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静 《大理文化》2003,(1):55-56
鹤庆修志始于明代,嘉靖年间,鹤庆太守马卿(字柳泉)曾编修<鹤庆府志>2卷.至崇祯年间,又由张懋敬、史实斋增修<鹤庆府志>2卷.但都早已散失无存.清代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由鹤庆府通判佟镇主修,邹启孟、李悼云执笔修成<鹤庆府志>26卷.  相似文献   

2.
弹指一挥间,80多年过去了.红军长征的硝烟已经消退在20世纪30年代苍茫的时空中,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瞻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令人热血沸腾,仿佛穿越到了那遥远的年代. 现今,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前,一支支头戴红军帽,身穿红军服的队伍,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听红色故事、留红色记忆……一幕幕动人场面在这里再现."重走长征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活动启动以来,在鹤庆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从中央博士服务团到云南省各厅(局)、省内各州(市)和大理州级各部门,已有上万名党员、干部先后前来参加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3.
鹤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鹤庆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长期以来在滇西北的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活跃在茶马古道上的鹤庆商帮,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和轻手工业的发展,而且架起了沟通国际商贸的桥梁.今天,鹤庆商帮的后代继承前辈事业,仍有上万名商人、工匠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演绎新的篇章.为了进一步挖掘茶马古道文化资源,再现茶马古道历史风采,弘扬茶马古道优秀文化,发展茶马古道文化旅游,促进区域经济长足发展,中共鹤庆县委、鹤庆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30日至10月2日举办了为期3天的"中国·鹤庆茶马古道文化旅游节".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鹤庆在大理州乃至全省日渐声名鹊起.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稍微了解鹤庆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与鹤庆的中学教育成果卓著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与小学教育有关,但中学作为冰山显露的一角而首先成为明星).  相似文献   

5.
段德三 《大理文化》2011,(12):98-99
鹤庆西山彝族黑话人是云南的土著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鹤庆西山黑话人的祭祀,其隆重程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过去,"上刀山"、"下火海"、口含火烧犁头等经典  相似文献   

6.
走进鹤庆松桂古镇,很多思绪就像古镇西边马耳山下的流水汩汩流淌而来,鹤庆松桂骡马交易的热闹场景在渐渐远去的马蹄声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踏着马蹄窝深深的青石板路,宛若踩着历史的心跳.走进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鹤庆松桂,就走进了茶马古道上骡马们的温柔梦乡.  相似文献   

7.
居住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边的鹤庆白族,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还是创造美的天才,特别是鹤庆妇女更具有创造美的天赋.鹤庆白族妇女的服装可以根据区域,划分为四大类:从北向南,分别是大方热烈的甸北妇女装;清爽宜人的甸中妇女装;温文尔雅的甸南妇女装;朴实醒目的松桂六合妇女装.  相似文献   

8.
云南鹤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的鹤庆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和谐共存,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传统工艺精品。白鹤青花瓷,鹤庆青花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松桂镇的三庄、太平、栗木箐等地。这几个地方蕴贮优质瓷土,加之当地居民有祖传的烧陶、制瓷工艺,有“小瓷都”美称。  相似文献   

9.
高原水乡鹤庆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北进大理的门户和通衢。鹤庆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汉以前属昆明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至唐初,曾属云南、东河阳等郡,南诏、大理国时期建蒙统郡、府,元以降称鹤州、鹤庆至今。  相似文献   

10.
漂河灯习俗,各地有之,而云南大理白族的漂河灯会,就更有情趣.我家乡鹤庆的白族姑娘,凡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都要相互邀约,成群结伙地到村边的河溪中漂灯乞巧,人们戏称姑娘会.到了农历七月十五日晚,各村各寨的白族人家,又要倾巢出动,到河溪中漂灯,称之为漂灯会.  相似文献   

11.
鹤庆以其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鹤庆坝子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善良而又智慧的白族人民。早在明清时期,心灵手巧的白族人民便开始加工和制作金银铜器以及各  相似文献   

12.
海西海揽胜     
我的故乡--洱源县牛街乡龙门舍,旧属鹤庆府.龙门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湖.山叫莲花山,山不高而秀雅;湖名海西海、澄潭,湖不大而妩媚.据<康熙鹤庆府志>记载,"海西海,其先为蜜箐也,一夜水泛成海,广袤约十里许.奇石玲珑耸峭,无一不堪下拜者.四面值荷花开时,宛然一幅西子照镜图."  相似文献   

13.
"花女园"与"产业林" 我国少数民族的生育习俗多姿多彩.居住在云南鹤庆四角山乡苗族群众生孩子要栽花、种树志庆,真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4.
母红生 《大理文化》2011,(11):70-71
金翅鹤自然村位于鹤庆坝子最南端,历史上是滇藏茶马古道翻越象眠山进入鹤庆坝子的第一个村寨,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道。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如流商贾,曾给该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清代鹤庆的第一个商号"同心德商号"的创建者李恒春在该村建起的故居独具白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了 《大理文化》2011,(8):100-103
杨天禄(公元1882年—公元1948年),字石渠,号农人,别号南溟巨海,红火道人等,大理鹤庆甸南杨李登村人,白族。杨天禄是民国时期国内有名的画家,也是鹤庆妇孺皆知的白族大画家,当地人称之为"画痴"、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6月14日早上,我和李寿海、苏炳煊、袁增乙、任元富、杨福元等老师从朵美乘车西上松桂,再南下黄坪。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到黄坪的天华洞。我们顺落漏河左岸的油路向下行驶,过了火烧桥,来到右岸,又顺宾黄公路来到了石洞村。石洞村是因天华洞而命名的村子。出了石洞村往南,就进入宾川县地界了,故而它是鹤庆县最南端的一个村子,是鹤庆的南大门了。1935年贺龙肖克领导的红军攻占了宾川,然后从石洞进入鹤庆县境内。1966年底我和同学们从鹤庆一中出发徒步串连到昆明,走的就是这条红军走过的路。我  相似文献   

17.
一门三书家     
在鹤庆坝子的东南隅,有龙华、象眠二山,山前有两条河叫漾弓江和银河,二水交汇于山下后向东南方直奔金沙江。这里风清俗美,景观独秀,地灵人杰,曾孕育出许多举人、进士、翰林学子,是鹤庆  相似文献   

18.
白族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人口有160多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思是“白人“、“白家“.显而易见,白族在未形成以前,先民就与“白“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无论男女均喜欢穿白色上衣.&;lt;三朝北盟会盟&;gt;卷三记载:“(白蛮)其衣服,则衣布好白,衣短而左衽.“由于长期心理积淀的影响,如今白族服饰中,白色仍是主流色彩,剑川、洱源、鹤庆一带的妇女还喜欢背披白羊皮,姑娘出嫁时,父母赠送一张纯白羊皮,作必备嫁妆.纯白的羊皮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纯洁美好的爱情,如羊毛不纯,就会被视为不吉利.……  相似文献   

19.
李金玮作品     
正李金玮李金玮(1902-1980年),字幼宇,号百寅,鹤庆人,幼喜丹青,师王铮,1927年聘为大理省中女子中学美术教员,1948年任鹤庆中学美术教师,1959年加入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以工笔花鸟为主,偶作人物、山水。  相似文献   

20.
走进新华村     
真正能够走进鹤庆新华村的,又有几人? 要到鹤庆新华白族村的人,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迫切,早早幻想着去邂逅那一片水意漫漶的世界.新华的水,丰富而清澈,她从每家每户门前屋后流过.新华的房屋、墙基是石头的,长满葱郁的青苔,屋顶上盖着青瓦,细雨飘洒,泛起淡淡的青光.做饭的时候,走出厨房弯下腰就可在明亮的流水里洗菜.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妇人的眼睛就早早布满了忧虑的影子,那影子总是远涉他乡做手工艺的丈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