三个方面。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里,这种陈旧的“三分”法很难触及艺术价值的本质,唯有深入史前文化中去追问艺术的存在意义和生命意义,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求解艺术何为的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20.
原始宗教是巫术、图腾制度、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产物。由于原始先民们求生能力的薄弱,将自然力量本身看成具有意志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并由此产生了宗教和宗教艺术。宗教在宣扬自身教义的时候,通过绘画雕塑等审美主体将宗教教义镶嵌其中,在这个语义结构下,宗教艺术使人对神性的宗教意识顶礼膜拜,在宗教艺术里蕴涵着深刻的宗教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