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荀鹤仕进与退隐的心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艰难的仕进旅程,其进退心态颇为复杂。章认为诗人既有苦求声名不甘庸世的寒士心态,也有取禄酬志谋,身荣家的常人功利心理,以诗干谒体现了诗人求名的苦心谋仁的韧志。而仕旅的艰难与挫折,参以禅宗玄理的影响,诗人在仕进的同时又常萌生出退隐之思,诗人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泛见于其诗之中,透此外案解析,似可煜照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酸苦心境。 相似文献
2.
吴燕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94-95
杜荀鹤是晚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的儒者,有远大的志向。他唯愿有朝一日通过“蟾宫折桂”而有所作为。在二十几年的科举生涯中,他尝尽了辛酸,写下了众多的干谒诗。在晚唐科举腐败的大背景下,要想中得一第尤为不易,杜荀鹤在科场中蹭蹬之久,求功名之心切也是晚唐诗人中少有的,他是晚唐少有的一位醉心于科场,与科举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诗人。 相似文献
3.
4.
周桃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3):57-58
杜荀鹤的哲理诗深刻地表现了自然、社会、人生中蕴含的哲理,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杜荀鹤哲理诗是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结合,对宋诗尚理风尚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晚唐衰落的时代以及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儒学为根本兼收佛道思想,自觉不懈的追求,是他创作出如此优秀哲理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孟晓晓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7)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体被严羽尊为晚唐三体之一--杜荀鹤体.杜荀鹤提倡诗歌要反对浮华,平易自然.他响应新乐府运动的号召,作诗多用俗语,并且又以苦吟炼字的态度对待诗歌创作,所以诗中警句颇多. 相似文献
6.
在唐宋诗的阅读与教学中,诗人们强烈的仕进意识凸显。文章首先介绍了几首有名的带有仕进意识的诗作,其次分析了那个时代的诗人生活的困窘及其天然弱点,再次明确了不少士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能坚守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品格的,具体分析时,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仕途旅程,他隐居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心灵选择,又有客观的时势逼迫,同时也是解除烦恼消解心灵痛苦的一剂良药。在杜荀鹤时进时退的行为中,我们也可窥视出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尴尬处境与凄楚酸苦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韩括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3-65
本文从考察李白的干谒行迹入手,归结出三个比较集中的时期:年轻在蜀中时期,隐居安陆到二入长安前期,晚年安史之乱前期到流放夜郎时期。从中看李白一生干谒的原因,从而得出李白的干谒诗在自喻和结尾上的特点,以及李白在精神上平交王侯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杜荀鹤身世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桃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
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提出杜荀鹤为"牧之微子"后,他的身世就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杜荀鹤为杜牧微子显然不是事实,断不可信。本文从避讳、唐朝风俗等角度证明这是子虚乌有之事。 相似文献
10.
罗琴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48
杜牧逐怀孕之妾下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杜荀鹤之说 ,流传至今。本文对这个传言的来龙去脉加以考辨 ,试图澄清杜荀鹤的身世之谜 ;并对杜荀鹤的家庭加以考辨 ,澄清一些夸大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1.
杜甫咏物诗早已成为历代文人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其背后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则缺乏研究。杜甫咏物诗与前代咏物诗重个人情感寄寓不同,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诗人通过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哀叹与悲伤、对博施济众精神的赞美、对处于困顿中弱小生命的关爱等,处处体现出儒家思想仁民爱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弘韬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63-66
根据顾随先生所论,以《旅夜书怀》和《山石》诗为例,从“修辞”和“阳刚”契入,分析韩愈一方面学习杜诗修辞之锤炼,一方面发扬杜诗的阳刚之气,在对比中以见其诗修辞锤炼之妙与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3.
贾宝玉女性化人格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之所以要把寄予家族厚望、担负光宗耀祖重任的贾宝玉,塑造成一个“男貌女心”的“双面人”,其创作动因或潜隐意图,在于他远祸避害的现实考量、“补天弥隙”的政治理想,以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规范和要求。我们不能将饱含作人生智慧、社会追求的思想结晶,仅仅视为一种审美趣味的提升和写作技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张继先的诗大体可以分为应酬赠答、宗教劝化、闲情览胜三类。这些诗集中体现了他的宗教思想,充分反映了他宗教领袖、宗教活动家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道教的特点。张诗尽管艺术成就不很突出,但对丰富宋诗内容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