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少先队小干部》2014,(12):46-47
童年是纯真的。没错,我们的童年就是很纯真!因为率真,所以纯真:因为简单。所以纯真:因为朴实。所以纯真;因为清新,所以纯真。让我们走进“孙卫卫纯真系列”,发现童年的各种纯真吧!《玩过的游戏》这本书主要写作者小时候的故事,也写了他长大以后的一些趣事,还有他对生活的感受。你会发现,他真的没有长大。  相似文献   

2.
怎样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我们小学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孩子童年时都是天真纯洁的,可塑性很大。这时如能培养他好的习惯、好的作风、好的思想,对孩子的一生成长是很关键的。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重在童年,严于小事。  相似文献   

3.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4.
曹禺,原名万家宝,湖北省潜江人。父亲曾留学日本,做过清末官僚。曹禺生于辛亥革命前一年,所以,他从童年开始,就受到“新学”教育,接受了民主革命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对戏剧  相似文献   

5.
在我出生和成长的那个村庄上,父亲算是一个少有的识文断字的文化人。由于他的童年家境较为优越,所以,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庄子上几乎所有人都曾求助过我的父亲.庄子上几乎所有与文字相关的事都必须由父亲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萧萍 《家庭教育》2014,(7):20-22
沐阳讲述 我叫他沙鸥叔叔。不过他根本不姓沙,所以我妈叫他陈医生。可他自己说,我是什么医生,我就是一小屁孩。嘿嘿,从没大人这样说话。我立刻就喜欢了他。我喜欢他还因为他不吃鱼,因为他嫌鱼刺麻烦,哎呀太对了!他不吃鸡呀鸭呀鹅呀,因为他说那都是他童年时代的好朋友,哎呀他有这么多活的动物好朋友,而我回忆起来的童年好朋友就是一只洗澡盆里的塑料鸭子……我倒霉吧!  相似文献   

7.
郭红 《今日教育》2007,(9):33-34
就一个孩子而言,他的童年生活可能对他的一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这一研究结论,心理学家们已经有了科学的解释,我们勿需再争论。由此可见,孩子在童年时所受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偶尔,在幼儿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看着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开心地聊天、玩耍,我的脑海里也会浮现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美好的记忆里不仅有父母对我的宠爱,还有姐姐对我的爱护。所以,我一直片面地认为现在幼儿的童年生活是孤单、寂寞的。尽管有那么多的亲人爱着他,照顾他,但是长辈们的爱护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深情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每个成人,一般都有这种体会:童年的一切,会长久地保留在记忆里;童年所受的教育,往往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大量研究材料提出,从出生到七岁,是人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大脑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通常人们把它称为最佳学习期,即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如果在幼年时期给予大脑有利的刺激和新型的教育,人脑的创造性就会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幼年时期都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中作出了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谁——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任何教育行动都受着教师的儿童哲学的干预。当前,儿童哲学的斗争还在持续,"乖孩子"的民间儿童哲学正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从对"儿童是什么"的发问方式转向对"儿童是谁"的追问,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是教育事业的召唤。儿童是他自己,他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儿童属于童年,成年人读不懂他;儿童需要好教育,他需要在教育中实现自我。只有在儿童的世界、童年和教育活动中,我们才能完全搞懂"儿童是谁",才能重构一种崭新的儿童哲学。  相似文献   

11.
谈点什么呢?我想和小朋友说,童年的印象最深,童年的记忆是作家最宝贵的创作材料。 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篇散文,题目是《大牛倌小传》,写的是一个饱受苦难的牧牛人,由于接受了革命的教育,很有民族气节,在日本强盗追捕他时,他跳悬崖自杀的壮烈故事。文中写他受苦受罪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2.
童年的秘密意象是指成人对儿童身上隐藏秘密的一种观念建构,这一意象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在逻辑上,童年的秘密意象与自然的秘密意象是同构的,童年与自然均为有待揭开面纱的隐秘对象.在历史上,卢梭的儿童发现确立了童年的秘密意象,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起源.儿科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一方面强化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从而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对童年的揭秘与祛魅,也导致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之异化以及儿童的消失,教育由此陷入机械的塑造式教育困境.因此,当下教育需要重构童年的秘密意象,从塑造式教育转向交往式教育,成人要承认、尊重儿童的他性,承担起对儿童的回应和责任,以此重新发现儿童.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故居前,各有一株怒放了百年之久的腊梅,是童年周恩来在失去母爱之后种下的,是他童年时代孤立无援的一种象征,也是他童年时代孤独清苦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4.
1月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做客凤凰网,探讨最让家长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他提出要“捍卫童年”,捍卫童年的核心是捍卫儿童的权利,这是一个法律概念,跟法律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原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捍卫童年就是要捍卫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小斐的世界     
小斐今年六岁,非常顽皮,爸爸、妈妈总对他放心不下,唯恐他出事闯祸。所以,平时对小斐管教很严。可是有这样一件事,改变了小斐爸爸、妈妈的家教观念,使他们深深懂得了应该还孩子以快乐而无忧的童年。  相似文献   

16.
一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故居前,各有一株怒放了百年之久的腊梅,是童年周恩来在失去母爱之后种下的,是他童年时代孤立无援的一种象征,也是他童年时代孤独清苦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孩子具有不周的个性特征,有些甚至是怪僻。见怪而不怪,注意发掘孩子的智力潜能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屠格涅夫儿童时代是一个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和有独创精神的孩子,但幼时患抑郁症,有时出现孤独、不合群,甚至头脑迟钝、学习不用功等特征。其父对他实施了一些不正常的体罚、训斥教育。他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的童年几乎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一生有三位他敬重的老师 :一是他童年时期的启蒙塾师寿镜吾 ,二是他在东京时从学的章太炎 ,三是他在仙台学医时的日本教授藤野严九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人印象很深的那位书塾先生就是鲁迅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寿镜吾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 ,但人品高尚 ,为人正直 ,他在书塾执教很严 ,对鲁迅却从未呵责过 ,而且还常称赞鲁迅品格高尚 ,但鲁迅对他那一套封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却十分反感 ,所以在文中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但鲁迅并不全盘否定他的老师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他对寿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婴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之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有缺陷的童年,而没有融教育于其中的童年则是遗憾的童年。有快乐的游戏相伴,而又教育无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玩儿: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故事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的地方。细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教育指南针】  相似文献   

20.
一年前,我曾看过对美国摇滚歌星杰克逊的一次访谈,说起自己的童年,他甚至痛恨将自己培养成人的父亲。他缺失童年的玩伴,从有记忆起就经受着严酷的训练和疲于奔命的演出。他说自己没有童年,长大后一直渴望重温童年的快乐。在那些引起世人诟病和猜疑的种种怪异之举背后,我看到他童年生活的累累创伤,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是令人悲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