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华 《新闻前哨》2014,(3):61-63
2013年2月23日,《外国人在中国》栏目正式登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它是中国中央电视台首个以外国人为主体的纪实性专题节目。节目旨在通过纪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故事,以个性化的视角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开放包容,是一个“在中国的外国人”喜闻乐道的个性化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2.
3.
所谓涉外新闻,即在我国发生的涉及到外国、外国政府、外国人的新闻,其中包括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的外交往来等外事新闻。俗话说“外事无小事”,对于媒体记者、编辑而言,涉外新闻是最需加以高度重视的新闻范畴。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记者采用非记者身份收集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对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策划新闻”这一现象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隐性采访究竟如何策划新闻,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策划新闻的误区?下面,笔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秦勇 《记者摇篮》2004,(6):37-37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深层内涵。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呢?  相似文献   

7.
刘静怡 《新闻前哨》2002,(11):20-20
记者在采访中往往会遇到意外的收获,比如在采访一件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遇到另外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本来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新闻,因为某些突发或急变因素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闻价值;或者是在已经停滞或无法进展的新闻采访中,偶然出现新的线索;有时甚至是事实尚未呈现新闻价值时,偶然呈现的迹象为记者所捕捉,而最终形成新闻事实,等等。应该说,新闻采访中的意外收获即记者新闻敏感与记者机遇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主观与客观一体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是作用于事物发展变化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条件,客…  相似文献   

8.
杨鹏 《青年记者》2010,(12):57-57
从2006年至今,笔者陆续采访了数十位外国友人。几年下来,通过自身的采访经历和一些同行的采访过程,笔者有了一个深切的体会:“外交无小事”,涉外采访虽然不是正式的官方外交行为,但在和外国友人的接触中充分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礼仪禁忌,对采访者来说仍是十分必要、十分基本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的完整流程包括采访前的资料准备、采访进行中的事实判断以及采访完成后的信息整合三个阶段,其中采访进行中的事实判断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所在,正如人们所说的一篇新闻采访的质量七分靠采集三分靠撰写,由此反映出在采访过程中注重现场观察、捕捉真实场景的重要性。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既需要亲身进入现场,又需要对现场的事件、环境等仔细观察,以搜集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新闻稿的撰写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概述,以期为未来从业者撰写出更高质量的新闻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你提出一个问题,就像投出一块石子。你静静地坐在山头听着回音,石子滚远了,再接着投下去。”英国小说家罗伯特.史蒂文森曾经这样形容采访时的提问。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提问就如同探路的石子。如何投出这个石子,才能收到理想的回音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时政新闻特征,探讨了实践采访策略技巧、应注意的实际问题,对提升新闻采访质量水平,真正制播出优质、全面的时政新闻,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采访之本,对于广播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由于被采访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记者本身,而且还有话筒,显然不能像接受笔记式采访那样轻松自如。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在掌握全局、驾驭全局、明确采访目的同时,注意采访技巧和风格,以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采制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新闻生涯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当一项采访任务来临的时候,蒙了。为什么?因为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这不要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都是这样吗?由一无所知到少许知之,到知之许多,到完全了解。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记的采访总是有时间性的,有时甚至是很紧张的,如果等到接触了采访对象再开始认识采访对象,那样就太仓促了。我们可以把接触采访对象的时间提前——提前从资料上采访他,提前从资料上认识他,这就是我要说的新闻采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林晨 《新闻三昧》2006,(11):49-49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关系到后期的新闻写作是否全面、真实、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新闻采访时不仅要注意方法、技巧,而且在采访过程还要有一股“韧”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作品。面对被采访者的拒绝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被采访者不合作的情况。这时,采访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放弃采访,使原定的新闻报道中途“流产”;也不能一味地胡搅蛮缠,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使采访工作受到更大的阻碍。而是应该依…  相似文献   

15.
张勇 《记者摇篮》2003,(10):27-27
  相似文献   

16.
何为新闻采访?业界早就给出了权威的定义:“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7.
18.
新闻记者离不开采访活动,社会活动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方式。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记者采访得到的,那么如何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真实客观的事实呢?笔者认为,语言对白、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和心灵沟通是新闻采访需要把握的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新闻窗》2007,(3):57-57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十分必要,而采访中的某些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也是决定新闻成败与否的关键,比如倾听。现今许多缺少经验的年轻记者常常有这样的想法:“在采访中,提问需要动脑筋,记录需要找诀窍,坐而听讲还不简单吗?”实践证明,倾听并不简单,它是新闻采访技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夏厦 《新闻传播》2013,(12):95-96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自身生活质量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提升着,科技的发展带动产业进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了美好的生活。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开始逐渐地将自身注意力转向社会各界的新闻动态中去。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经逐渐地到来。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将世界各地新鲜事件了解清楚。随着网络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的巅峰期。在这种社会状况之下,新闻报道成为了主要的信息流通方式。由于新闻具有专业性和真实性两大特点,所以广受大家欢迎。而在新闻行业中,人们的工作却并不像看起来一样容易,从信息采集环节开始,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本文针对新闻采访这一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关系这一话题对我国新闻行业现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