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专利权是一个对世权,其有"一人对万众"的性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任何公众都不得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该专利,否则就是侵犯了专利权.但是,在该专利申请日之前,如果有人"已经制造与专利技术相同的产品、使用与专利技术相同的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是否还被认为是侵犯了专利权呢?各国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在这种情况下,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在专利法理论上,行为人享有的这一"不视为侵权"的"权利"(确切地说,只是一种利益)一般称为先用权,该行为人一般称为先使用权人.可见,先用权是可以对抗专利权的一种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专利法》第62条第3项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这就是所谓先用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称为先用权人。很多国家都有类似条文限制专利权人对先用权人行使权利。如瑞士专利法第35条规定,一项专利权对于在提出该项专利申请之前在瑞士已经在业务上正当使用该发明创造或已为此作了专门准备的人没有效用。对先用权的规定着眼点是保护没有取得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在我国是一类新的专利纠纷案件,它的产生有特殊背景。1984年制定的专利法第62条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中有一种称为“非故意行为”,即“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专利  相似文献   

4.
问:不久前,我公司被另一家公司起诉至法院,称我公司的一项技术侵犯了其专利权。事实上,该公司的这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已经是一种公知技术,完全不具备可专利性。我公司是否应当首先请求专  相似文献   

5.
专利技术贸易中的产权关系王红乾产权,是指财产的所有者,对其财产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的权利。作为发明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专利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这种权利体现在排它性的重复制造、使用、销售权上。专利技术贸易的产权关...  相似文献   

6.
专利权也是一种财产权。专利权受到侵犯,也象一般财产权受到侵犯一样.专利权人可以诉诸法律要求制止侵投行为,并且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还可对侵犯专利权的当事人进行刑事制裁。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各国专利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专利侵权的诉讼程序以及侵犯专利权应负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三、专利侵投诉讼 1.专利侵权的处理机关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应首先对侵犯^的“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准确判断侵权人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因为一旦判断失误,以至最后诉讼结果侵权行为并不成立时,专利权人将要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如果认定侵权人确实侵犯自己的专利权,可以首先与侵权人直接联系.告知对方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要求进一步商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申请专利要做哪些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机构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同时.专利权也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他人要想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相似文献   

9.
专利侵权滥诉,是指专利权人在明知或者应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并不真正具备专利性,而只是在形式上合法的假性专利权的前提下,仍然向法院起诉未经其许可而使用该专利技术者侵犯其专利权的滥用权利行为。专利权人明知其假性专利权而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是恶意诉讼行为;专利权人在应知而不知其假性专利权的情况下进行的专利侵权诉讼属於过失诉讼行为。假性专利的恶意诉讼行为和过失诉讼行为都是专利侵权滥诉行为,专利侵权滥诉是滥用专利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信息”一词虽然被人们广泛使用,但对什么是专利信息,人们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从专利信息中心所做的业务看,主要是专利文献检索服务和专利技术中介服务。如果据此给专利信息下一个定义,它应是指专利局出版并公开发打的专利公报、专利申请文件、专利文件上所记载的信息,包括已公布的专利申请信息,有效专利信息、失效专利(含专利权终止及被宣告无效的专利)信息。根据这一定义,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专利申请案卷中有记载而未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专利文件上记载的信息,便不包括在内,尽管经专利局同意后,该案卷任何人均可以…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 原告朱天兵诉称:自己是ZL95240693.4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2001年4月在其与被告终止履行专利使用许可合同后,被告仍然使用原告的专利技术生产BRL系列热保护器,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请求判令两被告停止侵权、共同赔偿原告损失400万元等.  相似文献   

12.
专利联盟是企业之间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以一组相关的专利技术为纽带达成的联盟,联盟内部的企业实现专利交叉许可,或者相互优惠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对联盟外部共同发布联合许可声明,制止侵犯专利权的行为。2006年,顺德成立国内家电领域首个专利联盟-电压力锅专利联盟。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 解某是名称为“手机自动隐形拨号报失的实现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802972.8)的专利权人。2004年6月,解某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认为具有“智能防盗”功能的海尔信鸽3100手机侵犯了该专利权。  相似文献   

14.
专利权也是一种财产权。专利权受到侵犯.也像一般财产权受到侵犯一样,专利权人可以诉诸法律要求制止侵权行为.并且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对侵犯专利权的当事人进行刑事制裁。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备国专利法中都明确规定了专利侵权的诉讼程序以及对侵犯专利权应负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产业建设的奖励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企业自主创新制定系列奖励措施,该文件的出台.将极大促进基地企业发展。根据《规定》.企业首件自主开发获得的发明专利权奖励5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权奖励1万元。引进专利技术,自主开发获专利权或获省市级以上科技成果、新产品认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且当年新增税收在10%以上的企业.按新增税收地方可用部分的30%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6.
高等院校是我国技术研究开发的主力军之一,持有大量待转化的专利技术,但高校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在对本单位的专利技术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的漏洞,专利权和经济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件频频出现.本文试图从一个实验案例出发,探讨高校在专利技术转化中所存在的被侵权和自动“放弃权利”的法律问题.高校专家实施许可纠纷的实际案例原告西安某大学(以下称“甲方”)于1994年2月19日与被告乙方公司(以下称“乙方”)签订了《专利实施生产许可协议》,约定原告将“汽液两相流自动液位调节器”专利技术许可被告独占实施,被告向原告支付入门费及销售提成费,原告保留该专利技术的工业性试用与试验的一切权利.同年2月23日,甲方所属的“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新技术公司”)又与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是我国技术研究开发的主力军之一,持有大量待转化的专利技术,但高校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在对本单位的专利技术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的漏洞,专利权和经济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事件频频出现。本文试图从一个实验案例出发,探讨高校在专利技术转化中所存在的被侵权和自动“放弃权利”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1):101-101,104
科勒公司是世界着名厨卫产品制造企业。P998年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名称为“水龙头”的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为ZL97328377.7)被授予专利权。科勒公司发现德力公司等三家公司生产销售了与该专利产品基本相同的产品,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工作、专利工作极为重视,全社会发明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专利申请的数量成倍增长。因而,大家对专利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同时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疑惑。例如,很多人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人已经提出了一个范围较大的技术解决方案,我在此基础上从中选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技术方案,可否就此提出专利申请,能否被授予专利权?如果我将这一技术方案进行工业应用,是否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为了澄清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就此进行一些讨论。一、选择发明的概念从专利角度来说,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实际…  相似文献   

20.
正2007年某高校申请了一项某氧化物作为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2014年该高校发现,某环保设备生产企业正在销售一种使用该氧化物作为光催化剂进行污水处理的设备。该高校发现该设备所使用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其拥有专利的制备方法相同。该高校与该设备生产企业进行协商并研究解决方案,协商无果后,将该企业以侵犯发明专利权为由起诉到某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