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蔗糖业先后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以及两次沦陷期间的摧残,损失较大。广西糖厂的被炸毁,意味着广西制糖业现代化的中断,加剧了广西蔗糖业的落后。探讨抗战时期广西蔗糖业的损失对研究整个抗战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广西蔗糖业损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蔗糖业先后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以及两次沦陷期间的摧残,损失较大.广西糖厂的被炸毁,意味着广西制糖业现代化的中断,加剧了广西蔗糖业的落后.探讨抗战时期广西蔗糖业的损失对研究整个抗战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分为三个阶段,给广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目标主要为教育机关、文化场所、医院、庙宇、教堂、居民区、交通设施和工厂企业等可以清楚地看出,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是一种极其凶残的集体屠杀行为,是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是违背国际公约的.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新闻媒体《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以大量通讯、特写、评论和时评,报道和揭露日军轰炸重庆的残暴罪行,讴歌中国空地部队对日军轰炸的英勇抗击,激励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对国民党政府在群众组织发动和防空设施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共新闻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对于推动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由于芷江机场的修建,芷江成了日军对西南大后方进行狂轰滥炸的重要目标之一,《申报》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报道。日军对芷江的轰炸是无差别轰炸,轰炸的规模、频率与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密切相关。日军的轰炸给芷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芷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遗迹遭受重大破坏,同时也使芷江在抗击日寇、捍卫和平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日军两次进犯广西,给广西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笔者以广西土产为例分析了它在抗战中的损失,认为抗日战争给广西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损失是全方位的。包括沦陷时所遭的破坏损失。也包括未沦陷时给土产带来的损失,以及战争带来的间接损失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至第一次长沙会战前,国民政府努力通过苏联援华贷款使中国空军力量得到一定复苏。会战开始后,由于疲于应付日机轰炸重庆,国民政府对空军使用原则的规定,特别是将新到苏式先进轰炸机的飞行与作战任务交予苏联志愿队,中国空军一度缺位于战场,致使陆军对日作战遭受极大困难。会战后期,中国以苏联空军志愿队两次有力轰炸汉口日军机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不仅配合了陆军的反击作战,迫使日军不得不重视华中地区制空权的掌握,更提振了国人的抗战信心,在国际上传播建构了中国抗战正面形象,预示了中国空军配合陆军作战效果的阶段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对广西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产生了严重后果。日军是为了推进侵华战争而破坏广西农业生产的;其选择的重点破坏地区与军事目标有着密切关系。日军分不同的阶段对广西农业进行破坏,不仅阻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也加大了恢复生产的难度。广西部分农业设施在抗战期间之所以得以保存,既是日军“以华制华”的需要,也是其争取国际支持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在戏剧文化工作者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文化运动,各行各界的群众积极组成了许多抗战戏剧团体,有效推动了桂林抗战救亡戏剧运动的胜利前进,在桂林抗战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是年11月,桂林沦陷,至1945年7月日军撤出,日军侵占桂林及周边地区8个多月。桂林周边的村庄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许多民众由于亲身经历过桂林之战,有十分真切的感受,记忆独特、新颖,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评价此战重要而不可多得的依据。民间的历史记忆可归纳为"逃难"、"日军抢夺、破坏、屠杀"、"民众人性"、"日军败退"四个方面,这些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日军侵占桂林期间的民间历史记忆的保持方式应尽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在将《湘西纪行》与《桂林集》(上卷)的所有篇目进行了逐一比对之后,考论了两集重出篇目的四点差异,同时比较了目前所见两种版本《桂林集》之异同。目前整理《桂林集》,应以日本内阁文库本为底本,曹岱华刻本为校本,并以《湘西纪行》为《桂林集》卷上的参校本。  相似文献   

12.
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当时海内外对其评价:“中国西南八省戏剧工作者于一堂,检讨既往,共策将来,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打造的一个大学戏剧文化品牌,以重排、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优秀剧目为主要内容,旨在以青春激活历史,用学术引领时尚,既重现桂林文化城的辉煌壮烈,又体现今日大学生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桂林抗战文化活动下限的时间,过去一般都以1944年秋桂林大疏散为止。现在看来,下限时间还是以延伸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1945年为宜。文章以大量的事实证明,1944年秋桂林大疏散以后,虽然桂林陷落了,而桂林抗战文化仍在延伸,革命文化的火种燃遍了八桂大地。  相似文献   

14.
独特的童真美感——论"桂林文化城"儿童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随着"抗战桂林文化城"的形成,桂林的诗歌创作和各项诗歌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并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状貌。而儿童诗歌以其独特的童真美感在整个桂林文化城诗坛上绽放出奇光异彩。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创作儿童诗歌的诗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来关注抗战时期的儿童,描写儿童生活、思想,反映抗战的愿望,写出了大量的诗歌,为桂林文化城诗坛增光添彩,丰富了桂林文化城诗坛,推进了中国新诗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30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桂林抗战文化研究近30年的主要成果,包括资料工作和学术著作,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和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44年9-12月的桂柳会战中,国民党一方面在广西兵力不足,总计约10余万,另一方面在贵州云集了大约20余万兵力。在桂林、柳州陷落之前,国民党将20余万大军布防于独山、都匀、马场坪至贵阳一线,对日军形成一种"御而不击"的态势;日军在攻占桂林和柳州后一度分三路侵入贵州,攻占独山和进到都匀附近的鸡贾。究其原因是蒋介石被日本实施伪装进攻重庆的5号作战计划所迷惑和周佛海、杨惺华提供的日军在攻占桂柳后将进攻贵阳和重庆的情报所误导,为保陪都重庆所致。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诗歌曾经是最有力的号角。这时期的诗歌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桂林文化城的诗人们爱国英雄主义之火熊熊燃烧。诗歌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揭露了日寇的凶残,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在艺术风格上亦具有那个时代雄浑、悲壮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及相关行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5月,桂林市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最早接待外国游客的城市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桂林现在已成为一座国际性的旅游城市。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对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从旅游者个性特征、旅游动机两方面对桂林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认为可通过加大桂林娱乐、购物设施的建设,促进非基本旅游消费的发展,使桂林旅游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日军攻打上海,文化名人与进步青年纷纷出走,走向武汉、桂林、重庆,走向延安。上海的话剧舞台上,主角们也频频出走,奔向远方。然而,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走,走不了。本文以张爱玲的话剧《倾城之恋》为核心,参照"孤岛"时期于伶、夏衍的以"出走"为主旨的文本,结合当时的语境与战后的二元政治观点,探讨精英与大众、男性与女性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桂林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本土稻作文化源远流长,秦代灵渠的开凿沟通了中原与岭南,也促成了桂林米粉的产生;佛教从印度传入桂林,也为桂林带来了马蹄;桂林三花酒在宋代已经名扬湖广;桂林食狗保留了中原汉族饮食孑遗。这些特色美食为桂林饮食文化增色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