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利民教授授予上田正昭先生客座教授证书一、何谓“上田史学”“上田史学”是指上田正昭博士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影响。上田正昭先生1927年生于日本兵库县 ,先后毕业于国学院大学和京都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 ,不久即转职任教于京都大学 ,1969年获京都大学文学博士。退职后连任二届大阪女子大学校长。学术职务有 :亚洲史学会(会员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会长 ,日本世界人权问题研究中心理事长等。上田正昭先生还是一位神职在身的宗教家 ,是龟冈小幡神社的继承人 ,现为宫司。上田正昭先生著述等身…  相似文献   

2.
朱美 《华章》2012,(23)
当代西方心理史学是以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开端的,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化是精神分析理论同史学家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当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基本特征有:注重探讨历史人物的童年经历;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术语并扩大了史料应用范围;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群体心理.  相似文献   

3.
当代俄罗斯史学,是指自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30多年的史学发展和史学研究。其主要研究对象和考察内容,应当包括俄罗斯史学危机引发的史学改革、史学转型,以及在改革、转型基础上形成新史学的整个过程。本文针对一种回避俄罗斯史学危机、史学转型,回避俄罗斯新史学形成过程的观点,认为俄罗斯史学的转型是全面的,包括从理论方法到从古至今各个时期具体历史的转型,不是局部的转型;其研究对象应以史学转型为中心,涵括对史学危机和新史学形成的整个过程的系统研究,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所谓"当代俄罗斯历史反思的历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4.
皖籍著名历史学家李则纲在20世纪30年代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审视了历史学的功能,强调史学应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融通其他学科,培养史家的科学精神,正确认知历史和传承人类文明,更新史学的社会教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他的史学功能观对我国史学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计量史学和数理史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史学,虽不失为可贵之探索,但因其颇多偏失,而迭遭质疑.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进而简单地对历史研究科学化加以否弃,而应该适时地调整研究路径,积极而主动地适应历史学未来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理想史学研究模式.理想史学由理想状态和理想实验两部分组成.理想状态是与经验现实相对而言的纯粹形态,理想实验是与直观测量相对而言的思维实验.科学之本质在于理想化,精确化、数学化、实验化,仅是理想化之不同层次的外烁扩延.  相似文献   

6.
孙立群先生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社会史.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代表作主要有高等院校教材<中国古代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与李治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还参与编撰<史记选注>、<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等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长期辛勤耕耘于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多次获奖.主讲"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天津市精品课.近年受邀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主讲历史人物秦始皇、吕不韦、韩非、李斯、范蠡等,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学和历史教育一向被视作评断和审判过往人物和事件之忠奸、善恶、是非、正邪的道德法庭。用传统史家的话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史评》)历代史官都试图通过对历史上圣君  相似文献   

8.
实验史学:后现代主义在史学领域的诉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用、真实和时间构成了历史认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而历史认识史中的结构变迁经历了前现代 (从古代到 1 8世纪末职业化历史学产生之前 )、现代 (职业化历史学时期 ,即 1 8世纪末到 2 0世纪 70年代初 )和后现代 ( 2 0世纪 70年代后 )三个阶段 ,效用、真实、时间依次成为这三个阶段历史认识结构的中心。以时间为结构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史学表现出历史主义的极端化 ,并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变化对于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决定性作用 ,有鉴于此 ,历史叙述和阅读的私人化将促使历史学成为一种实验史学 ,即它不再是那种宣告历史真实的史学 ,而致力于在历史性情境下提供个体史学家认可的文本 ,并交由读者阅读、判断 ,随后通过该文本产生的效用来确认其是否真实。这样 ,任何一种史学实践都将是历史学家当下进行的一项追求历史真实的实验 ,而实验成功与否 ,完全取决于实验环境即阅读环境所提供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历史学辩护》是马克·布洛赫治史心得的体现,它对常常迷惑和误解很多历史学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感想,如对史学存在和价值问题,史学认识方法论的问题以及史料的认识问题,而对于年轻史学家而言,它更能启发他们对于历史学这门学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任何史家都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何为历史及何为历史学?就本质上讲,历史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也就是说,历史虽然是以回忆和重构过去事实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其中寄托着人们的理念,是人们认识自身、建构社会、诠释人性与宇宙的一种特殊的知识探求方式。由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赋予它很多的承载,历史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附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份,因此,所谓绝对客观的历史是很难存在的。这是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同时,历史知识依附于人类的生命信息而存在,离开人类的生命意识是无所谓历史的。  相似文献   

11.
肖迪文 《文教资料》2011,(6):104-107
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先后崛起于欧洲。它们不但把史学当作科学来研究,而且明确地宣称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科学化使得历史学走向了背离人性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潮流下。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对这种倾向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维护了历史学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克罗齐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只能看到科学对历史学造成的消极影响。历史学与科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如何探讨两者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显著的。研究历史 ,人类会有明确的方向感和锻造对未来的透视能力 ;研究历史 ,能展望未来的发展 ,培养历史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历史 ,能知道人世的复杂多变 ;研究历史 ,能启发思维 ,收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史学是当代西方史学新趋势下的产物,是历史学的新生代。自1988年,美国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海登&#183;怀特提出这一新名词,迄今已二十年,在海外学术界激起了广泛的回响。影视史学有其独特的个性,与书写史学相比,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然而,要使影视史学确立自己的边界,发展成一门新的历史学的分支学科,看来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陶希圣对中国家族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家族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没落的发展轨迹做了把握与具体的分析。在家族研究中,陶希圣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把生产关系的发展演变与家族、婚姻形态的变化联系起来一起进行分析,关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同时也注意到了政治文化等其它方面的影响.陶希圣把家族放在社会整体背景之下,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其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二十余年来,在历史学的学习与研究中,我有意识地走着一条与昔日不同的新路,在历史价值取向、认识思路和方法上都自觉另辟蹊径。1987年杀青,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拙作《秦制研究》一书,便是这种新理路的产物。这种新的理路,本不是一个什么既成的理论体系,而只是一个有意识的历史研究的具体实践过程,今日为了表述的方便,姑且定义为"实践历史学"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概念。实践历史学的基本目标、要求、路径,简言之可谓:入于史,出于史,周行而不殆;若再提升为一种哲学认知理路思考的话,则亦可曰: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  相似文献   

16.
以白寿彝、刘家和、瞿林东等学者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家群体,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就史学功用论所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持续而深入的严肃探讨。虽然他们各有相应的具体研究对象和学术风格,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出鲜明的学术共性:一是将史学功用论置于史学史学科建设的高度看待;二是极其重视史学致用与求真的辩证统一;三是密切关注历史知识普及和历史教育的实践得失,并予以理论的阐述。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学术传统传承的学术集体,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相关论述,是当前开展史学普及工作可以汲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拨开历史天空的迷雾——心理历史学几组概念厘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和历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心理历史研究成为众多史家竞相关注的热点。历史学家向心理学寻求理论和方法.不仅扩大了研究领域,也为史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我国史学界也不例外.同样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得不是很准.并时常混淆,不加区别地使用。本文试图对这一基本问题加以厘清,并试图探索其中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史学建设的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史学理论体系和运作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方面的支撑。五十多年来,围绕着这一基本目标,史学界进行了艰辛的跋涉。回顾这一历程,总结其间的得失,对于促进今后史学的发展和良性运作,无疑是一桩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在他的论著中系统地介绍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分析了唯物史观产生的必然性。李大钊的唯物史观建立在他的信仰之上,也是他深入研究东西方历史理论的理性选择,因此他对唯物史观的史学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中外各种历史观的批评,李大钊倡导以“新史观”(唯物史观)来解释历史,指导史学研究,创造新的历史和人生。他还尝试以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和原理为指导,对中国上古社会状况、中国近代历史、中国近代思想和伦理等问题进行初步考察,以探寻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育如何发挥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教育功能,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历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历史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史学发展水平、师生观、学习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心理学、教育技术、课程标准等方方面面,尤其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笔者撰文论述这点,旨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体现和顺应史学发展潮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对于当代史学发展趋势,尽管不同的学者作了不同的展望和描述,但若仔细观察、对比研究,除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