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教人教版教材《语》七年级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前,正好读了《中学语教学》(2004.11)尹子彬的一篇章《“绿色蝈蝈”到底为何物?》。该对课中的蝈蝈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指出它与人们日常见到那种会鸣叫的蝈蝈不同,而更像是螳螂。我仔细地阅读了课、教参,也有同感,只是基于教材编写人员给尹子彬的回信“译难断正误,专家也说不清是非,只有等待日后进一步考证了”.我便将错就错地来教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司马光》一课图文并茂,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学论坛》2002,(10):42-47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必修本)第六课《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比较长、有一定难度的课,我虽然已教过几遍了,对那种常规的教法却一直不太满意。这一次,我想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教法,于是备课时干脆扔开“教参”,像第一次接触这篇课一样,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寻找属于自己的最初、最真的感动。果然,读到动情处,一次次流下了泪。  相似文献   

4.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课标”也指出: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以,青年教师观摩课中,许多课的教学设计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就《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严伯春 《师道》2005,(11):34-35
今天教《学与问》,走进教室时心中还为学生昨天的预习没有好好完成而不快:预习要求一“听”(听磁带)二“读”(读课)三“描”(描红仿写生字)四“画”(画出内容重点句、写作精彩句、阅读疑问句)五“写”(写出阅读时感受、启示、评价),可检查中发现学生在课本上的落墨并不多。我以为今天的课没有好结果了。  相似文献   

6.
明天孩子们该学第四课———《乡下孩子》。课文是一首儿童诗,不长,只有十六行,四节。字列匀称的诗行配衬着色彩鲜艳的画面,首先就爽人眼目。真是一首可爱的小诗!再一翻教参,忍不住多读了两遍这几句“本诗语言洗练而有意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真好”!如果让心灵纯洁如天使的孩子学了这篇课文,也能发自内心有这个感受,那可“真”是“好”!我认真思索起来……第二天清晨,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能让他们不失望吗?”心里隐隐的惴惴不安。“《乡下孩子》是我们要…  相似文献   

7.
细细地品味一些优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共性:学生或者有了柳暗花明的顿悟,或者有了释疑解惑的愉悦,或者有了凝神屏息的沉思,或者有了热泪盈眶的感动,不经意就获得了一份智慧,一份感动。如果说《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是学生的智力游戏,那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让学生的心灵在真诚的交流中收获感动。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品德学科的教师说:“总有一个视角,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8.
盛鸿新 《现代语文》2008,(3):113-114
《祝福》是鲁迅《彷徨》集的第一篇,现被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作第一课。文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们对这个悲剧人物的评价也大都众口一词。但对于其中的小人物——“柳妈”形象,则颇有争议。人教社2004年的教参上说柳妈“没有同情心”,“她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更有人在评论这一形象时,指责柳妈“相煎何太急”,是刽子手。我认为这些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周芳 《江苏教育》2006,(3B):43-45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被要求对全校上一节语阅读公开课。我选择了《糜鹿》这篇课。我觉得这篇课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知识有趣,学生肯定比较感兴趣、好把握,木会“冷场”.而且教参的备课资料十分详尽,还配有一段精彩的课堂实录,只要稍作改动就行了。当天晚上.我就将教案中精彩的部分拼拼凑凑,“择优”抄在了备课本上,写好了“串台词”,并进一步在头脑中预演、细化,配上了图并茂的课件。基本思路是:复习第一段导入,感受黄海滩涂的美;精读第二段,了解知识、学习说明方法;自学第三段,按表格填空后复述r重点);结尾总结,号召保护珍稀动物。没想到第二天教研组集体讨论时,同事的话把我的自以为是打入了谷底:“这么多内容,时间可能来不及吧。…‘这个设计把教参的三课时浓缩成一课时.挑那些能出彩的部分上掉了。你前面的课时都学了些什么呀?”“你这样设计.学生肯定只能跟着老师走了。”……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是高中教材里的传统名篇,但每次阅读都能咀嚼出一些新的味道和感受。不觉又想到了祥林嫂的“工钱”。  相似文献   

11.
记得那是教学《小狮子爱尔莎》一文时,课前我依能教参对作者乔伊·亚当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们对她在非洲热带雨林居住的经历很感兴趣,所以听得非常认真。课上得还算顺利。当我引导学生们观察插图谈谈自己的感受时,下面有两个学生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还指着插图对另一个说;“乔伊·亚当逊的身材真好!”听到这里,我火冒三丈,  相似文献   

12.
庞红 《小学语文》2007,(7):25-26
被《掌声》感动始于听课。当我真正用心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内心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这一群孩子真诚的关爱和鼓励,感动于英子一颗感恩的心。而这样的情怀正是这一代小学生尤为需要的精神,他们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父母的百般宠爱,他们很少知道感恩,也很少会顾及别人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3.
赵秋艳  郓华 《云南教育》2004,(26):41-42
《妈妈的爱》是一首现代诗,全诗共四节,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了妈妈对“我”的爱,抒发了“我”对妈妈的感激,表达了母亲深深的爱。课文的3幅插图形象再现了诗歌内容。赵教师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阅读,图文结合,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学会读书。通过读书达到“向往美好的情境,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感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找春天》教学片断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然后说:“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是的,春姑娘来了,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导入课中。“春就藏在我们的课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才是阅读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的。改革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尽快由“读懂内容”、获取“知识结论”,转向“学会阅读”、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试以《掌声》一课为例,谈一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刘晋华 《科学课》2008,(8):M0002-M0002
回顾自己的小学科学从教之路,有一位忠实朋友永远不能忘怀,那就是《科学课》杂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兼任《常识》,除了教参以外,《科学启蒙教育》杂志就是我不可或缺的好助手。我认真阅读杂志里的每一篇文章,学习最佳教学方法,研习优秀课例,受益匪浅,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90年代,我经常  相似文献   

17.
[缘由聚焦] 新课程的阅读课堂里,有一个问题恐怕大家不会陌生,即是“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是的,感动是多么美好的心灵召唤,于是,学生在这个美好的感召下,去字里行间寻觅感动,体味感动,表达感动。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课文都可能是感动的透射。按理说,这样地引领学生对话文本,其间感受、品味语言,会是一种比较理想状态的课,但在实践中我们觉察到,一味追求感动的语文课终究是少了点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舞裙     
我是一个容易在阅读中感动的人,这回又被《一百条裙子》的故事感动得心痛起来。它深刻地触及到了“漠视”与“被漠视”“看见”与“看不见”的生命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朱泰松 《教育文汇》2007,(10):43-44
不知不觉间,我已教了10年语文了。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们仿佛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文章的解析忠实且惟恐不能忠实地搬给我们的学生,有时甚至担心学生的理解与“教参”相悖了。可笑吗?不,可悲!阅读本该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以“教参”为准绳的思维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多少有益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中,选编了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文中开头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教参》中针对“美丽”一词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美丽’一词形容蔡老师,指出她的外表美。”很显然画横线处编者是想让我们填上“外貌”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