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七月”诗派是当时社会大变动和社会大灾难的结果,他们的创作直接记录着当年社会的变动和灾难;“七月”诗歌中的苦难意象反映了不同境域中诗人们的真实形象及情感,着重分析了“七月”诗派中主要诗人的苦难意象。  相似文献   

2.
艾青与七月诗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艾青以他独具魅力的诗作影响了一大批青年走上诗坛,这其中绝大部分成为七月诗派的中坚力量。艾青的诗学思想与七月诗派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尤其是与胡风的主张大体一致。艾青以其创作上的“楷模”作用与诗歌理论上的“导引”作用,使七月诗派的流派风格最终得以形成,艾青是七月诗派这个队伍中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多方面论析了七月诗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创作特点,以及诗人们沉重的忧患意识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诗美,他们用笔为时代描绘出民族解放的轨迹,画出了苦难抗争的民族灵魂,勇敢地抨击时政的黑暗,呼唤“新世界”的光明与自由。文章通过对诗人们创作主题和艺术选择的揭示,表现了七月诗人们不懈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4.
七月诗派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现实主义流派,以《七月》、《希望》为创作阵地,以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为创作宗旨,将客观现实和诗人主观结合在一起,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胡风的文艺理论和编刊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七月诗派有共同的流派风格,诗人在诗歌中展现抗战时期的血与火的历史,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表现个人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5.
“七月”诗派,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为新诗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进行过有益探索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它活跃于抗战诗歌发展的全过程中,在抗战诗坛上影响最大。“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初期,它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而得名,并在胡风的支持与扶佐下不断发展。由于《七月》杂志本着在编辑上“尽量团结而且号召能够共鸣的作家”,从而“源源地发现从实际斗争里成长的新的同的道伙友”①宗旨,“七月”诗派一开始便拥有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大体一致的创作倾向,其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胡风、绿原、鲁黎、阿城、邹获帆、冀沾、彭燕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具体的诗例论述了七月诗派的一个艺术特色——热情的情思和鲜明的意象的深层次结合。本文指出从这一艺术特色中可以得出这样四个特点:一、激情的倾吐具有深沉的血肉感;二、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鲜生动,而且富于深远的审美意境,三、诗篇的意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四、诗篇创造的意境境深而含蕴,但决不朦胧隐晦。  相似文献   

7.
七月诗派是中国抗战诗坛上一个活跃的文学流派,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丰厚的诗歌作品,也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诗歌理论成果,尤其在诗体形式方面。七月诗派认为自由诗体具有革命的战斗传统,能够酣畅地表情达意,契合时代的需要,所以在创作上独尊自由诗体,在理论上倡导自由诗体。七月诗派虽然不追求诗歌的外在形式,但特别重视诗歌内在形式的和谐与力度。  相似文献   

8.
论韩孟诗派创作特色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卢仝等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上的一朵奇葩。他们以“不平则鸣”为创作思想 ,创作出一大批风格迥异的诗篇。之所以产生这种诗风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原因的。而中唐时期诗人创作心理转变 ,韩孟等人仕途的曲折经历及其童年成长的生活体验等方面 ,是韩孟诗派形成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鲁煤是我国现代七月派诗人,他的诗承续了七月诗派的衣钵,激情奔放、时代感强,曾经受到著名诗人胡风的赞赏。1940年代中期,鲁煤进入解放区之后,在循着自由体的诗歌的主旋律的基础上,又汲取了民歌的营养来创作。  相似文献   

10.
桐城诗派源远流长,甚受学人推重,在晚清民国亦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从地域渊源上看,清代桐城诗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特色无疑是民国桐城诗派取法的诗学资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吴闿生、曾克耑等人采取较为保守的文学立场,除了通过教学活动促进桐城诗派的传承与扩散外,尤其着力于对桐城派诗人谱系的建构。而在诗歌创作上,民国时期的桐城派追求雄放奇崛的诗歌风格,这丰富了民国旧体诗的多样性,展示了古典诗歌在艰危苦难中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七月派的研究中,还有许多基础性的界定问题存在着较大的模糊和分歧,这直接影响了七月派研究的深入与突破。笔者主张:七月派的流派存在时间不应为1937年到1949年的“十二年”,而应该认定为约半个世纪较为合适;以七月派刊物为代表的七月派的政治格调,也并非等同于单纯政治上的宣传或者文学上的主观主义,它实质上是七月派成员真诚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的自然展现;此外,七月派成员的判定,也应该采取相对宽松的尺度,如对待艾青等可以采取重叠的态度,对于舒芜,则应尽可能尊重历史的真实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2.
七月派现实主义的研究有待于突破目前的瓶颈状态。从七月派成员各自执着、奋斗的生活经历来理解七月派忠实于人生与民族的现实主义文论的缘起.从七月派作者对于生活的特殊理解来体味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烈得难以自抑的情绪,将为七月派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向度。正是由于这两者的结合,才使得七月派“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具有了发生的有力根基,并且获得了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七月派”是20世纪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影响较大的文学流派之一。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七月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没能得到合理的评价。直到新时期以来,由于学术思想的解放,“七月派”重新受到研究界的关注,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得以重新确认。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七月派”的研究有赖于学术界的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七月诗派研究》前9章与后22章构成观点与材料宏观整体的逻辑联系,阅读感受而言,前9章是在后22章的研究基础上归纳概括而成的,有扎实的史料基础。《七月诗派研究》的学术新意既体现在诗派宏观研究方面,又体现在诗群个案研究方面,七月诗派作为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影响最大的诗群之一,其生成动力的文化生态阐释,得到较有反思深度的学术展示。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 of authors who have published in the three major journals of School Psychology and two additional journals started recently in the field between January, 1985, and July, 1991. The specific journals examined wer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and th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These journals comprise the primary research outlets in School Psychology. In addition, papers published in Professional School Psychology and the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because these represent relatively new publication outlets for School Psychology. Findings regarding institutional productivity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校层面主要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新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7.
龚雪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2):103-105,121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崭新的学习方式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校层面主要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新的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七月派创作中的哀音是一种革命的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情感的流露,一种同潜在的烈火般的战斗要求相联结的情感的流露,是七月派创作深刻的时代特色的一个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20.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